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鸿山公园,位于思明南路中段,历史上因“鸿山织雨”著名。公园内有已经修复的鸿山古寺,郑成功嘉兴寨遗址,是郑氏屯军所在,有“嘉兴寨”石刻,据传为郑成功手书。鸿山公园内还有明代攻剿红夷石刻,因山上岔道较多,时间较紧,没有见到。后在《厦门市志》中查到此方石刻,敬录如下:

徐一鸣等攻剿红夷题名石刻位于厦门思明南路鸿山公园内的鸿山寺右侧摩崖上。石刻字幅高约2.2米,宽1米,行楷书,全文为:“天启二年十月二十六等日,钦差镇守福建地方等处都督徐一鸣督游击将军赵颇、坐营陈天策,率三营浙兵把总朱梁、王宗兆、李知纲等到此攻剿红夷。”石刻记载明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军舰从澎湖岛入侵厦门海域,遭到地方军民顽强反击的史实。该石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夷石刻(资料图片,来自厦门市志)

登鸿山公园,可远眺鼓浪屿,是难得的观赏点。鸿山公园面积不大,历史遗迹不少,故事很多,值得一游。


“云汉为章”石刻系清初厦门诗人黄彬,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春题写。这方石刻是厦门市公安局警官李旭鸣查阅了厦门地方志后发现的。房子造的太近了,没法拍全整方石刻。

鼓浪屿就在对面

早茶

延平王祠

嘉兴寨

双忠魂

太师太傅墓位于 “双忠魂”石刻下。明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郑成功在抗击清军保卫海澄(今龙海)的战斗中,他的堂兄弟郑海英字彦千、郑广英字涛千同日殉难。南明永历帝分别追赠两兄弟为太师、太傅,合葬于厦门港大生里。为表彰忠烈,激励将士,郑成功在鸿山嘉兴寨东侧巨石上题刻“双忠魂”三个大字。墓前原有牌坊、石像生,今已毁。1994年,公园管理处将原葬大生里的“皇明太师彦千,太傅涛千郑公之墓”迁葬“双忠魂”巨石旁,既保护历史遗物,又增添鸿山胜景。并立碑记述迁葬原委。

资料来自《厦门市志》
2018-08-02 0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