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道模式口开街后,5处景观节点、7处精品院落和30家特色商铺同步亮相,“京西古道”重现往日繁华。小石(ID:bj-sjs)了解到,石景山进一步推进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目前,大街西段沿街外立面部分已经搭建施工围挡,开始修缮改造工作,模式口大街西段历史老街也将焕发时尚新貌。
“乱石山有崎岖路,时听征车撼石声。”清代诗人查慎行曾这样描写京西古道模式口。模式口原名“磨石口”,历史上因盛产磨石而得名,这里也是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曾走过的地方。
自2016年开始,石景山区启动了模式口大街的修缮改造,先后完成了南小街试点、模式口大街和法海寺路两廊、菜市场路、法海寺东街等市政工程,实现了架空线入地整治、沿街房屋外立面修缮,开放了模式口公园,街区风貌得到显著提升。
提速老城区建设步伐,“秀”出历史文化街区新容颜。今年4月起,由区城管执法局、金顶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城市管理办公室、模式口社区居委会、石泰公司、泰福公司组成的工作专班凝聚起强大合力,压茬推进工作进展。
“我们对模式口大街西段进行了地毯式的摸排,逐户入门走访,了解居民诉求”,工作专班工作组负责人介绍。经过沟通了解,此路段居民情况较为复杂,存在多处联排建筑,存在产权纠纷、历史遗留等问题,居民对外面修饰改造意见不统一;部分居民存在不合理诉求,希望可以将自家房屋进行整体翻建;个别居民对2019年沿街拆违不理解,存在抵触情绪等。
“我们每天‘早入户、晚碰头’,在结束一天的入户工作后,当晚就开碰头推进会,对于项目推进中的重要环节、问题症结,进行研究汇总”,专班负责人告诉小石。根据居民诉求,工作专班制定出以“一户一案”的方式推进,确保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以最快速度抓好工作落实。如:99-2家户主黄先生担心拆掉门前“卧牛墙”会导致房屋倾斜,要求必须保留该部分,最终以隔断观瞻的设计方案,即保留房屋支撑结构、又增加外部美观,与居民达成一致。
6月以来,在前期电话沟通的基础上,专班工作组根据疫情情况,采取线上电话微信,线下入户沟通方式先后完成4户沟通工作,拆除妨碍修缮改造违法建设1起,拆除违法建设面积60余平方米。
小石了解到,截至目前,模式口大街西口修缮改造专班线下入户130余次,已完成8处11户居民沟通工作。下一步将全力确保项目按照既定决策部署,紧扣时间节点如期推进。
老街区、新变化!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