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海吃海的中国沿海居民,主要靠出海捕鱼和远洋商贸为生,因此对他们来说,每次出海都希望能风调雨顺,平安归来,他们大多信仰妈祖,一位中国的海神。

供奉妈祖的庙宇,也被称作为“天后宫”,泉州的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较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

在宋元时期,泉州被视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港口,盛极一时。远洋出港的水手们,会带上一尊妈祖的塑像,以求顺利远行,也向台湾、东南亚等地带去了妈祖文化。

作为泉州22个申遗点之一的泉州天后宫,如今已经成为游客们来泉州旅游的打卡点之一。

但作为一个当地居民上香祈福的宗教场所,它不像普通景点那样,有专门的讲解员或是图文解说。

所以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若只是走马观花地拍照打卡,那就错失了泉州天后宫的独到之处。

泉州天后宫的山门别有特色,从正面看它就是一个五开间的山门,尽管用青龙石柱作装饰,极有排面,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背面是一个戏台。

泉州当地保留了多种戏剧类目,其中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南音和木偶戏。在古时,这一方舞台就是文化的传播地,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娱乐场所。

钟楼和鼓楼,曾被作为报时、报警之用,它们往往会被设在寺庙之中,以晨钟暮鼓之声,给居民报时。

但是泉州的钟鼓并不在历史更为久远的大开元寺内,而是在天后宫。

天后宫山门旁边有东西两阙,上面放置了钟与鼓,它们就是当时泉州人民的报时器,提醒着它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天后殿可以说是天后宫中最重要的建筑了,最早的修建时间为公元1196年,宋庆元二年。

经过数百年来的不断翻新扩建,如今天后殿占地面积635.5平方米,为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所建。

2011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天后宫进行整体修复。

我们如今去参观,依旧能够欣赏到明清时期的木构建筑,和精美的彩绘、石雕,以及历代皇帝御赐的匾额。

我曾经介绍过,在大开元寺内有一对元代的印度教石柱,其实在天后宫的寝殿也有同样的一对十六面青石雕石柱。

印度寺庙已经不在,但不能抹去它们曾经留下的痕迹,这也是对历史的一种纪念。

如果要问什么时候来天后宫最好?那一定就是现在——新春佳节之际。

“乞龟”是闽台两地一项古老而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天后宫每年春节前夕都会将一袋袋“平安米”堆叠成“大米龟”,并于正月十五举办“乞龟”点睛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网络图片

市民们会纷纷前来摸“大米龟”,为新的一年祈福,并且会念叨“摸到头,起大楼;摸到嘴,大富贵;摸到身,大翻身;摸到尾,有头又有尾。”

若你错过了今年的“乞龟”活动,那么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的诞辰,也是海内外信众进香朝拜最热闹的时候,可别错过啦~~

泉州天后宫游览攻略

地址:泉州市南门天后路1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7:00-18:00

交通:公交31路天后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