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州,古称宿城、云都和蕲城郡,是位于安徽省东北部的地级市,素有安徽北大门的称号,省外与河南商丘、山东菏泽以及江苏徐州、宿迁相邻,省内与淮北和蚌埠市接壤。
宿州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地形上主要分为台地、丘陵和平原三种类型,其中丘陵占宿州土地面积的6.1%,分布在丘陵周围的台地占2.9%,平原所占范围最大,约为91%。
宿州下辖4县一区,分别是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墉桥区。
埇桥区,是宿州市唯一的市辖区,历史较为悠久,春秋时期就是古宿国的封地,后由原县级宿州市改名而来。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上北高南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在宿州揭竿而起。
砀山县,古称砀县,别名下邑,位于安徽省最北端,秦始皇时期始置砀县,后改为砀山县,因境内有芒砀山而得名,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的地方。
砀山县,是全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尤其砀山梨更是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中国酥梨之乡、世界梨都。
萧县,古称萧国,有3000余年的建城史,由于所处地理区位非常适宜葡萄生长,萧县的葡萄种植已有1000余年历史,是我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被称为中国葡萄之乡。
萧县地处淮北平原北部,最高海拔为395米。
灵璧县,古称霸王城、石都,因境内有石如壁而得名,与太湖石、昆石和英石,并称为中国四大观赏石且居于首位,奇石、虞姬和钟馗画,被称为灵璧三绝。
灵璧境内的垓下遗址,指的就是楚汉争霸时期的垓下古战场。
泗县,古称虹县、泗州,泗县的泗州戏,是安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