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的“一塔”——白塔寺

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 白塔寺(AAAA级) 又名百塔寺,位于武威市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因公元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在白塔寺进行“凉州会谈”,并颁发《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

白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又名百塔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公元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为解决西藏归顺问题,在武威白塔寺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达成了西藏归顺蒙古汗国的条件,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多年的混乱局面。白塔寺因此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1] 1992年9月21日国务院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提出武威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750多年的历史见证。

白塔寺,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实物见证。它以无可辩驳的历史证据,给“西藏独立”论者以有力批驳,2001年6月白塔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8月,白塔寺“凉州会谈”旧址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存白塔寺由寺院、塔院、塔林等建筑构成。寺院有围墙,东西420米、南北430米,墙基宽3.1米,边长26.75米、残高5.1米。有4座城门,8座烽墩。

1236年蒙古军进攻四川,令宗王末哥率按竺尔等,出兵阴平道,按期会师于成都。阔瑞率军与南宋利州路统制曹友闻大战于阳平关,覆其军。蒙古军降服了南宋的利州东路、利州西路、潼川府路等地之后,于同年10月攻入成都胜利会师。1237年,阔端统军北上,驻兵凉州。宋军乘机收复了成都等地,其后阔端派大将汪世显和按竺尔率兵再次夺回。1241年,因蒙古大汗窝阔台驾崩,蒙宋战争暂行休止。

从当时的行政区划看,吐蕃三面受敌,势单力薄。阔端在吐蕃的东北面,已经占领了凤翔路、临洮路;在其东面已经占领了利州西路、利州东路、潼川府路、成都府路,对吐蕃形成包围之势。吐蕃的北面,早在成吉思汗降畏兀儿、灭西夏时,已经直接交界了。除东南角上有个大理政权尚存外,可以说吐蕃是时已经处于蒙古大军的战略合围之中,蒙古统一吐蕃势在必行。[3]

阔端为了实现统一西藏的宏伟战略目标,实施了恩威并举的策略,向西藏活佛萨迦·班智达发出诏书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争取西藏僧俗的支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39年秋,阔端派其部将多达那波率领一支蒙古军途经青康多堆、多迈和索曲卡,进入前藏。当时有三座有名的寺院,分别为热振寺、杰拉康寺和达隆寺。蒙古军在藏北由于遭到部分武装僧人的反抗,烧毁了西藏佛教噶当派的寺院热振寺、杰拉康寺,数百名僧俗群众被杀,其中包括一个名叫赛敦的佛教法师。而位于热振寺和杰拉康寺之间的达隆寺因为当时大雾环绕,能见度非常低,蒙古军队没有发现达隆寺,才使该寺免遭一劫。

而《西藏王臣记》中却说,多达那波率蒙古军打到了拉萨河上游著名的止贡寺,可是由于寺主法术无边,祭起一阵神奇的石雨,击退勇猛无敌的蒙古军,以致蒙古军未曾将该寺破坏掉。所谓的“法术”和“迷雾”显然不能解释达隆寺和止贡寺未遭破坏的真实原因。被毁的热振寺和杰拉康寺都是西藏佛教噶当派的寺院,在当时属僧人较多一派,是因两寺僧人进行了武装反抗,以致遭到蒙古军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