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庙是清代为纪念我国近代名医刘守珍修建的祠堂,位于保定市天威东路538号中医院院内。刘守珍,名完素,字守真,别号通玄处士,河间刘守村人,生于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他专心研究医学,医治疾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所著《素问玄机原病式》,详细阐述了五运六气盛衰之理,并首次提出了“火热论”的观点。他还将遗著《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19条大家发挥,把六气引起的21种病症扩大到81种,提出了火热病理论及治疗措施,奠定了中医温病学说的基础,成为“寒凉”派创始人。

刘守珍是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医学家,金统治时期,当权者曾三次请他出仕,均遭拒绝。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刘守真去世。相传他是在金世宗上门相请时投井自尽的,在刘守庙内至今保留着一处古井,传为刘守珍殉难之地。后人为纪念他,便在其旧居建祠祭祀。清末,西太后仰慕其名,赐以匾额。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在保定时也曾派人维修刘守庙,后人每在他生日是多来祭祀,久而久之成为庙会,一直延续至今。

刘守庙现存大门、正殿、东西配房和后殿。正殿三间,前出抱厦,台明较高,建有月台,抱厦为卷棚式硬山布瓦顶,垂脊上带有垂兽;正殿主体为尖山式硬山布瓦顶,正脊有吻,垂脊有兽,现梁架保存尚好,木装修基本完整。东西配房各五间,对称分布,卷棚式硬山布瓦顶,前出廊,现保存尚好。

1984年,市中医院曾对刘守庙正殿及东西配殿进行维修。1993年市文物部门出资复建了刘守庙后殿。

1984年6月,刘守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刘守庙街,南至府河,西至护城河,北至联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