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话

在“晓庄十英烈”寻访中,邵雨婷在胡尚志烈士老家发现一张他的照片,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张烈士存世照片,青春而朝气的脸庞依旧讲述着那段血雨腥风的革命往事和坚贞不屈的革命信仰!

一次寻访

一张照片

一段故事

一腔热血

记载着烈士胡尚志

点点滴滴

他是

“晓庄十英烈”之一

牺牲时年仅23岁

今天

走近英烈胡尚志

聆听他的革命故事!!!

青年人只有为建立大多数人的未来王国和理想家园而奋斗,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未来王国和理想家园。——1930年,共产党员胡尚志在北京求学时,在《现代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文章写道。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晓庄十英烈”名录墙上有两位烈士没有照片,一位是马名驹烈士,一位是胡尚志烈士。

7月下旬,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胡尚志烈士孙媳王兴秀家里,邵雨婷意外发现了一张胡尚志烈士照片。

这是一张胡尚志烈士、谢纬棨烈士和另一位青年友人的生前合影,照片些许斑驳。照片上是三张稚嫩而青春的脸庞,岁月模糊了曾经的面容,却掩盖不住革命青春的光彩。

说起这张照片的来源,还有一个小插曲。王兴秀告诉邵雨婷,2008年,她曾在当地媒体组织下前往南京雨花台祭拜爷爷胡尚志,“正是那次去雨花台,我才详细知道爷爷当时在做什么,因为什么牺牲。”

在雨花台,王兴秀看到纪念馆里烈士几乎都有照片,而爷爷胡尚志烈士介绍上面却是空白,“爷爷长什么样子我都不知道”。王兴秀向其他同去的烈士后人询问、求助,恰好谢纬棨烈士后人说有一张合影,上面有个青年就是胡尚志烈士。

王兴秀喜出望外,在雨花台档案馆,她找到了这张三个革命青年的合影,一眼就觉得这就是他的爷爷胡尚志,“和我老伴儿年轻时特别像。”

在那之前,王兴秀虽然从长辈口中听说过关于爷爷胡尚志的故事,但所知甚少。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她从来没去过南京雨花台,也不知道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还有关于爷爷胡尚志烈士事迹的介绍。

邵雨婷了解到,其实胡尚志烈士牺牲时并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嗣,但按照老家习俗,其兄胡圣金将自己的儿子胡直义过继到胡尚志名下,为此,才有了后来的家族谱系。

在湖北潜江积玉口,目前还没有相关胡尚志烈士的纪念场所。初步建成的积玉口荷花村红色基地里,陈列着胡尚志烈士的革命生涯简介,这也成了王兴秀心中期待的可以纪念爷爷的地方。

邵雨婷说,在烈士老家,由于时隔多年,知道胡尚志烈士事迹的人越来越少,对于烈士生平事迹和文物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王兴秀曾听长辈说起,“爷爷参加革命后,一次回家,只在家门口坐了几分钟,说了几句话,就又离开了。当时,家人得知爷爷牺牲的消息后,因为家境贫寒加之兵荒马乱,没有能赶到南京找寻烈士遗骨。”之后,只能逢清明等时节,烧些纸钱,遥遥祭拜。

王兴秀谈道,1930年胡尚志烈士牺牲后,曾有一些烈士遗物寄到潜江市,但是因为路程较远等原因,当时烈士家人并没有去取回这些遗物。而由于社会动荡、时过境迁,这些烈士遗物早已不知所踪,无处查询了。

如今,在王兴秀家里,仅保存了烈士的照片和近年来湖北省、江苏省对雨花台英烈的数十篇报纸报道以及潜江市英烈相关书籍资料。

一路寻访,让邵雨婷感触颇深,这是一次只属于她一个人的寻访,却触动着她向更多同龄人讲述胡尚志烈士的愿望。

“在我第一次见到胡尚志、谢纬棨两位烈士的照片时,我被他们青春的脸庞所感动,情不自禁想起‘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那句话,照片中他们目光坚定、炯炯有神,那是对革命理想的信仰。”邵雨婷说。

在北京求学时,胡尚志曾在《现代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文章,“青年人只有为建立大多数人的未来王国和理想家园而奋斗,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未来王国和理想家园。”并写道,“我们都是年青人,我们有我们未来的王国,我们有我们理想的家园,只要我们不是醉生梦死者,不是顾一己享乐的人,我们是能够利用我们的力量去与这社会的推移相吻合的。”这表达着一个革命青年的理想与志气。

而今,胡尚志烈士的理想与志气深深震撼着邵雨婷:学史力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方能不负革命先辈的牺牲与期许。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下一期

让我们走近烈士叶刚

一起聆听关于他的革命往事

—End —

此为本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李川

编辑|李川统筹 | 陈凤莉

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