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世界第一部文化著作《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氏是中国远古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又“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传说中的神农氏是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采集狩猎生活向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渡的时期,说明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已经开始了茶的发现、利用,并作为治病之神药。

在闽东福鼎太姥山间也流传着一个同样古老的传说:尧帝时,有一老母在太姥山居住,种蓝为业,乐善好施,手植“绿雪芽”茶治愈许多患麻疹的病童。人们感念其恩德,称其为太姥娘娘,奉为神明,春秋二祭。太姥传说流传很广,《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混沌初开,有神曰圣姥(太姥),母子两人居此山(太姥山)。”从以上传说和文载,说明在上古母系氏族时代闽东先民已能利用茶叶去毒治病,也表明闽东是茶的古产地。

走进山奇石幻的太姥山,山间有一“鸿雪洞”,传说就是太姥娘娘当时居住之处。洞顶有一株“绿雪芽”古茶树,高近二丈,枝干虬曲盘横,顶部绿翠如雪,叶子如旗,芽尖似针。传说此树即为太姥娘娘手植之“绿雪芽”繁衍,其旁有一碑记:“绿雪芽,仙茶也,相传太姥娘娘手植,为福鼎大白茶始祖”。

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土孚。”

福鼎大白茶于1965年和1973年两次被全国茶树品种研究会确定为全国推广良种,并列为全国区域试验的标准对照种。《中国茶树品种志》分别把“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列在了77个国家审定品种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至今,福鼎大白茶仍然品质上乘,享誉海内外

“爱白茶”自媒体个人微信:hyn365,喜欢白茶的朋友可交流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