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雾气大,被子多少有些潮湿,第二日俩人六点多便醒了,起床梳洗,各自包里背了两瓶水和一些食物出门。先去肯德基打包了d姐心心念念的早餐,然后去等观光车,上车不一会儿便到了五老峰入口。

此时门口有一群大学生,听他们的谈话似乎是住在景区附近,凌晨四点多就来看了日出,这会儿正在吃零食。我俩找了个石椅坐下来,呼吸着山间静谧清晨带着湿气的清新空气,吃着帕尼尼,时不时喝一口一路坐车过来温热地刚刚好的醇香豆浆,真是舒服极了,就算早起也不觉得疲累。

今日的行程是东线,先爬五老峰再去三叠泉,依照旅舍老板的意思,许多人到了三峰由于体力不支就会直接原路返回,但是如果体力允许,能去四峰、五峰是最好的,到了五峰,还可以直接穿过一条名叫“青莲路”的小路直达三叠泉,最重要的是四峰、五峰的风景也是最好的。

不知道是不是老板夸大其词,还是我俩体力太好,前面的三峰之间距离并不远,八点开始登山,不疾不徐,九点多便到了三峰,体力尚可。并没有在前面三峰的观景台逗留多久,想着老板说后面的风景更好,吹了会儿山顶的凉风便继续往四、五峰走去。 行走过程中,偶尔回头看来时或高或低的山路,才发现不知不觉竟走了这么长的距离,一时间有点儿得意。

一路上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也有上了年纪但依旧健朗的中老年人。d姐感叹这次体力还不错的时候,一位阿姨刚好从身旁擦肩而过,笑着说:“还是小孩子呢,当然得体力好!”这位阿姨我记得,刚刚一路上遇到过很多次,五六十岁的样子,身材匀称,穿着舒适的运动装备。遇见奇石异景总是想去瞧瞧,拍照留恋,让我觉得很有活力,精气神特别足,可真好啊!

没多久便到了五老峰峰顶,已有不少人歇于此处,峰顶随意堆砌着大石块,我将登山杖和包放置在一旁,然后三两步登上一块高高的石壁,这风吹得愈来愈猛,但没狂烈得让人不适,耳边是风刮过植物和游人衣物的簌簌声! 我眺望远方飘着的云,下意识抬头,风起,薄薄的云层随风向在头顶持续地划过蔚蓝的天空,看得入神,如梦似幻,仿佛自己也随着风在自由飞驰,耳边赞声不绝,然而心静,天空透亮,云雾仿佛触手可及……

一位张开双臂小哥哥的背影,他们欣赏着他们眼里的美景,却不知自己也成了我眼中风景的一部分。

一峰俯瞰

一峰的石刻

这一路走来,偶尔会听见错身的旅游念叨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其中听闻此诗,倒是比当初读书时候只看文字更有体会。

仰拍蓝天


山缝


太美了


风起,薄云如纱浮动


俯瞰全景,人都是自由的


山下有村庄湖泊茶园

从五老峰下山,便是三叠泉了,来之前听别人说得走很长的阶梯才能三叠泉,并且景色一般,但我还是想看看。因为即便在文字与影像中了解了无数遍的地方,亦或是人们褒贬不一的网红景区,只要你从未去过,那都是未知所在,世界广阔没有尽头,趁着年轻尽情享受吧!

记得旅舍老板不建议我俩坐缆车,因为并不能直接将人送到瀑布那儿,多半路程还是得靠走。刚从五老峰下山,膝盖有些许酸痛感,在中途找了块阴凉地儿,坐下来吃了点东西补充能量,休息了会儿,才继续慢悠悠地向前走。

这一路都能看见缆车的轨道,后半段每次遇上缆车经过,我俩总会疑问:“你听见它停下来了吗?尽头在哪儿啊?” 四十多分钟后,我俩终于走到了缆车的停靠点,缆车出入口处居然还有一个德克士的小餐吧,转弯上一个陡坡后是一个大的休息站,周围尽是小摊,人来人往。我俩没怎么停留便又往三叠泉的方向向下走,不远处挂着一个大招牌,上面提示游人至三叠泉一共一千三百个左右的阶梯,请游客量力而行。

由于三叠泉已经出了庐山景区,为了识别游客是暂时从山中出去的,需要花两元钱租一张“返山卡”,以免回来时无法再次进山。 刷卡后的路程一直是向下的陡峭阶梯,幸而阶梯之间不算高,不然以现在的人群密度来说真是太危险了。与我个人而言,向下走体力消耗倒还好,只是觉得太伤膝盖了。之前就听说过这儿有抬人的“扁担人”,据说是按照体重斤数叫价,此刻确实见到了不少。

越往下走,时不时会听见小孩儿的哭声,阶梯太多路程太远,以至于小孩儿在返回途中实在是体力不支,只能放声嚎哭表达不适。期间听见以为一位父亲终是不耐烦吼了女儿一嗓子,错身开后,我对d姐说:“以后绝对不能带小孩儿去爬山!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也没选择权,被父母带着爬山,这么累能不哭嘛?”d姐在一旁附和:“对呀!大人都受不了。”我望着看不见尽头的路,接了句:“唉!我们是自己选的,哭着也要爬完!哈哈哈……”

渐渐地听见了山谷下的人声,也见着了三叠泉的一部分了,乘着这股劲儿,一下子走到了谷底,迎着阳光仰望从半山腰倾泄而出的瀑布,顺着石壁流淌到山脚下的一个水湾里。这小小的一个水湾,前后左右不过四十几平米,竟然还有游船,不禁佩服人们的商业头脑,真是随时随地用到了极致。

水湾中的水溢出来继续向下而去,下游多是巨石,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散在各个大石块上,难怪刚刚不见谷底便闻人声。 我俩靠近山脚的水流,从入景区以来,目之所及的山间溪水,全部清澈见底,而这里也不例外。几颗水珠突然溅到我裸露在外的脚踝上,嗯!与想象中一样,很凉快!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突然想起以前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对我们说:“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大多数人都说三叠泉没什么惊喜之处,可是我却觉得这费力难忘的往来上下,这眼前的泉水瀑布,以及更远处两峰之间更低的未知山谷,都是我觉得值得一来的理由。

我没去过很多很远的地方,却喜欢在路上,喜欢路上的感觉,一直往前走,眼里只有风景,心中没有烦恼。于我而言,旅行的意义便是――哪怕你只去过一个地方,但是某一刻你感受到了快乐,那就够了。 回程依旧是一千三百多个阶梯,我发现使用拐杖会将一部分力气用在支撑身体上,反而更累,所以全程我基本是等待着前面没人后匀速小跑上去的,直到气喘吁吁时便停下来喝口水休息一会儿,继续如此反复,不多时就到了买“返山卡”的地点。

想着来时跟着缆车走了那么久,此刻才经历了两千多个阶梯的我俩,决定还是坐缆车出三叠泉景区吧!缆车十五分钟一趟,车里没有座位,进去后我现在车厢后面,启动发车,我看着窗外红色的缆车轨道,弯弯绕绕地盘旋在山中,与山石绿植交相辉映,远处天朗气清,随着车辆前行,眨眼便是一片新景象。

这种场景让我想起欧洲电影里穿过茂密森林的绿皮火车了,我想着如果庐山冬天下雪了,坐在这儿,会不会想是日本电影中的雪国列车呢? 虽然老板说坐缆车不划算云云,但我对d姐说:“这回程的缆车值得一坐!”

让我想起儿时徒步从恩施去建始的山路


三叠泉


远处是更低的山谷,望不到的尽头想象也无穷无尽,那一方会有什么呢?


虽然爬了一千三百多个阶梯,腿脚仍然够厉害哟!


从缆车车窗向外看,这种场景让我想起欧洲电影里穿过茂密森林的绿皮火车了,我想着如果庐山冬天下雪了,坐在这儿,会不会想是日本电影中的雪国列车呢

随着缆车向前驶去,每一刻的风景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