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李永太,土家族,达州市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担任村干部31年来,带领村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把罗盘村从一个落后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曾获四川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202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巍巍巴山,野性难驯,凶险非常,世世代代居住在罗盘顶的土家族人深有体会,出村的路仅仅有一条不足1.5米的羊肠小道,常常有运送生活物资的马匹坠入悬崖。也有人提出过修路,但还没有开工,就因为重重困难消磨掉了雄心。村民们望着高山深涧,只得唉声叹气。常有人说,罗盘顶虽然叫做罗盘顶,可指引方向的罗盘究竟在哪儿?

时间来到2007年,李永太开始担任村支部书记,他面对围困了几代人的罗盘山振臂一呼:“修路只辛苦我们这一代!不修路就会苦了我们子孙万代!”震耳发聩的呐喊唤醒了村民们的斗志,李永太作为村干部,带头把家里的三头猪一头牛拉去买了,捐款一万余元。其他人见村支书有如此决心,纷纷捐款捐物,迅速达成一致意见——不把路修出来,誓不罢休!可光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面对悬崖峭壁,膀大腰圆的汉子也会吓得直哆嗦。李永太见状,不愿看到好不容易组建的修路队因为畏惧而解散。于是带头用箩筐将自己挂在悬崖上打炮眼,后来村民王大兵回忆说:“李书记当时是真不要命了,但那是因为我们豁出命的啊!所以我们都愿意跟着他拼命!”。

李永太身先士卒,毫不畏惧。村民们受到了激励也成立修路敢死队,家中老小纷纷支持男人们开山挖石,为他们送水送饭。全村男女老少在李永太的带领下,一条宽4.5米、长8公里多的村道公路终于从海拔500米的山底修到了海拔2500米的山顶。通车那天,全村老少欢聚一堂,欢呼雀跃的跳起了土家摆手舞。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如今路修好了,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成了李永太的首要任务。

李永太先是自费奔赴成都去请教省农科院专家,通过化验土壤标本,专家认为罗盘村是种植云木香、厚朴等高山中药材的理想之地。带领村里几名党员干部率先试种,自掏腰包到湖北、云南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回来后天天守在药材地,翻地、播种、除草、观察药材生长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永太第一年试种的6亩药材,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村民们看到真金白银的收入,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全村在李永太的指导下都做起了药材生意。

后来,罗盘村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成立了宣汉县百里峡中药材有限公司和宣汉县山归源专业合作社,同成都、河北等地的大药材商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目前,全村共种植中药材3万余亩、年收入65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00元上升到1万多元。如今站在罗盘村中药材基地,风中传来阵阵药草清香、眼前尽是错落有致的小白楼、路上跑的是一辆辆崭新的小汽车,昔日高山穷村早已将贫穷的帽子丢在深山里了,与全县人民共同阔步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达州市委统战部供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