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池古村,位于广东肇庆市封开县罗董镇,是一个明清文化遗产地,被称为"岭南第一村"。 杨池古村里的居民全部姓叶,就像一个叶氏族落。在叶氏祠堂前面有一眼池水,常年碧绿,清澈见底;池边上有纤细杨柳,和风依依。池上的柳树,柳影倒印池中。故此称为"杨池村"。
杨池村的《叶氏族谱》记载,杨池村从始祖叶瀚彪起,延续至今已有十五代子孙,共有300多人。后人秉承读书传统,尊师重教,知书识礼,民风淳朴,以"勤耕苦读为本,忠孝礼义传家"之祖训历代相传,至民国就出了60多名秀才以上科举文人(其中进士2名、拔贡1名、贡生9名、廪生1名、监生12名、庠生3名、增生2名、秀才27名、进国子监读书12人),12名七品或县处级以上官员,1名少将,1名空军飞行员教官。解放后,勤奋好学之风不改,先后有35人考入高等院校,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名村"。
整座村子都是由青砖建造,目前有60多间砖木结构古屋。硬山顶或歇山顶房屋,昭示着明显的明清风格。建筑物均用经过人工精心雕琢的大块长方形花岗石垫砌底角,起到了很好的防潮、防蛀、防塌作用,无其它古屋那种青苔横生的痕迹。整个建筑结构严密、匀称,造型美观、精致,门窗造型奇特。走进屋内,先后有大门、屏风等,有的甚至有连环小门相叩;抬头向上望,屋脊翘起,瓦脊上和正门上方雕镂有花鸟虫鱼、龙凤麒麟等民间工艺品,手工精巧,惟妙惟肖,并有书法、摹描、图画图案等,真是图文并茂。杨池古村房屋的底层均用花岗岩石条砌筑(据说这样可以起到防潮、防蛀的作用),上层则用青砖。因此,杨池村的古屋均没有其它地方古屋常见的青苔横生的现象。
杨池古村的“叶氏大宗祠”是杨池古民居的建筑精华,无论是木雕还是灰塑、壁画,都是岭南古建筑中非常罕见的装饰。“叶氏大宗祠”的3间厅房内,8根木制顶梁柱通体散发古木香味,上面镌刻着工整的对联。据说,这8根梁柱是由8根杉木打造而成的,自明朝年间修建“叶氏大宗祠”时就一直留存到现在,虽历经400年风雨沧桑依旧屹立不倒。广州市文物保护部门有关专家指出,岭南地方古建筑的特色之—,就是支撑主体古建筑的“檐柱”,其整体均由一块石料打凿而成。而“檐柱”由木制成则是北方古建筑特色,在“叶氏大宗祠”出现用杉木作“檐柱”,这在岭南古建筑中是十分罕见的。
该村是广东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古村落,对研究岭南民居防盗、防御功能和建筑艺术有重要价值。2003年封开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