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十方”——碧山寺

(文明密码——济世为怀的十方禅院)

冬日,雪霁。

我自远方来,问宿于碧山。

碧山寺,位于台怀中心区北部约一公里处,紧邻清水河。在台怀北部,碧山寺算是最大的寺庙,山门进去,前后有三重大殿,分别是天王殿、雷音殿和戒坛殿,两侧对称分布的是伽蓝殿、祖师庙、禅堂和经堂;再后面的院子里有藏经阁和方丈院。

雪后的碧山寺

我来之前,五台飘雪,周遭碧山全已染成白头,碧山寺里堆堆簇簇,全是僧人扫过的残雪,被这朔方之气封存后,不知要到何时方能消融。寺院里没有空调和暖气,最佳的御寒方式是抖抖脚来搓搓手,将这身子骨和心气骨全都锻炼了,这就是碧山寺僧人们的冬天。

雪后,碧山寺僧人扫雪

当晚,我问宿于碧山寺宾舍。整间屋舍里,就我一个远方来客,板床上的棉絮不薄,盖上两层却也不暖,只得再加一件羽绒背心,方才勉强睡去。如此冬日长夜,气凝霜结,隐隐有梦来袭,全是僧人风色。

碧山寺的檐脊

次日一早醒来,独自来到院中,来来回回踱着步,前院后院走了个遍。对一个远方旅人来说,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所,偏又熟悉亲切得不得了,仿似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有种似曾相识之感,这就是文化基因的脉从,思想气质的心鉴。

碧山寺的两尊“门神”

寺院的往事实在太多,不知从何写起,就好像那天清晨在寺里踱步,就那么随意漫漫,由心淡淡,在一块块老石板上拓上自己的足迹。走得来,走得去,突然觉得有点奇怪,这些石板大小不一,建造时肯定是东拼西凑,可想而知建造者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时光。这些石板的石质也奇怪,都是结晶体,属于火山生成岩,只是棕黄褚赤中,竟还有翠翠的绿,要知道,绿色火山岩平时是难得一见的,那可是原始基岩,地质学上称为辉绿岩,极为坚硬稳定,往往会形成非常坚固的整体地台,地质学上称为克拉通。碧山寺这辉绿岩石板肯定是就地取材,石质完整而纯粹,没有镶嵌任何杂质,难道五台山也是一整块克拉通地台?

雪后的碧山寺屋顶

这本是踱步时的一段随想,不想回来后查询资料,发现自己还真没猜错,五台山确实就是一座非常完整的古老地质台地,早在26亿年前就已成形,6亿年前方才露出水面,由于地台异常坚固稳定,所以虽然遭受周边板块的挤压扯拉,也从没断裂破碎过。我们眼中的这种五台矗立的半包围状地形,只是这块台体的外露部分,可以说,正是这方古远的史前地台,承载起了五台佛国众神。

其实,碧山寺也是一块佛国地台,虽然历经风雨,屡遭磨难,但依托一种不屈不挠的佛家风骨,支撑起了天下游方僧人的朝台梦想,汇聚了一代代优秀僧才,成就了五台佛国的人文脊梁。这就是昨晚我问宿碧山寺的感悟,这一宿寒冬炼人,锻得铁骨一具,冰心一枚。

碧山寺雷音殿

碧山寺创建于北魏,据传也是那位孝文帝拓跋宏的作品,明代经历过重修,先后名为普济寺、护国寺、北山寺等,清朝乾隆年间始称为碧山寺,宣统年间又改名为广济茅蓬,现全称为碧山十方普济禅寺。

碧山寺门牌

佛教寺庙有祖孙庙和十方庙之别。传统上佛教庙宇多为祖孙庙,师父传徒弟,徒弟传徒孙,这样世代相传,故称为祖孙庙;而十方庙则不然,管你东南西北天地十方,只要来投我寺,便可挂单免费吃住,甚至方丈都实行选举制,有德有能者居之,可以这么比方:祖孙庙是一脉传承的专科,十方庙是广征博览的本科。十方两字可不是随便能称呼的,光这管吃管住就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当家人没几分功力,化助不到足够的粮草,是承担不起的,所以十方庙意味着一种担当,一种承载。可问题是,碧山寺位于北台附近的朝拜路上,无论来自哪里,去向何方,只要问路北台,就必经碧山寺,所以碧山寺的方丈担当得有点大,五台山内十方禅院排名第一,不仅如此,据说十方僧人如缺路费,还可获得寺庙周济,如此广为担当,不是佛国地台又是什么?

碧山寺的僧人

碧山寺这种济世为怀担当天下的胸怀,是有着优良的世系传统的。

光绪三十二年,那是一个乱世,来自江苏宝应的两位和尚乘修和恒修朝拜五台,发现前来朝拜的僧人常有饥饿冻死的,两僧见状大发慈悲,就在北台脚下修建起一座“广济茅蓬”,用来接待来客,济贫救困,后又将茅棚搬迁到了碧山寺,两者慢慢融合为了一体,碧山寺也由传统的祖孙庙演变成了十方庙,这是碧山寺十方庙的发端。正是一出手不问来由,只为超度那苦难众生,碧山寺从此被播下了救难的种子,打上了济世的胎记。

碧山寺的僧人

民国八年,两僧接待了来此朝山的同乡果定和尚,劝说其留下来共济世人。此后两年,乘修和恒修先后圆寂,果定接任为主持,在他率领下,众僧同甘共苦,还清债务,扩建寺庙,这座十方古刹渐渐恢复到了明朝时候的气象,前来投靠的游方僧人一度达到千人之多。这是碧山寺的崛起阶段,试问苦修为哪般,碧山清水两相怀。

碧山寺的走廊

碧山寺担当得多,包容得也大,这就赢得了天下贤才的归心,能人豪士纷纷前来投靠,从此,这座佛教台地英华闪耀,群星璀璨。据碧山寺相关史料记载,民国佛教界深孚众望的虚云、圆瑛、印光三位法师,都曾来此传道讲经,甚至还出国弘法,虚云还在美国倡导传播禅宗思想;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能海法师曾任碧山寺住持,并在寺中传授密宗教义;原中国佛教协会临事胡子笏居士,曾在寺中创办五台山佛学院,后圆寂于碧山寺;现任美国佛学院研究会会长、纽约大成寺住持寿冶法师,也曾在碧山寺挂锡,为碧山寺捐资……

碧山寺的寺碑

名师之外,不乏侠士。爱国名将左宗棠的保镖广慧大师武功卓绝,名扬天下,民国20年,接替果定大师成为碧山寺主持;1935年,女居士施剑翅为父报仇,亲手击毙了军阀孙传芳,然后隐入碧山寺修行;名重一时的江苏武术冠军海禅大师,也在碧山寺出家……

碧山寺现任住持妙江法师,山西大同人氏,1958年出家,师从藏通法师,毕业于南京栖霞佛学院,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和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在其主持下,如今的碧山寺道风严谨,学修并重,禅净共容,成为全国闻名的十方道场。

碧山寺主持 妙江大师

佛教寺庙一般供奉的主神为三身佛、三世佛、西方三圣、华严三圣、儒释道三圣等,碧山寺的雷音宝殿供奉的便是三身佛:左为报身佛卢舍那,意味着修行完满;右为应身佛释迦牟尼,象征着普度天下;中间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代表了佛教真理。此处主供的毗卢遮那法身佛,据说法音如同霹雳,声传八荒六合,无远毋届,声闻于天,所以殿名称为雷音宝殿,又名毗卢殿。碧山寺的法度和担当,恰如这毗卢遮那传声,八荒之外,尚有天地高下,全闻于这十方古刹。

碧山寺戒坛上供奉的玉佛

雷音殿后是戒坛殿,这是碧山寺独一无二的宝贝,里面供奉着一方须弥座石戒坛,四周雕以莲花,据说是北魏时候的遗物,当时高僧法聪曾在此口释律宗《四分律》,其弟子道覆抄记成《四分律疏》,成为五台山律宗的始祖和二祖。如今戒坛上奉有一尊缅甸玉佛卧像,高雅端庄,雍容坦荡。

这一方戒坛,恰似这碧山古寺的落款,古远的文明意象上,供奉着一卧纯洁心怀,可谓是天覆自有地载,我佛由来慈悲!

碧山寺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