
从禾坑村成功创建市级“特色精品示范村”,石水口村、田头角村、桥头社区等3个村(社区)入围全市“特色精品村”创建名单,到工业路成功打造成安全、靓丽、绿色、舒适的生活性商业示范街,投资近400万元提升长青路街道景观……近日,桥头城市品质提升不断“上新”,向外界展示了“品质·美丽·宜居”桥头建设的新气象。
近年来,桥头狠抓城市建管,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当前正围绕“突出拓空间、提品质,增强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这一目标,坚持把城市品质提升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推动城乡形态不断提档升级,引领经济社会综合转型。
提品质 推进多个城市品质项目建设
沥青路面干净整洁、停车位标识清晰,道路两旁增设了自行车道,有序摆放着鲜花,同时还安装了节能时尚的荷花造型路灯和电子屏幕……当前,工业路的街容街貌焕然一新,成为一条安全、靓丽、绿色、舒适的生活性商业示范街。
近年来,桥头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开展40个品质项目建设,石马河大桥建成使用、桥龙路彩色林完成建设、升级改造了27座公厕和33座候车亭等一批市政设施……
当前,桥头正不断优化镇区道路交通环境和城市环境。今年,桥头还将长青路人行道改造工程纳入2021年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投资近400万元对长青路街道景观进行全面升级。作为连接东部快速与镇中心的重要干道,长青路贯穿多个村庄,周边有学校、行政中心、商业体、休闲公园等众多功能区域,未升级改造前通行不便,景观性较差。改造后的长青路遵循了“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理念,将传统侧重于车辆交通功能的“道路设计”,转变为面向各类人群活动需求的“街道设计”,通过空间品质的整体提升,让城市街道不仅能更好地发挥“通行”功能,也能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停留”体验,成为桥头又一特色城市街道空间载体和活力之源。
随着城市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推进,桥头市民感受到美丽宜居新气象。四季花开的荷花文旅产业园便是各界窥见桥头城市品质提升一个“金字招牌”。
强管理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9月25日,桥头镇召开城市精细化管理暨环境卫生再提升动员部署会,动员全镇上下共同贯彻落实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
会议分析解读了《东莞市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硬十条”》文件内容,要求各村、社区和环卫公司切实按照“硬十条”工作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做好环卫保洁工作,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氛围。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意识到环境卫生、市容管理是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要认清问题短板,推进整治提升工作。要加强工作落实,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既要抓紧集中整治,又要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为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使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千家万户,桥头城管分局开展“门前四包”责任制推进活动,门前四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垃圾分类”制度落实到每间商铺,垃圾分类理念深入到每一户家庭,营造全民分类投放文明氛围,营造宜居城市环境。
桥头积极推行城管片长制,片长以社区工作站为阵地,负责所属范围各项城市管理领域事务,并实行常态化、全覆盖巡查,主动发现、即时处置、快速回应群众反映问题,能够即时整改的问题就现场处理完成,不能现场处理的问题通过数字城管平台转办至其他单位或部门,限期内进行整改,将城市精细管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
兴乡村 乡村面貌不断焕新
日前,中共东莞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名单,桥头镇禾坑村入选其中,这也就意味着禾坑村成功创建市级“特色精品示范村”。
同时,桥头石水口村、田头角村、桥头社区等3个村(社区)也于今年5月入围市确定的70个“特色精品村”创建名单。目前,这3个村(社区)的创建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务求全力促进桥头全镇农村美景整体提升。
近年来,桥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禾坑村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铺开3个特色精品村、12个美丽宜居村建设,全镇村(社区)100%达到干净整洁标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面貌将不断焕新,人居环境将持续改善。以禾坑村为例,自2020年入选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以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定了“编制一张规划蓝图”“改造一批建筑景观”“完善一批公共基础设施”“打造一组人文元素”等“十个一”工程创建。
如今的禾村坑,面貌焕然一新。走进该村文化广场,会看到经常有一群音乐爱好者、舞蹈爱好者在那唱歌跳舞,周围也有不少村民在围观欣赏;而在广场旁边的半亩方塘上,也有父母或老人带着孩子在休闲乘凉,边欣赏美景,边享受着天伦时光,一派和谐温馨的画面。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政
通讯员:莫柏良、香雅怡、邓佩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