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冠洞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距离县城约三公里,也是伏牛山支脉。之所以叫做鸡冠洞,当地民间有这样的传说,鸡冠山是由偷偷进洞寻宝而被天鹰镇压的雄鸡化骨而成,远望此山,其轮廓极似雄鸡扬冠高啼,故而得名。鸡冠洞就蕴藏于鸡冠山山体之中,山以形名,洞以山名。
由于在北方大型石灰岩溶洞即使少见,这里又被誉为北国第一洞府,整个鸡冠洞长5600米,目前仅供观赏的长度只有1800多米,洞内有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聚仙宫、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八大观景区。
鸡冠洞是天然石灰岩溶洞,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栾川县志》记载:“鸡冠洞,有四殿,如龙蛇之窟”、“蝙蝠如织,险象四伏”、“有樵者,操刀持棒,结伙秉烛而入”、“深幽莫测,惧而返。”后来有政府牵头开发。
洞内主要有石笋和钟乳石组成,钟乳石和石笋的化学成分都是碳酸钙,在不同物质化学作用下逐渐形成现在看到是石笋和钟乳石。专家说他们增加1公分都需要100年的时间,可见这样的一个洞窟形成需要多久的时间。
其中的石盾、卷积石、娥管也都是经过及其复杂的过程才形成现在的纷繁复杂形态。这些景观在五彩的灯光照耀下都有着不一样的光彩。
到溶洞进口,通过长30米,高2.5米的人工隧道,便进入第一景区玉柱潭,洞顶最高处距地面49米,可同时容纳500余人。景区内石笋、石柱密布,高低粗细不等,是洞内石笋、石柱最集中的一个景区,又因其间有一潭清澈的地下池水,所以景区得名“玉柱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景观“叠罗汉”,这是一根高4米,笔直挺拔的石笋,因顶端排列着三个圆顶小石笋像三个胖罗汉叠坐而得名。绕到其后欣赏会发现石笋又依坡倾斜,像是要与比萨斜塔媲美,步移景换,变化万千,不同位置的观赏,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景观也是景区对外宣传的标志性景观。
站在游览步道的中心位置俯瞰“溢彩殿”谷底,有一根直径0.45米,高0.7米的石笋,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寿星,其左边的岩石像一条长2.83米的“鳄鱼”,张嘴翘尾,好像正在聆听“寿星”的谆谆教导,并有所领悟似的,此景取名“鳄鱼拜寿”。
这里最抢眼的景观是一根庞大的石柱,经测定石柱形成时间约500万年,柱身自然形成精妙绝伦的浮雕图案,似金龙倒盘,龙头、龙身、龙尾、龙爪清楚可辨,被命名为“盘龙玉柱”,因其雄伟高大,形成时间漫长,龙形图案逼真国内独一无二,被权威称为“中华第一柱”。
镇洞之宝“七层宝塔”,这是一根直径0.3米,高0.8米的石笋,造型逼真,符合中国古代的塔式建筑风格,整齐规范无可挑剔。
仰望洞顶,可以看到洞壁上一面悬挂式石盾,盾板呈水平状,直径2.8米,再加之盾板周围有帏幕似的盾坠,即使拿古代帝王的皇罗伞与之相比亦相形见绌,国内罕见。
鸡冠洞现在是AAAAA景区,每年都吸引这不少游客来到这里,洞里景观奇特,加上洞内恒温,夏日来此参观不仅眼睛可以享受美景,身体也会因为这清爽倍感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