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珠区信和广场的住宅业主和商业业主在“玻璃墙是否开拆建门”一事上起了争执。

商业业主要“按照规划图纸”恢复消防逃生通道,住宅业主则不同意,认为玻璃墙开拆建门将商业区和住宅区连通了起来,封闭小区就变开放了。

玻璃墙改建还将信和广场地下空间的经营业态争端搬上了台面。事件引起多个部门介入协调。到底是怎么回事?南都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拆玻璃墙建门:住宅业主不满意 商业业主称“按规划图纸”恢复消防通道

信和广场建成于上个世纪末,位于海珠区昌岗东路,商业和住宅房并存,底层及地下为商业区域,高层为住宅区域。作为此次双方争执的导火索,一道玻璃墙将住宅区域和商业区域隔开。这道玻璃墙十数年未打通,双方相安无事。

8月,有住宅业主发现有施工队将玻璃墙围挡起来施工,后得知玻璃墙拆了是要建门,而且是消防应急通道。住宅业主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应急消防通道让商业区和住宅区连通了起来,封闭小区不就变开放了?”

8月23日,南都记者来到信和广场现场。以中心花园为中心,信和广场的楼宇环绕而立。作为住宅业主的生活空间,广场共有东西两个出入口。在围墙一侧,记者见到了住宅业主投诉的要拆建的玻璃墙。玻璃墙长十余米,贴有海报。

有住宅业主回忆,此处玻璃门之前是售楼处通往小区内部的门。售楼处撤了之后,此门被封闭了起来,至今没有打通过。

将已经封闭了十余年的玻璃墙打通建设消防通道,住宅业主表示,此举未经过住宅业主们的同意,影响到了业主的权益。有住宅业主代表向南都记者表示,“玻璃墙改建消防通道就意味着,将广场住宅区域和商业区域打通了。即使作为一个消防通道,平常锁住,那钥匙放谁那儿?万一出了事,开不了门谁来负责?”

而商业业主方广州市洪盛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洪盛公司”)对于玻璃墙改建消防通道另有说法。

8月24日下午,洪盛公司陈姓物业经理向南都记者展示了一份从规划部门调出来的信和广场规划图。“按照规划图纸,玻璃墙本应该是通道门的,这次改建实际上是恢复图纸上的规划。”记者注意到,该份规划图纸的落款日期为1998年。

据介绍,洪盛公司系通过法院拍卖取得信和广场负一层至二层商业物业的所有权。此前,负一层已有好又多超市入驻经营。后因超市退场,该公司前去查询规划图纸,才发现该消防通道一直被玻璃墙封闭。

经营业态之争:百货超市退场,服装批发城进驻,居民日常购物受影响

作为上个世纪末建成的小区,信和广场负一层长期由百货超市入驻,包括好又多和沃尔玛。两年前,超市撤场后,负一层一直空置。

直到最近有业主发现负一层的经营方挂出了牌匾,显示为“洪舜服饰商场”。有业主代表向记者介绍,负一层规划有数百个小隔间,俨然是个服装批发城。

负一层经营服装批发城遭到住宅业主的反对。“车辆在小区入口地方卸装货,堵住了通道,也埋下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没了超市,居民日常购物也受影响。

住宅业主表示,负一层没了超市之后,附近同样规模的超市要步行超过30分钟,有的超市还要坐一站地铁。

负一层为何不能经营超市,记者也向商业业主方做了了解。上述陈姓经理告诉记者,上一家超市退场之后,曾有几家品牌百货超市前来考察场地。现在很多百货超市都有经营“中央大厨房”,负一层排水、排污、排气等硬件设施都达不到经营标准。“负一层闲置了一年多,每一天都在亏钱。”

协调:施工暂停,协调租户调整经营业态

信和广场两方业主发生的争执发生之后,居委会和街道办介入,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协调双方利益诉求。

信和社区居委会主任谭文佳告诉南都记者,“已经约谈了商业业主方多次,明确告知一定要依法依规办事情。目前信和广场的施工已经暂停了,在协调的时候,商业业主的负责人也承诺了调整经营业态。”在现场,记者看到广场负一层的通道门已经贴上了封条。

同时,由于信和广场负一层已经有了承租方,并且承租方已经部分转租给各小商户。居委会向洪盛公司代表强调了“一定要做好业态调整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