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历史旧事儿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哦!】

在八千多公里的长城沿线当中,关隘城池大小有近千处之多。其中,在山海关的城楼上,还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天下第一关”。可是,山海关又凭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因为它位于长城的最东边,而最东边又是起点,所以才叫它“天下第一关”。但是,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从东头算起,山海关确实是第一关。可是,如果从西边算起,嘉峪关就应该是第一关了。因此,事实上并没有没有谁规定,第一关非得从东边算起。

那么,为什么这“天下第一关”的名头,就落到了山海关的头上呢?

这就得说到山海关的来历了。在明长城的纪念碑上,密密麻麻地刻写些着有关明朝时期修筑长城的事迹。从这些碑文当中,可以了解到明朝修筑长城的次数很多,可以说贯穿整个大明王朝,都在修建,从未停止过。

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十四年之后,起初没有想到要修长城。然而元蒙势力不甘心失去大好河山,一直妄图继续南下,经常在明朝北部的边境骚扰,导致边境百姓们苦不堪言。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便下令,让徐达到京城以北的要塞之地围城设防。一时间,徐达率领了燕山等地的卫屯兵,共计一万五千多人,依山傍海筑起了长城。同时,将山海关在内的三十二座关隘都连接了起来。

山海关城虽然只有一百九十二平方公里,可在这个小方城里,它就有七座城堡。城堡互相连接,贯穿着形成了五虎镇东的格局,即是对外御敌这方面,防守非常严密。而长城又是贯穿整个山海关城。它从老龙头开始,一直到辽宁的九门口,全长二十六公里。

而在山海关关城的东面,也就是对外御敌的这一面。以天下第一城楼为中心,加上位于其左右的威远堂、临闾阁、牧营楼、靖边楼五座楼台,一线排开。不仅可以多方位地了解外来之敌的动向,形成了五虎镇东的格局。同时,山海关关城外围的威远城、东罗城、西罗城也让山海关城层层设防,形成了前拱后卫的局势。

其次,位于山海关外围的南翼城、北翼城,则如虎添翼一样守护在它的左右。而站在更大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天下第一关是枢纽,那么位于山峦之中的角山长城和入海之处的老龙头长城,那就是它强大的辅佐臂膀,与天下第一关城楼一字排开,使山海关城贯通山海之间。

如果敌人来犯,屯守在角山长城和老龙头长城还有宁海城中的部队,迅速出击,采取两侧夹击或者迂回包抄敌人后路的办法,就可以使敌人腹背受敌,不战而溃。

事实上,在长城众多的隘口当中,山海关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严密的防御体系,它确实也是成功抵御外来侵袭最多的关隘。所以,在明朝的中后期,山海关得名“天下第一关”

文章寄语:喜欢我们内容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区评论哦!

(关注我的都变美了,不信你试试)

贴心的小编提示您

看文章也需要注意休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