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
古城涿州,是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演义》从这里开篇,这里见证过许多个时代的烽烟与辉煌。
而三国故事就是在涿州的张飞庙开始的……
历史上刘、关、张“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就发生在这里。
在张飞庙里就建有一座“结义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虽为“异姓”兄弟,但是能够互相扶持并且创建蜀汉政权,最终三分天下,可谓是非常难得。
张飞庙,位于河北涿州市城南两公里处的张飞店村,也就是现在的涿州桃园办事处忠义店村,出涿州南两公里107国道京广铁路西侧。
张飞庙,又称"张桓侯庙",是为纪念蜀汉大将张飞而建的,也是张飞的故里。
张飞,字冀德,东汉冀州刺史部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是“桃园三结义”中的老三。
“桃园三结义”,也是中国古代“忠义”精神的一个经典代表。
这个地方古香古色,风景优美,是人们休闲娱乐又能了解历史的好地方。
第一次去张飞庙的时候,我还在上中学。那是暑假的一天,约好了和几个同学一起前行。
由于张飞庙离家里路途较远,就骑着单车去了。大约要骑车40-50分钟。
从家骑车到这里,已经满头大汗了。虽然路途崎岖,天气炎热,但是也阻挡不了我们来这里游览的热情。
这次来张飞庙,印象最深的是这个“桃园三结义纪念碑”,上面“桃子”形状的石雕。
因为自从上了小学以后,就不知道这颗原本在桃园路上作为重要标志的“大桃子”去哪儿了?
到了这儿,才知道原来是挪到了张飞庙来了。这让我们几个小伙伴都很欢喜,似乎发现了个“新大陆”一样。
一直不知何处的“大桃子”出现了。
桃园三结义纪念碑,碑碣上部为一个石雕大桃,碣身三面示刘、关、张三杰脸谱,碣座侧刻有刘、关、张业绩图案。
再次来这里,已经时隔十六年了,更能体会到一代豪杰的悲壮。
今年7月28号上午,张飞庙这里新建的“张三爷小镇”开业了。周围的乡亲们、邻居们带着孩子过来看热闹,有皇帝出巡表演、杂耍、各种小吃等等,人气很高,同时也发扬了三国文化,带动了旅游经济。
整座庙宇建筑都是仿清的,用水、泥等材料建造的,还运用了传统的彩绘。
张飞庙的大门上写着“唤起游人访旧踪,张飞庙内又飘红。”
进了大门右侧是饮马槽,饮马槽如今已生荷花。
再往里面走是张飞当年练武、磨豆腐,还有张飞卖肉的地方。
当年他杀猪卖肉,怕一时卖不完,会变臭变坏,想来井水较凉,于是就把一扇猪肉吊到门口的井里了。
张飞古井这里有一副对联:“古井藏肉引应三贤相会,桃园结义铸就万世英名。”
往里面走,正殿大门悬一块乾隆帝题的“万古流芳”匾额。乾隆下江南御笔亲题:
雄赳赳吓碎老曹肝胆,眼睁睁看定汉室江山。
正殿之后就是张飞的陵墓,历史上传说,张飞“身葬阆中 头葬云阳”,这个墓建造时就取了阆中和云阳的一些张飞墓土,也算象征着张飞魂归故里吧。
庙对面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桃园,如今依旧果实满满。
桃园结义排行三,当阳桥头吼断桥。
故地建庙今犹在,不见当年猛将军。
望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庙宇,不禁让人想起战火连天的三国时期,而今距当年已数千年之久,先辈们虽然被淹没于滚滚长河中,但“忠义”精神却一直影响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