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想必南宁大桥在通车的时候,也没想到今时今日的自己,会这么堵。

日常小堵,早晚高峰期、节假日大堵。

自动挡的兄弟还好,手动挡的大哥早就换挡换到手酸。

南宁大桥的堵,有人看到五象新区终于摆脱“空城”标签,人气越来越旺。

也有人看到不合时宜的道路规划跟不上“超容”的车辆数量,呼吁必须解决。


PART.01

不是今年才堵

南宁大桥的堵,绝对不是今年才出现。

早在2018年的时候,因为通勤压力过大,南宁大桥已经被不少本地新闻媒体报道,想过江?得慢慢排队。

随着总部基地进驻企业、就业人数的增加,以及蟠龙、五象湖板块大多数楼盘完成交付入住,南宁大桥的交通问题,才被盖上“堵”的标签。

不夸张,进入2021年之后,几乎每天下午4点半开始,南宁大桥的路况基本都是一条“血色”红线。

▲南宁大桥交通路况红色预警

10月12日下班晚高峰期,头条君做了一次实地“交通观察员”,那种感觉,喜忧参半。

既被南宁大桥庞大的车流量所震撼,又忧愁这样堵下去也不是办法。

上航拍图看看↓↓

▲南宁大桥往青秀方向路况:堵!(拍摄:韦坤林)

往南宁大桥北方向(五象→青秀)就像出城通道一样,汽车火柴盒子似的整整齐齐码着,还挺壮观。

桥面上的角度也是,目之所及,都是车~

▲南宁大桥往青秀方向车况(拍摄:韦坤林)

相反,往五象新区方向基本畅通无阻,反差极大。

▲南宁大桥往五象方向路况(拍摄:韦坤林)

从玉象立交到南宁大桥这一段的平乐大道车流量更加密集,见缝插针那种。

▲玉象立交到南宁大桥之间路况(拍摄:韦坤林)

五点半到六点之间,南宁大桥的交通负荷几乎达到峰值,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扎堆,密、多、堵。

总之,美惨强。


PART.02

为什么这么堵?

有人把南宁大桥堵最大的诱因归于五象新区人多,头条君表示半服。

不可否认,五象新区确实人多了。

作为五象新区衔接青秀最快的直接过江通道,南宁大桥的交通情况,等同城域之间的生活缩影。

▲南宁大桥实景(拍摄:韦坤林)

无论是蟠龙、五象湖,还是总部基地,进出五象,最快的路线就是南宁大桥。

▲南宁大桥青秀山角度(拍摄:韦坤林)

先看板块的交付楼盘,蟠龙西超6成的楼盘,如碧水天和、绿城春江明月、江悦蓝湾、金源一品、好和家园、广源华府等,已经交付居住。

五象湖周边的万科魅力之城、华润24城、万科金域蓝湾、绿地国际花都等,晚上亮灯率还是挺高的。

▲亮灯率极高的五象湖板块(头条君出镜,禁他用)

住在这里的居民,交通上非常依赖南宁大桥。

总部基地的红色热力图指标也反馈出一个信息:这里是五象人口分布最密集、交流最密切的区域。

▲五象核心区热力图

上班族们下班之后,除了地铁,就是自驾,唯一的驶出通道,依然是平乐大道-南宁大桥。

人多,车多,堵,确实。

但眼尖的人其实已经发现,这只能说明来五象的人多,不代表五象人多,毕竟堵的,是往南宁大桥北方向。

▲南宁大桥上桥交通路况(拍摄:韦坤林)

所以,南宁大桥堵的真正原因,还是道路规划遇上不可突破的“瓶颈”。

交警部门有出过严谨的调研分析,南宁大桥北岸交通的根本症结,在于车流大量交织+不同进出口之间的车道数不匹配。

头条君亲自开车也发现,从玉象立交到青英隧道这段路(也就是南宁大桥北出五象方向),车道数逐渐压缩,从平乐大道的四车道到南宁大桥的三车道,再到青英隧道的二车道,直接减半!

▲青英隧道(拍摄:韦坤林)

像极了一个啤酒瓶子。

一旦车辆大量汇合,拥堵不可避免!以下继续看图,南宁大桥两头,车多到令人心塞塞↓↓

▲南宁大桥南交通实况(拍摄:韦坤林)

▲青英隧道上立交部分交通(拍摄:韦坤林)

这还没算上电驴大军。

你说堵不堵?

这里估计经常走南宁大桥的小伙伴们更有发言权。


PART.03

这么堵,怎么解决?

想从根源上解决南宁大桥的拥堵,目前无论是官方发出的还是坊间流传的,有两个提议方案。

A、修建越江隧道。

这也是目前官方输出频次比较多的方案,位于南宁大桥与良庆大桥之间,在五象大道-青秀路之间打通过江隧道。

▲过江隧道-体强大桥规划(图源:网络)

理论上说,这个方案是最能解决南宁大桥拥堵的问题,从五象大道可以直接进入青秀路。

但这个方案需要穿过国家AAAAA景区青秀山,具有很强的不可抗力,极难实施推进。

▲人民网官方解答过江隧道问题

而且,万象城门口、青秀路也会堵上加堵,不合理。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在做过江隧道的前期研究工作,但从此前的机场线规划下穿青秀山遭到市民反对来看,估计不好搞。

有人说可以参考广州白云山环城高速隧道、柳州莲花山隧道,但这不是城市魄力问题,还可能涉及更多的不可抗力,这里不方便延展。

而体强大桥也是过江隧道工程的一部分,如果后者搞不定,那体强大桥也是空谈。

即便只建体强大桥,也无法解决南宁大桥拥堵问题,毕竟从青环路汇合,还是要上青山路,依然堵,还绕路。

B、扩建青英隧道。

青英隧道目前只有双向两车道,如果扩建车道,可以直接改变“瓶颈”问题。

如果再把凤岭南路设置成单行线或者快速路,车辆从青山路无法拐进,或许又能减缓一些。

▲青英隧道车道示意图

但这,估计也是有不少反对声音。

而且也不太好操作,毕竟右边又是青秀山这个“雷区”,隧道不好挖。

如此一来,南宁大桥的堵,一时半会还真挺难解决。

不过交通部门也给出一些较为人性化的出行建议和措施,如上五象大桥、良庆大桥绕行,设置南宁大桥辅路与主路护栏分离,优化南宁大桥南往北非机动车与辅路机动车车道,设置青山英华路口东进口右转(凤岭南路右转往青竹立交桥方向)信号灯……

▲交通部门优化南宁大桥堵措施(图源:网络)

只是现在,南宁大桥该堵的,还是堵。


PART.04

堵,是个好信号

从辩证主义的观点来看,南宁大桥堵,对城市而言,是件好事。

五象新区正在拼命吸纳人口,即便是候鸟潮汛现象,但强大的人口导入,意味着五象正在疯狂吸引人。

今年开业的宜家、万象汇,打开五象新区商业新篇章,也拉起五象“有人”的序幕。

▲宜家开业

正常白天,百度热力图观测,这两个商业体都是红色,人流量聚集可观。

再者,五象新区的人,是真的多了。

无论是小区高入住率、亮灯率,还是底商店铺实现正盈利,都在说明:五象的生活消费时代已经正式开启。

▲夜色中的五象新区——蟠龙

今年年中的时候,五象新区人口普查数据对外公示,2010-2020年间,五象新区新增人口30万左右。

不过这个数据存在统计口径的不对称,良庆区+邕宁区的新增人口,不等于五象新区新增人口,邕宁区毕竟只有龙岗计入五象范围。

但至少侧面可以看出,五象人多了!热闹起来了!

如今再去逛五象新区,即便是晚上,也是车来车往,已经明显感觉到生活的气息,不再是死气沉沉的建筑水泥森林。

▲夜间五象蟠龙车辆

再加上广西自贸试验区光环加持,目前已经有39家总部企业、35家世界500强、28家国内500强、10家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抢滩五象,而优质的学铁商景资源、高性价比的房屋租金,五象也在慢慢留住人。

只是目前的五象新区,依然存在很矛盾的尴尬点。

人气主要集中在蟠龙、五象湖、总部基地、龙岗、大沙田(新区建设范围可忽略)这几个板块,五象湖东、五象湖西、五象南等楼市热门板块,还是开发状态。

▲五象新区(拍摄:韦坤林)

对于五象来说正式走上繁华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考验。


▌写在最后

把南宁大桥的堵等同于五象新区人多,有些武断。

和西乡塘、青秀区这样超百万级人口相比,良庆58万、邕宁38万的常住人口距离还很大。

但随着城市发展,城区跃级质变,交通问题必然是首当其冲。

那怎么办呢,当下还是得先忍忍,总会解决的。

毕竟上下班高峰期的南宁,哪里不堵?!


作者|吴晓苑

编辑|徐逸君

(来源:南宁楼市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