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是北京年代最早的寺庙之一,初建于北魏,唐改称天王寺,数次修建,辽代由仅在位三个月的“天赐皇帝”耶律淳重建,这也是短命皇帝的唯一纪念。

天宁寺是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体为辽代的建筑风格。据说古人造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等级,天宁寺塔的高度、内藏舍利子位居城内,定是皇家贵族礼佛场所了。如今饱受风吹雨蚀,上面的金刚力士和菩萨塑身损毁严重,从八面角度拍照对比,东南,正南的雕塑还是可以清楚的看清面貌,而西北,北部的迎风向雕塑基残存无几且无法修复,可惜可惜。

想当年,每月初八,僧人在仰莲瓣中注油点灯,三百六十盏灯将塔身映的流光溢彩,微风徐来,三千六百个角铃齐鸣,星空点点中佛祖踏祥云赐福,百姓跪拜纳福,观灯赏景,好一个灯火阑珊的祥和景象。可叹可叹!

不懂佛法,按照提示,顺时针转塔,我一俗人转了三圈,心诚即可。一僧人于塔基上与众人讲经送法,之后疾步转塔,多少圈我已数不过来了,高僧境界只可仰视,凡人就按凡人的礼法,不囿于型式,佛祖本意也如是吧。

对天宁寺是一种心疼,闹市中的净土,却如风烛残年,不知再过几年,那依稀的塑像会荡然无存,可怜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