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
顺着下河古镇的牌坊向前走,两岸是垂柳和盛开的桃花。这鲜艳的亮色,让这崭新的古镇有了更大时代的生机。
下河古镇还是存有很多老房子的,街巷弄里重重叠叠,弯弯曲曲的,都被藏在了新建的沿街商铺的后面。
顾不了这么多了,一直走下去,去破解那个藏在心里的疑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写出了这不朽的名著。《西游记》这本书基本承载了我儿时足够多的乐趣,梦想。
青砖灰瓦的吴承恩纪念馆干净整洁,但看着很不起眼,没有那叽叽歪歪的导游给你在门口数门当户对,重檐庑殿。静静地,仿佛就一直在等我来,给我讲述西游记背后的故事。
正堂里案几上的吴承恩半身像,是我第一次这样认识他,傲气的昂着头,整齐的山羊胡子,和想象中明朝的读书人,一样。
散落在案桌上的香,和未燃尽的,稀疏的青烟,瞬间刺痛了我的双眼。
这是一种落寞的痛,那一些贫穷的书生才能懂得的,骨子里的东西。
博古架上的青花,釉里红,显然不属于这个屋子的主人,唯一在书桌上干裂的墨盒,更有那个曾经的痕迹。
不想再多感触,走了出来,蹲下看盛开的油菜花,拿明晃晃的黄色,生命力的张扬,轻松了很多。没有不苦难的时代,永不不缺少的是穷书生。
要感谢淮安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个伟大的人。曾经的两淮盐业衙门是非常权势的地方。水路纵横,河道密布,加之京杭大运河盐粮的运输,淮安在古代是个富庶的地方。
繁华的码头文化,南来北往的人,带着东南西北的故事,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之中,被一位有心人记了下来。这一段经历倒是与蒲松龄相似的很,产生了另一部《聊斋志异》。
除了千奇百怪的故事,这赶脚的人,最喜欢的讲的一定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风情,一定是赶路人的辛苦,一定是风尘仆仆之后必有的坚心。
悟园,在故居的后面,充满了过往的思念。
这是何等的感悟啊,又有多少个夜晚,在悟园的小路,石桌,假山,池鱼旁,为取经的故事筹措安排。那个迂腐坚定的圣僧,那个翻天覆地的大圣,那个贪吃好色的八戒,那个平凡忠诚的沙僧。
这是多么深刻的人性感悟,又是多么深刻的善恶情仇。这世间若有一支传世妙笔,一定没有远离。
就这样慢慢的在园子里漫步,深深的呼吸,希望能够不期的遇见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