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12日,365重走长征路行军小分队吴世国、杨贞凱、夏飞三人,从四川省宝兴县硗碛乡泽根村沿红军小道翻越夹金山,向小金县(原懋功)达维镇夹金村进发。
我们早上6点起床,整理行李后,6点40分从宝兴县夹金山脚下一户藏民家出发(海拔2400),走3公里到红军小路入口,在此吃早餐,8点从红军小路开始登山。
上山
从入口处(海拔2500米)的第一个休息亭开始(一共要经过5个亭子),走约1公里的土路到石桥,通过石桥,沿着石板路走,找到国防光缆标志,顺国防光缆标志旁的小路前进,不要沿着河边走,那是岔路。光缆标志很密集,几十上百米就有一个。
沿着光缆标志开始爬山,走1公里,到达第2个亭子(8:40,海拔2600米),休息10分钟后出亭子进入蚂蝗沟。
蚂蝗沟长约2公里,植被茂盛,在里面穿行,看不见天空。路非常不好走,都被牛马踩坏了,道路松软,积水多,牛屎猪屎泥巴树枝混合堆积覆盖在路面上,加上雨水,里面湿气特别大,路上都是水坑泥巴,潮湿泥泞……蚂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埋伏,攻击我们。
鞋子上都是蚂蝗,有的钻到我们的裤子鞋子中……吴世国、杨贞凱两位战友被蚂蝗袭击,进入到鞋子里了。我穿的防雨鞋套,都在表面,好像一只也没有进去。我们用准备的食盐对付,撒到鞋子上,鞋子里面,效果立显,蚂蝗纷纷缩卷、掉落。过一会,蚂蝗又出现了,我们继续撒食盐,如此反复几次……
这是爬夹金山最难的一段路,道路难走,蚂蝗攻击,湿气大,鞋子袜子,衣服身体都湿了。
又走1公里,到第3个亭子(9:15,海拔2800米)。休息片刻后继续穿行蚂蝗沟,视野逐渐开阔,道路逐渐好走。
再走1公里,到第4个亭子(9:40,海拔2930米),到这里蚂蝗完全没有了。
走出森林,看见天空,有一些低矮的植物,当地老乡放养的牛猪很多。
继续前进,1公里后第5个亭子(10:21,海拔3100米)。低矮的植物也没有了,大草坪,牦牛出没。看到远处的筲箕窝、五道拐,还有公路上的一些建筑。
穿过蚂蝗沟,我们的袜子就湿了,走路很难受,此时我们三个都换了袜子,走路感觉好多了。
今天天气非常好,太阳非常大,紫外线太强了,我没有带帽子,被被晒得额头痛(后面几天还脱皮了)。原来估计山上可能比较冷,我们穿了秋衣抓绒衣。没有想到一直晴天大太阳,我们走路身上冒汗,衣服反而成了负担。与1935年红军过夹金山相比,气候变化太大,山上没有雪,气温没有那么冷。我们还带了2斤牦牛牛肉干,太硬了,没有力气嚼。
从第5个亭子到筲箕窝公路上,只有1公里(11:13,海拔3400米),但是海拔提升300米,爬得比较累,高原反应还没有。
公路边有烧烤店,可补充食物和水。我们在这里休息交流10多分钟,补给了开水,然后在新建的军号雕塑前合影,继续出发,开始爬五道拐(11:30)。
红色丰碑—夹金山(碑文)
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继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之后,挺进宝兴,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一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小金胜利会师,从而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同年10月,红四方面军二越夹金山南下,执行张国焘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在宝兴战斗了125天,后因南下计划受挫,广大官兵响应党中央号召,于次年2月三越夹金山,继续北上。
红军翻越夹金山,忍饥饿,冒严寒,经历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同时也创造了革命的奇迹。红军指战员们团结奋进、英勇无畏、勇往直前、不胜不休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永远激励宝兴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夹金山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一座红色的丰碑。
从爬五道拐开始,海拔逐渐高起来,坡也非常陡,感觉非常累。我有点“高反”,头开始有肿胀感,越爬越明显,中途休息多次,感觉没有劲。
我用了1小时15分(12:45)通过五道拐到了顶部公路上,他们俩比我快10分钟,行程1.5公里,海拔3800米。
过公路拐角就能看见夹金山垭口,顺公路走约1公里,我又开始抄近路爬陡坡向夹金山垭口攀爬。走公路时感觉不累,肿胀感消退,一走野路就头痛、十分疲惫,走几十米就要休息。这个近路抄得亏大了,真不如走公路,他俩后来走的就是公路,省力多了,也比我快。
从五道拐顶部到夹金山垭口(13:50,海拔4114米),我走了2.5公里,用时1小时5分。
夹金山垭口
夹金山垭口上立有巨大的石碑,雕刻有“夹金山 海拔4114米”,我们在此合影,感怀历史,对红军是愈发的敬佩了。遥想84年前,1935年6月12日,他们翻越的时候,气候比现在低一二十度,一路上是冰雪覆地,风雪弥漫。听老乡说,原来的夹金山垭口常年积雪,随着气候的变暖,很多年前夹金山垭口夏天就没有雪了,路也比原来好走多了,现在只能在远处的山峰上看到一点积雪。
在夹金山垭口公路西边是标志大石碑与几个小吃店,东边是庙宇与“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登顶遗址”石碑,石碑很小,夹在房子中间,不上去发现不了。
我们在一个小店休息了1小时,吃了一点东西,主要是疲惫也没有什么胃口,我的高原反应好多了,头痛肿胀感降低,快恢复正常了。
下山
下午2点50分,我们开始沿着小路下山。
地势一片开阔,路也好走,风景也不错。
下山走得有点快,导致我高原反应又起,头痛肿胀感上升。
一小时二十五分下了4公里,到山脚下夹金凼公路上(海拔3450米),之后沿公路行军。走3.5公里到红军坪,这里有一个小卖部,可以补给。
又走了5公里,下午6点20分抵达小金县(原懋功)达维镇夹金村(海拔3050米)。晚上我们住在夹金村海子旁一户藏民家,也就是我们在垭口吃烧烤的那家小吃店店主家里,他们家可以吃饭住宿,在垭口休息时就联系好了。
他们俩没有什么高原反应,我头痛晕涨感加剧,吃完晚饭,8点多就睡了。
房子门前有一条河,河水咆哮,声音非常非常大,吵得睡不着。在床上迷迷糊糊睡了,凌晨1点醒来,之后就没有睡着过。脑子好像也兴奋得睡不着。早上头疼消失,但是很疲惫,感觉一夜没睡。
夹金山是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也是牺牲最大的一座大雪山。84年后的同一天,2019年6月12日,365重走长征路行军小分队吴世国、杨贞凱、夏飞从红军小路翻越夹金山,向红军致敬!向革命先烈和先辈致敬!学习和传播红色文化,我们在路上。
总结:
总行程约50里,从红军小路入口开始算行程45里,用时约10小时,上山20里,6小时,共爬升1700米;下山25里,约3.5小时,下降1100米。
说明:为了防止高反,减轻负重,我们把大背包都放在了昨天晚上住的藏民家,准备明天坐顺风车返回再拿。
下面是我个人的感受,希望对想徒步翻越夹金山的人提供一点参考,不走的不必看。
装备:衣服 帽子 袜子 防雨鞋罩 雨伞
夏季登山穿速干衣裤即可,一定要长袖长裤,早上可能比较冷。
要戴帽子,紫外线太强,我没有带帽子,被被晒得额头痛,后面脱皮。
带一双袜子,袜子湿了可以换。
一定要穿防雨鞋罩或者雪套,蚂蝗沟非常潮湿,道路松软,积水多。
带雨伞,山上天气多变,可以防冰雹。
食物
不要带太多食物,筲箕窝,夹金山垭口都能补给。也不要带太干的食物,没有力气和胃口吃。
其它
负重,尽量的轻。
走路注意节奏与休息,尤其是海拔350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