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兴起,古都西安知名度逐步提升,成为了众多游客向往的对象。而西安市最出名的要数西安大雁塔了。很多人都知道大雁塔,但很多人对于大雁塔也只不过是一座唐朝人建的塔的印象而已,具体大雁塔景区里面有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大家在旅游之前对大雁塔有一个大致的影响,从而制定详细的旅游计划,小编在这里将大雁塔景区的情况给大家做简单盘点。

大雁塔景区主要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大慈恩寺、大雁塔北广场和东西两苑组成。

音乐喷泉

首先先介绍下大雁塔南北广场。大雁塔北广场景观以水景喷泉为主,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南端设置有观景平台,周围有旅游商贸设施。音乐喷泉位于广场中轴线上,南北最长约350米,东西最宽处110米,是目前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分为百米瀑布水池、八级叠水池及前端音乐水池三个区域,表演时喷泉样式多变,夜晚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多姿。围绕喷泉有还不少细致的小景观,如北广场入口处的大唐盛世书卷铜雕,其后的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柱,旁边的大唐精英人物雕塑群,还有地面铺装的地景浮雕,具有中国美术特色的“诗书画印”雕塑等,甚至灯箱、石栏等建筑上都题有著名诗篇。

大雁塔南广场

大雁塔南广场主要建筑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第二个核心景点是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收费景点。内部主要景点为大雁塔、古钟楼、雁塔题名碑、法堂藏经楼、玄奘三藏院等。大慈恩寺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大慈恩寺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初名“无漏寺”. 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而重修建寺院,后改名“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

进入大慈恩寺之后,映入眼帘的是钟、鼓二楼,东侧为钟楼内悬挂有一口铁铸的“雁塔晨钟”。西侧为鼓楼。钟楼中悬挂的钟,铸造于嘉靖十七年,钟上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的大字。这口钟自造成启用至今天,一直作为大慈恩寺行仪规范,是本寺佛教活动和众僧生活的组成部分。晨钟作为佛教大型法器,是召集众僧进行法事之用。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当拂晓时分,晨钟那洪亮的阵阵钟声划破晨曦朝霞,回绕在西安城南上空,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

大雁塔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即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雁塔题名,以至于后世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现存大量历代题记,仅明、清朝时期乡试举人效仿唐代进士留下的雁塔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雄宝殿北面为两层高的法堂藏经楼,上层藏有玄奘曾翻译的经卷,下为法堂。法堂供奉着一尊阿弥陀佛像,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据说只要一心念佛死后就就能被接引到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去。所以阿弥陀佛也称作接引佛。,在这里大家可以拜拜阿弥陀佛,祈求、祈求好的运气。法堂还陈列、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圆测是新罗国王孙,出家来到中国后,从学于玄奘门下;窥基是玄奘嫡传弟子,本是开国元勋尉迟恭的侄子,每当出门都有三个马车相随,据说一车载金银元宝,一车载酒,一车载美女,故有“三车和尚”的绰号。

大雁塔

下来再说说大雁塔。现在所看到的大雁塔并不是最初玄奘他们修筑的,而是后来重修的。相传玄奘取经归来后,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上奏皇帝希望能够造一座佛塔。后经唐太宗同意后在本寺西院,建造5层佛塔。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劳动,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 塔处设计依照印度形式高5层,砖表土心的实心塔。后因风雨剥蚀多年后、草木丛生逐渐毁坏。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是10层可攀登的塔但此塔也在风雨中颓败。唐后将大雁塔改建为七层砖塔,人们常说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大概由此而来。现在塔高64.7米 塔体成方锥形。

至于“雁塔”的名称由来,有数种说法。其中有一个故事非常有名,说是佛教在早期分大乘和小乘两宗,大乘不食肉,小乘佛食肉。 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未着落,甚为埋怨。有一和尚忽见空中群雁飞过,随口出戏言:我等诸僧多日没有吃肉了,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呀!话音刚落,一只大雁便折断翅膀掉了下来。众僧人大惊,明白是如来佛祖设法教育他们,众僧急忙跪拜,并将那只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归信大乘,不再吃肉。这就是雁塔名称的由来。雁塔”一词前加一“大”字,一是因塔的建筑宏伟壮丽,二是为了区别荐福寺的佛塔,遂分别称为大雁塔、小雁塔。

大雁塔共分为七层,每一层都藏有珍宝。其中,第一层,从南门进入的话,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洞壁两侧的通明代题名碑,其中“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乃当时“雁塔”之风光写照。此外,还有描写玄奘辉煌一生的《玄奘负笈像碑》、《玄奘译经图碑》。在塔内一层通天明柱之上,悬挂着四幅长联,写的是唐代的历史、人物、故事。一层塔内,还设有古塔常识及中国名塔照片展,展示了佛塔的起源与发展,佛塔的结构和分类。塔座登道的东侧墁砖处,平卧有一通“玄奘取经跬步足迹石”,所刻图案生动地反映了玄奘当年西天取经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万里征途、始于跬步的奋斗精神。

大雁塔二层的塔室内,供奉着一尊铜质鎏金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系明初宝贵文物,被视为“定塔之宝”。在两侧的塔壁上,还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壁画两幅以及现代名人书法多幅,多是唐代诗人登临大雁塔有感而发的诗句。

在三层塔室的正中,安置一木座。座上存有珍贵的佛舍利及大雁塔模型。佛舍利是印度玄奘寺住持悟谦法师所赠,属一乘佛宝。大雁塔的模型是严格按照1:60的比例制作,惟妙惟肖。

大雁塔四层塔室内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据说现今全世界认识该文字的学者不足10位,其珍贵神秘可见一斑。

大雁塔五层,陈列着一通释迦如来足迹碑,该碑是依据唐代玄奘法师晚年于铜川玉华寺请石匠李天诏所刻制的佛足造像复制而成。上有诸多佛教图案,内涵十分丰富,素有“见足如见佛,拜足如拜佛”之说法。在五层的塔室内,还收集展出有玄奘鲜为人知的数首诗词。可窥见玄奘高超的诗词艺术造诣。

六层悬挂有唐代五位诗人诗会佳作。公元752年晚秋,诗圣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酒筹助兴赋诗述怀,个个才华横溢,诗句出神入化。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

大雁塔的最高处,第七层,可向四周远眺,古城四方四景尽收眼底。七层的塔顶,刻有圣洁的莲花藻井,中央为一硕大莲花,花瓣上共有14个字,连环为诗句,可有数种念法。壁上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他在印度所闻的僧人埋燕造塔传说,向游人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

看完大雁塔,然后再来到玄奘三藏院,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般若堂、西院光明堂三院组成。

玄奘三藏院

其中最珍贵的是,供奉在大遍觉堂的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佛骨舍利,因为玄奘顶骨舍利与佛舍利都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西院光明堂主要讲述了玄奘法师出生到曲女城的故事。玄奘爬穿越茫茫穿戈壁沙漠爬过独自经过火焰山历经风雨磨终于到达了印度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这幅画讲述了玄奘法师在印度辉煌的一刻——曲女城大会,印度的国王以及各国高德大僧都来参加。在连续十八日的辩论会上,没有人可以辩论过玄奘法师,玄奘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会后各国国王赠送宝物,玄奘一再辞谢。只遵照印度的传统规矩,乘坐象巡游。东院版若堂讲述了玄奘荣贵长安后,翻译经书直到圆寂的故事。这幅画描绘了玄奘翻译经书场面,最后这幅描绘了玄奘圆寂后彩虹贯日,莲花多多,众风天弥勒来迎接的故事。

除了大雁塔南北广场和大慈恩寺,位于大雁塔东西的东苑、西苑也别具特色。

雁塔西苑陕西八大怪塑像

雁塔西苑位于北广场西侧,突出园林特色,修整森林树木,铺设石板布道,置放民俗风情浓郁的雕塑小品,整体景观与大雁塔北广场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整个西苑突出了公益性和地域文化色彩,以陕西民俗文化为主题,用活灵活现的雕塑艺术形象集中展示陕西关中、渭北高原、陕南、陕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如:皮影、剪纸、泥塑、陕西八大怪、农村嫁娶、吹糖人、踩高跷、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颇有韵味。

雁塔东苑戏曲彩绘雕塑

雁塔东苑位于北广场东侧,是突出陕西地域特色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场所“戏曲大观园”。通过戏曲彩绘雕塑、地方戏曲铸铜浮雕、陕西大戏剧家人物群雕、陕西著名戏曲演员人物群雕等四大类雕塑群,体现出陕西地域文化的特点,展现“大秦腔”的独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