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又称钟山、蒋山、神烈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美誉,是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主峰海拔448.9米,周围约30公里,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号称“钟山龙蟠,石城虎踞”。

紫金山三峰分别叫头驼岭、小茅山和天堡山。你知道他们的由来吗?

先说头驼岭,头陀岭为紫金山第一峰,旁边就是紫金山最高点北高峰,但北高峰为军事禁区。

紫金山头驼岭和小茅山

因古时岭上有头陀寺,故名。相传南北朝时,一个只有五、六岁的孩子,一天晚上随父亲住宿在一座寺庙,看见壁上的罗汉绘像,立即心生佛念,要求出家为僧,他父母自然是不同意,一直到他十三岁时,父母见儿子仍执意出家,无可奈何,便同意他出家修行。从此这个小沙弥,伴随着古佛青灯,专心修研佛法。

长大后,他选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参禅打坐,领悟玄机,做了一名苦行僧,一次当地闹天干,苦行僧焚香四方,口念《龙王咒》,设坛作法,顿时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老百姓纷纷朝拜,可是这也破坏了苦行僧深山清净,虔心修行的意愿。于是苦行僧悄悄离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苦行僧路过一座大山,一只吊睛猛虎雄踞道路正中,虎视眈眈,他镇静自若,敲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继续向前,那只吊睛斑额大虎竟然畏惧遁逃!这事被猎人看到,奉为神僧,请他留下来,可是猎人们是靠打猎为生的,自从神僧来了后,他们的猎物日益减少,没办法,神僧又一次离开,来到紫金山,在紫金之巅修了一座头驼寺,法号苦心,和落入凡间的天龙八部之一的黑龙,演义了一段黑龙吐玉的故事,成就了玄武湖之名。

1993年辟为头陀岭景区,有山晓亭、白云亭、刘基洞、弹琴石、白云泉、黑龙谭、太子岩、一人泉等主要景点。岭上巨石壁立,山峰险峻,观景台则是居高览胜的绝佳之处,紫金山观光索道的终点就设于此。

头驼岭

小茅山

相传西汉初元五年,陕西咸阳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来到句容句曲山采药炼丹,悬壶济世。三人得道升仙后,句曲山改名为“三茅山”,简称“茅山”。

  南朝齐梁间著名道士、炼丹家陶弘景与弟子隐居茅山,编纂《真诰》,开创了茅山上清派,茅山成了江南道教圣地,南京周边也出现了不少以茅山命名的“小茅山”。

  紫金山的东峰茅草洼溪山环合,地势幽绝,可与句容茅山胜地媲美,故名唤“小茅山”。南京民间自古有“小茅山进香”之俗:每年农历二月中旬,善男信女来到小茅山烧香敬神、祈福还愿。小茅山有一特产叫离乡草,香气扑鼻,可以用来去臭、驱虫、避汗气。

  1912年3月,孙中山在南京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与胡汉民等人到紫金山打猎散心,在小茅山南坡,先生见此地背靠青山,前临平川,气势雄伟,说道:“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后来中山陵建在了小茅山南麓,庄严的建筑与雄伟的山势可谓相得益彰。

中山陵

除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中山先生家属守灵永慕庐,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

山顶处还有与长江相通的应潮井,神秘的高僧塔林。

天堡山

天堡山是因为太平天国修筑的天堡城而得名,天堡城与地堡城是太平天国时期修筑的两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天堡城在紫金山天文台内,筑于绝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太平门外,炮台坚固。上下呼应,易守难攻。

天堡山有两大传奇景观。

一“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1928年紫金山天文台在此建台,60厘米口径反射望远镜基本可以满足当时天文观测要求。

天文台

二、独龙阜,明孝陵、孙权岗、志公塔、梅花下的汪精卫,紫霞湖旁蒋介石的预留墓地正气亭都集中于。

传说南京龙脉之龙眼就在独龙阜,西侧的一座山“小虎山”,正处在白虎位上,与独龙阜青龙位形成龙虎环抱之势;正前方是梅花山,如座如屏,且在远处还有方山,呈俯伏拜揖之状,西南方位是前湖,又有钟山逶迤南下,构成了“朱雀”。

明孝陵

独龙阜原为宝志禅师的墓地“开善精舍”,后明太祖朱元璋选定此处修建自己的陵墓明孝陵,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将原寺移到灵谷寺现址,“左群山右峻岭”,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