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的时候,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也兴起了旅游热。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不少古迹也游人众多。图中所示就是沈阳东陵建筑一角,屋顶琉璃瓦上,几只小狮子精神抖擞。
东陵又称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前后一共修建了22年才完工。图中陵园外头的墙壁上,雕刻着龙纹浮雕,象征着当年的威仪气派。一位大妈拉来一辆手推车,售卖一些小吃食。
地理位置上,东陵位于沈阳市区东北部的天柱山,占地近20万平方米。1929年的时候开辟成为公园,图中城墙上,聚集了不少游客,面对镜头,一对母女显得很好奇。
闲暇时候,一位父亲带着女儿来游园。身上穿着的蓝色薄衣外套那时候很常见,90年代的时候还能见到。抱着父亲的脖子,小女孩儿很开心的样子。
因为距离市区不远,东陵常有游人光顾。一些退休了的大妈没事情可做,就带着小孙子来游玩。图中台阶上,一个小男孩在喝汽水,那时候基本都是玻璃瓶装的,口味也不是很多。
图为80年代东陵内的一个果皮箱,企鹅造型惟妙惟肖,常见的还有青蛙等动物造型。那时候街头垃圾箱还没有管理分类,不像现在,都是可回收不可回收这么科学划分。
历史上,沈阳东陵与昭陵、新宾永陵合称为关外三陵。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多次修建,这里建筑群不少。图中一个屋子前摆放了一尊精美的石雕,一个淘气鬼爬在上面玩耍。
那个时候多数景区内,也有一些外国游客出现。图中两个外国友人正在向一位妇女问东问西,看这表情,显然是对英语有点懵。
城墙上,两位军人路过,身上还是那个年代的军装打扮。面对外国游客的热情,两人友好握手。几十年过去,东陵依旧游人不断,只是少了80年代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