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影响一座城、一个名享誉一个省,山西3500万百姓对她家喻户晓。没错,这条神奇的马路就是太原迎泽大街,曾经的道路宽度显示前瞻性,在60多年前排名全国第二名,仅次于北京长安街,堪称三晋第一街,几十年来汇集有山西最高机关和传统文化场馆,是太原城市规划的中轴线,重要地标五一广场系山西公路零公里的起点,全省重要活动的第一场所,称为三晋地理坐标的心脏。

2021年1月,有66年历史的迎泽大街,终于盼来宣告延长的时刻,迎泽大街东端起点由原来的建设南路口,实现地下穿越太原火车站的梦想,继续向东延长至东中环路口。为此,迎泽大街成功打通火车站丁字口,一路向东山挺进。

迎泽大街地处宋元明清太原府城南城墙外,并非直接得名于大南门迎泽门,而是来自先期通车的迎泽大桥东延道路之意。在上世纪50年代,大多数道路还只有七八米宽的时候,迎泽大街一开工就是70米宽,那个时候的市长岳维藩非常有远见,顶住他人非议反对,坚持“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后悔”的城市建设理念,现在看来很有前瞻性。

迎泽大街两侧有省委、省人大、迎泽宾馆、建行、工行、央行、晋商银行、交通银行、山西银行、太原影都、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天一宫、长途汽车站、三晋大厦、邮政大厦、天龙大厦、长泰大厦、中成宾馆等老建筑,还有五一广场、锦绣太原城楼、迎泽公园、工人文化宫大型公共活动场馆,是建国以来重要的群众集会场所,观礼台前经历多次游行活动,成功举办过国际自行车赛,拍摄电影《神行太保》享誉国内。许多人来到省城,总要抽出时间在五一广场拍照,作为一种荣耀和留念,高兴地挂进相框内,给家人和朋友看。

迎泽大街从迎泽大桥到火车站,短短4公里路,却是经过两期的建设,先后由大南门延长至五一广场,又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修到新搬迁的火车站,形成一个丁字口。当旅客从火车站一出来,映入眼帘的便是宽阔笔直的迎泽大街,代表山西留给外人的第一印象。没曾想,这个丁字路口却挡住了迎泽大街继续东延的步伐,难以逾越同蒲铁路、石太客运专线和横在路口的火车站。

直到2021年底,打通穿越火车站和铁路的地下隧道,实现了迎泽大街继续东延的梦想,向东修出1.5公路,一口气通到东中环路口。按照惯例,迎泽大街是几代太原人熟知的地理坐标,为了保持地名的稳定性,道路东延后一般命名为迎泽东大街,以和不同历史阶段修建的道路有所区别。

比如,迎泽大街西延后叫迎泽西大街、新建路南延后叫新建南路、胜利街东延后叫胜利东街、南内环街东延后叫南内环东街、解放路南延后叫解放南路……但自从府东街东延命名为大东门街后撤销,起名府东东街显然绕口,索性将起止点变更改为府东街,打破了原有规矩定制。迎泽大街东延后,起止点变更后改为迎泽大街,而不按传统叫迎泽东大街,打破了沿用66年历史的迎泽大街地理坐标概念,造成老地名表达地理信息的消失,意味着千百年来太原地名规则在传承上断代。这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