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府發言人昨日(14日)提醒市民,擬經深圳灣口岸過關的離境旅客由今日(15日)起必須持有特別核酸檢測預約證明,方可進行有關檢測。巿民可經網上預約系統預約在該口岸進行離境特別核酸檢測服務。
短期內,香港和內地不大可能恢復免檢疫通關,這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現實下,特區政府有必要多想辦法,在做好防疫工作、滿足安全關切的同時,盡量滿足更多市民的通關需求。
預約系統:
https://booking.communitytest.gov.hk/form/index_tc.jsp
製圖:健宗
港府發言人昨日(14日)提醒市民,擬經深圳灣口岸過關的離境旅客由今日(15日)起必須持有特別核酸檢測預約證明,方可進行有關檢測。巿民可經網上預約系統預約在該口岸進行離境特別核酸檢測服務。
據悉,預約系統自昨日凌晨啟用,運作暢順,目前尚有相當充裕的檢測時段可供預約。截至昨晚8時,15日可供預約檢測服務的名額仍有逾5成空餘。
圖源:中通社
港府發言人介紹,巿民在取得深圳健康驛站名額後可經由網上系統預約檢測服務,選擇預約當日或未來六日的特別核酸檢測時段,每節檢測時段為30分鐘。他們預約時必須輸入姓名、身份證明文件號碼及深圳健康驛站的預約編號。
發言人續指,過關當天,旅客應按預約時段到達深圳灣口岸,並須向在場職員出示確認預約的電話短訊或網頁截圖,方可進行特別核酸檢測。就未能出示特別核酸檢測預約或未有按預約時間抵達口岸的旅客,如他們最終未能在口岸進行檢測,將不能繼續其過關行程。
港府發言人表示,會繼續密切留意過關旅客流量,適時增加檢測能力及等候地方以改善過關流程。
即日起前往內地及澳門口岸檢測呈陽性旅客
將獲安排至竹篙灣隔離
港府昨日公布優化措施管理新冠病毒陽性檢測個案。在離境口岸方面,由即日起,經深圳灣口岸、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香港國際機場前往內地或澳門的旅客,若其特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他們將即時獲發隔離令,並安排入住社區隔離設施。
香港醫務衞生局13日公布,推出深圳灣口岸離境特別核酸檢測服務網上預約系統;政府今日進一步公布優化措施,以更嚴謹方式處理核酸檢測結果並非陰性人士。
新措施下,檢測結果並非陰性人士須於現場設立的特定隔離區等候。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向他們發出隔離令,並安排專車將他們送往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
在入住社區隔離設施翌日,港府將為上述人士再次採取樣本作核酸檢測。衞生防護中心會根據相關檢測結果作流行病學調查,如認為旅客為新感染個案,他們須要按照隔離令繼續在社區隔離設施接受隔離。若旅客屬復陽個案,其隔離令將獲解除,並可離開社區隔離設施。
【商報時評】多想辦法 讓過關更安全便捷
自從新冠疫情以來,為保安全,內地和香港聯防聯控,暫停了免檢疫通關。但鑑於許多香港市民有北上工作、經商、探親等剛性需求,邊境口岸往往大排長龍,並且不時引起一定程度混亂。有見及此,有關當局一直在想方設法,因應疫情變化,調整並理順過關安排。本港最新舉措是自今日起,規定所有經深圳灣口岸過關的離境旅客,必須持有「特別核酸檢測預約證明」,方可接受有關檢測,相信此舉有利分散人流,減少離境人士在關口等待的時間。希望特區政府在這個基礎上持續改進,進一步與內地加強溝通協調,在確保疫情不擴散的安全前提下,作出更加人性化的安排,讓疫下口岸運作更高效,市民過關更便捷。
現時香港通往內地的陸路口岸,僅有港珠澳大橋和深圳灣兩處,當中以後者較多人使用。但要成功過關真是困難重重:首先要取得名額目前只有2000個的深圳健康驛站房間,然後經網上檢測預約系統,預約需要過關當天的特別核酸檢測時段,再於過關當天向在場職員出示確認預約的電話短訊或網頁截圖,否則便不能進行特別核酸檢測,不能繼續過關行程。總體而言,預約的安排算是比較穩妥,因為有助縮短旅客在口岸的等候時間,減少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也不會為內地防疫工作帶來額外風險。
事實上,兩地為了方便市民過關,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圳健康驛站最近改以抽籤方式分配房間,有力杜絕炒賣;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在上任後不久,突擊察訪深圳灣口岸,為優化調整通關政策作實地調查,取得一手資料;入境處有關機構也在炎炎夏日,將部分離境大堂臨時改為專用休息區,設置了關愛座、提供飲用水,讓旅客在設有空調設備的室內範圍等候檢測結果;衛生防護中心昨亦宣布,深圳灣口岸旅客若檢測陽性,即時獲發隔離令並安排入住社區隔離設施,防止疫情外溢。這些工作無疑都是為民作想,值得肯定。
歐美多地和鄰近澳門最近爆發新一輪疫情,香港疫情亦有反彈之勢,內地嚴陣以待合情合理。那麼,有沒有既能滿足市民北上,同時不會削弱防疫成效的方法呢?其實,只要兩地政府加強協調,靈活變通,相信應有優化完善的空間——近日有立法會議員提議,兩地可將確診CT值統一,避免部分市民在港檢測陰性後,到深圳檢測轉為陽性的尷尬情況;當局也可考慮以香港社區檢測中心的陰性檢測結果,代替在深圳灣口岸檢測,避免重複檢測;而針對深圳健康驛站名額不足的問題,兩地亦可商討利用香港現有檢疫設施,讓有意北上的市民入住隔離,等到隔離完畢後,再以閉環方式送往深圳。
短期內,香港和內地不大可能恢復免檢疫通關,這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現實下,特區政府有必要多想辦法,在做好防疫工作、滿足安全關切的同時,盡量滿足更多市民的通關需求,上述提及的方案,都具一定操作性,值得參考。當然,也希望特區政府繼續與內地有關部門加強協商,找到兩地皆認為合適之策,以人性化的過關安排,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編輯 | 心雲 劍明
來源 | 香港商報網
校對 | 卓玲
審核 | 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