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8日不仅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广州文化公园70岁生日的大喜日子。

广州文化公园,一个在老广心目中颇有份量的公园。几乎每一位老广州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都有一段光阴的故事,都珍藏着一份与公园相关的宝贵记忆。或许他们在中心台看过人生第一场大戏,或许在游乐场坐过人生第一次小火车,或许在水产馆第一次看到鲸鱼骨架,或许在东门“汉城”感受人生第一次“穿越”,或许曾经春天来赏花踏青,夏天来听古看戏,秋天来赏灯猜谜,冬天来赏菊下棋……

在建园70周年之际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广州文化公园诚挚向广大市民游客征集有关文化公园的老照片、老物件,以及与文化公园之间的故事。记者也采访了老一批文化公园人以及老广州,听他们讲述与这座陪伴广州人70年的公园的故事。

脱胎于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会址,获叶剑英亲笔题字

如今,广州大大小小公园众多,身处老城闹市区的广州文化公园历经70载,依旧在广州人心中保有人气。

70载从未缺席,文化公园不仅是一份长情的陪伴,更有一段开风气之先的威水历史。据记载,1951年,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解决物资匮乏,加强城乡物资流通,广州决定举办一次规模空前的物资交流大会,由市政府动员和组织了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等广州地区一批优秀建筑师在西堤一带进行规划和建设。他们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为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成了12座永久和半永久展馆。这一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群的建成,也为今后文化公园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1952年,在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会址上,“岭南文物宫”正式成立,成为当时著名的文化活动展览场所。1956年1月岭南文物宫再次易名为“广州文化公园”,三次易名均由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字。今年九旬高龄的曾尔老先生是文化公园的退休员工,在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举办时期就负责宣传工作,而后成为文化公园的首批员工。“展览会是临时性的,结束后展馆怎么利用?最后决定改为文化功能,给老百姓提供活动的地方。”曾尔说。

文化公园建园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多次莅临这里:毛泽东主席曾分别于1954年、1956年、1958年三次亲临文化公园视察,刘少奇、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郭沫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名人志士均在此留下了足迹和墨宝。

迎春花会、中秋灯会、羊城菊会“三大展览”陪伴市民至今

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迎春花会”“中秋灯会”“羊城菊会”并称为“三大展览”,发展至今已是文化公园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成为市民游客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

今年83岁、曾担任文化公园副主任的王毓枝1965年从部队转业到文化公园工作,一直到2000年才退休。他回忆,上世纪60年代,文化公园的定位是综合性文化场所,展览馆多达十几个,每年举办的活动达100多场,涉及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涵盖展览、演出、说书、象棋、木偶戏、杂技等类型。“一年的春夏秋冬都有大型活动。”王毓枝告诉记者,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春季“迎春花会”、秋季“中秋灯会”以及冬季“羊城菊会”这三大展览外,夏季文化公园还曾有举办仲夏音乐晚会的惯例。“广州夏天比较热,没有空调,居民吃完晚饭喜欢到环境比较好的文化公园来休闲。我们每天晚上7点到10点在中心台举办音乐会,除了公园自有的岭南轻音乐团,还邀请广州、上海等全国各地的乐团来演出,那时公园的整个草地、马路坐满了人,非常热闹。”王毓枝回忆,只是音乐晚会没办几年后便被取消,后来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王毓枝还促成了羊城菊会的组织化。他回忆,1993年前的羊城菊会虽然年年都办,但一直是各单位、团体主动送作品参展的松散形态。1993年,王毓枝促成了羊城菊花艺术研究会的成立,以该协会为纽带,组织起100多家会员单位,设置会长、理事,组织评奖,从而提高会员对每年菊会的参与度,保证了羊城菊会的可延续性和创新的积极性。“菊花扎作是一项传统艺术,但我们一直在追求创新。一株大立菊的菊花朵数每年都有突破,造型也各有千秋,一年比一年精彩。”他表示。

至今演出活跃的公园中心台,一直坚持以繁荣群众传统文化为宗旨,文艺百家登台演出。这里曾迎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曲艺家候宝林、马季,歌唱家朱逢博、胡松华,广东著名相声演员黄俊英等,有“高台一出戏,场上万人观”之说。专业团体和群众文化团体轮番上演,为市民群众提供低票价、高水准的文艺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王毓枝回忆,改革开放后,与附近商业地标南方大厦一起,经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文化公园,带旺了西堤片区的人流。“都说没来过南方大厦,就不算去过广州。当时,外地到南方大厦的,也会到文化公园看看。晚上7点后中心台的演出很旺,虽然门票不贵,但乘以可观的人流,还是有 ‘锣鼓一响,黄金万两’之说。”他告诉记者。

开通广州第一个游乐场,中国第一辆电动小火车在这里开动

风兜飞机、摩天轮、旋转木马、空中电动小火车……1985年,文化公园从中国香港引进首批游乐项目,开通了广州第一个游乐场,内地第一辆电动小火车就是在这里开动的。这些游乐项目,一定会让老广州们心中涌起一股亲切感,童年时游玩的情景历历在目。

文化公园退休职工黄明志今年70岁,与文化公园同龄。他的父亲是一名电工,在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举办当年就参与其中的电力维护工作,也是文化公园开园的第一批职工。因父亲工作的关系,黄明志的一生与文化公园紧紧捆在了一起,这里是他童年玩耍的天地,而后学习机械维修的他进入文化公园工作,直至退休。

黄明志的家就住在附近的西濠二马路,文化公园是儿时最常去的地方,“岭南文化宫改为文化公园后,休闲活动增多,除了能看电影,还有溜冰场,那时别的小朋友要花两分钱、五分钱买门票,我可以免费进。”等黄明志1985年在文化公园参加工作,公园正好从中国香港引进了首批游乐项目,开通了广州第一个游乐场,他负责这些游乐设施的维护,是游乐场的副经理。

“当时,大型的机动项目有13项,小型项目10来项,几乎是天天爆满。每个项目都要排长队, 我们从早上8点排班到晚上11点。有多火爆呢?一个人的门票在5毛到2元钱不等,我们一个月的门票收入能达到二十来万元。”黄明志说,因修建地铁8号线文化公园站的需要,游乐场才退出历史舞台。

1978年出生的广州芳村街坊杨女士,至今保留了很多在文化公园拍的童年照。文化公园的机动游戏是她六七岁时最新奇的体验。“当时坐风兜飞机,是又好奇又害怕,妈妈怕我在上面害怕哭起来,爸爸却说要锻炼一下我。谁知一启动,我就哭了,还想逃走,工作人员就马停止设备,让我下来。”说起这段初体验,杨女士印象深刻。她说,那时在北京路文明路附近有儿童公园,但对于芳村仔女来说,去文化公园更加便利,只需从芳村码头坐渡轮到黄沙码头,再步行就能到达。“当时我们的娱乐项目比较少,很幸运地在文化公园体验到这些新事物。”杨女士说,每次回到文化公园,就能想起父母陪她成长的点滴,觉得童年特别幸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 实习生 王泳琪 通讯员 钟达文

图/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