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从武汉汉阳长江边的晴川阁下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江对岸武昌桥头黄色的楼阁就是武汉的标志景点黄鹤楼。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三镇的汉阳龟山与武昌蛇山之间,它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当时建造武汉长江大桥共斥资1亿多建成。那个年代的1亿元是个什么概念: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而这1亿多仅计算了材料等部分人力资源成本,包括众多国家资源与以及众多国外援建技术专家以及每天数以万计的建设大军无偿奉献不在其内。
上图:在武汉汉口江滩上拍摄的武汉长江二桥。
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38年后,直到1995年6月5日,武汉长江上的第二座大桥武汉长江二桥才建成通车。武汉长江二桥是武汉市域内连接大汉口片区与大武昌片区的过江通道,为武汉市区中部城市主干道路的组成部分。
武汉是一个被长江与汉江分割成武昌、汉口、汉阳三大片区域的大都市,一个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让长江天堑变通途,但武汉市最大的两片闹市区汉口与武昌却长期没有便捷的陆上交通,这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上图为美丽灯光秀的武汉长江二桥下汉口江滩上的市民们跳健身舞。
我们先来谈谈古人为什么不在长江上建桥?在江水中建大桥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打坚实牢靠的基桩。基桩多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可是古代因为技术有限,又没有混凝土这种材料,所以没法建成。那么现代建桥技术含量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承重千吨万吨重的汽车火车流,还要承受洪水甚至地震的强力冲击破坏。
当时建武汉长江大桥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不久,京广铁路与107国道急需连成一体,而武汉长江大桥又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更是中国人民的脊梁彻底挺起来的象征,所以举全国之力而为之。
2022年元月12日武汉长江二桥上的车水马龙。
武汉长江上的第二座桥为什么要等到38年后呢?这第一就是建桥技术方面的原因。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时汇集了全国各地的顶尖建筑专家与苏联顶尖桥梁建造专家,选址在汉阳龟山与武昌蛇山的坚硬基脚下,江面比其他地方要窄。这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一直没有经济实力拿出巨资建设第二座长江大桥。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武汉经济实力大增,并且有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铁道部大桥局等骨干建设单位都落户武汉,这些经济与城建技术实力的叠加,建设武汉长江二桥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