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生土长的保定人,都去过那么几次,估计大多数人到这里都只是看个乐子。殊不知在这个动物园背后,却有着一些你想象不到的秘密。
(保定动物园正门,1937年侵华日军就是从这里进入保定)
这个故事不得从一个和保定府有着重大联系的军阀说起,这个人的名字叫曹锟,年轻时曾参加过甲午战争,作为袁世凯亲信带队打过护国战争,曾长期居住在保定,先后担任直隶督军、直鲁豫巡阅使,老兄也不容易,最终通过贿选成为了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卢沟桥事变后,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曹督军断然拒绝,保全了民族大义。
(曹锟照片)
这么牛的人,和保定动物园又有什么联系呢? 这保定动物园的前身是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再往前走,估计老保定人都知道,这里叫南城公园。深究下去,这里竟然曾经是曹督军在保定居住时的后花园。
一个军阀的后花园有什么好稀奇的?
你可别小看这个后花园,来头可大着呢!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这是在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圆明园这座豪华的皇家林园被烧毁后,众多宝物流散世界各地。
从此以后,圆明园就改叫圆明园遗址,1912年清朝灭亡后,遗址名义上划归当时还存在的清朝皇室所有,但当时清朝皇室连紫禁城都快养不起,哪有闲钱管理圆明园这样的“废墟”。因而圆明园遗址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园内物件随拿随走的状态。
这时候我们前面说的曹锟督军出现了,他极为喜爱太湖石,而圆明园又是太湖石最为集中的地方,于是曹督军派出车队,将圆明园文源阁太湖石遗迹中的太湖石搬到了自己的后花园,足足装了十几卡车。
(由圆明园太湖石构成的保定动物园鹰山)
(曹锟花园遗迹别有洞天)门洞右手两块石碑分别为曹锟建园所立和抗日名将宋哲元修缮人民公园所立
(由圆明园太湖石构成的保定动物园猴山)
大量太湖石搬到曹家后花园后,被曹督军搞成了各种假山景观,曹督军本人则乐的不可开交。曹督军也算是个乐于分享的人,其后花园允许普通市民进入,为保定市民做了一件好事。 可好景不长,1923年才当上民国大总统的曹督军,1924年就被推翻,后花园自然也就荒废下去。解放后南城公园几经辗转变成了今天的保定动物园,而当年由圆明园太湖石假山则成了保定动物园的猴山,真可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曹锟遗迹
曹锟担任直隶督军期间,大兴土木,也算是在保定留下了一些历史遗迹。
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光园。这光园原为明代大宁都司右卫署和断事司。清康熙二年直隶巡抚由正定迁到保定后,巡道司狱署住此。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直隶巡抚改为直隶总督,光园所在地又改为按察使司狱署。
曹督军将原本按察使司狱署改为行馆,将原本中式建筑,改为中西合璧,并建有暗道机关,成为保定当年的一则民间传闻故事。曹督军鼎盛时,吴佩孚、梅兰芳等都在光园做过客人。
修缮后的光园
在曹督军下台后,这光园又先后迎来了多位历史名人,张学良、冯玉祥、蒋介石等都先后在此居住办公。
动物园古迹
保定市动物园原名“人民公园”,位于保定市旧城南关,市民习惯称为“南关公园”。
动物园东临永华南路,北以古城墙为界,西、南临府河,占地面积13公顷。年游客量超过百万人次。
保定动物园始建于1921年,系时任直隶督军的曹锟创建,故有“曹锟花园”之称。占地600余亩,后历经战乱,几成一片废墟。
解放后,在保定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进行了重建,于1952年6月24日正式开园,定名为“保定市人民公园”。饲养展出野生动物十几种,后逐渐发展成一座以饲养、繁殖、展览、保护野生动物为主的综合性公园。
在20世纪80年代,保定人民公园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至1999年,保定市政府连续三年累计拨款800余万元对公园进行了大面积改造。新建了长颈鹿馆、兽医院,改建了象馆、走禽馆、猩猩馆、珍稀动物馆、鹿苑,引进了长颈鹿、非洲象、黑猩猩等一批珍贵稀有动物。
1995年经上级批准正式更名为“保定市动物园”。
保定动物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百年古树及多种乔灌木错落有致,四季花卉掩映其间。
园内还保留有明代古城墙、古建筑“别有洞天”及华北最大的太湖石假山等景点。
此外,院内还有两尊明代石狮,据园林志记载,这两尊石狮高1.9米,造型端庄敦厚威武,整体比例匀称协调,雕工精细乖巧。1959年从保定二中慈禧行宫发掘移至东风公园广场。2007年因东风公园改造并对外开放,将其安放与保定动物园保护并观赏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