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军事生涯是所有英军将领中最令人瞩目的。
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上尉。之后他在印度、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比利时连连获胜,最后在比利时他击败了“欧洲霸主”拿破仑·波拿巴。
尽管作为英国首相,他的作为平淡无奇,但他在有生之年和身后一直受到人们的尊崇。
然而,不论威灵顿多么卓越,他在军事生涯中的确犯过错误,他“从未输过一场战斗”的名声多少有点误导。
威灵顿公爵
威灵顿于1769年出生于爱尔兰一个盎格鲁-爱尔兰贵族家庭,他的原名是阿瑟·韦尔斯利。
他讨厌在伊顿公学的日子,也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之处。他的母亲说:“我不知道该拿我那笨儿子阿瑟怎么办。”
当他在法国昂热马术学院学习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在那里,他除了掌握其他技能外,还学习了法语,并且说得很流利。
1787年,他被任命为英军陆军少尉;1793年,他成为了中校。这主要归功于他的政治家哥哥理查德的财力和影响力。
1794年,韦尔斯利在荷兰首次参与了老约克公爵指挥的战斗。
这场战斗虽然失败了,但他后来说,这段经历教会了他很多:“我终于学到了什么不该做。知道这个比什么都重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贯穿了他整个军事生涯。
1795年,阿瑟·韦尔斯利26岁
1797年,韦尔斯利被派往印度。在那里他的哥哥理查德(韦尔斯利勋爵)被任命为总督。韦尔斯利被选为他哥哥的军事顾问。
随后,他用很多年的时间强化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并在1803年达到了顶峰,因为那一年他在阿萨耶取得了第一次重大胜利。
早期考验:阿萨耶和维梅罗
此时的韦尔斯利是一名少将,参加了第二次英国-马拉塔战争(1803—1805),即马拉塔为抵抗英国对印度的控制而引发的战争。
在错误地把军队兵力分散后,韦尔斯利率领一支大约7000人的部队遭遇了一支四五万人的马拉塔大军,并已经占据了凯特纳河后面的有利位置。
尽管韦尔斯利的队伍已经行军20英里,而且无法后撤,但他还是发起了进攻,将部队部署在两条河流之间。这保护了他的侧翼,但如果被击败,全军都会深陷绝境。
阿萨耶战役
按照欧洲战术方法受训的马拉塔军巧妙地改变了前线,在韦尔斯利通过凯特纳河时用猛烈的炮火袭击了他的右翼。
但在对岸,韦尔斯利的士兵及时改变策略,出动骑兵,击溃了马拉塔军。这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也让他声名鹊起。
威灵顿于1805年回到了饱受战争蹂躏的欧洲。那一年,皇家海军在特拉法尔加大获全胜,但拿破仑·波拿巴在奥斯特里茨大败对手,统治了欧洲大陆。
“萤火虫016”
《拿破仑:成功的革命者,失败的征服者》
定价:66.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5
此后,拿破仑继续在耶拿-奥厄施泰特(1806)和弗里德兰(1807)取得胜利,后与他的前盟友西班牙反戈相向;1808年,他篡夺了西班牙王位,并把他的哥哥约瑟夫推上了王位。
西班牙人反抗法国人,这促使英国向伊比利亚半岛派遣远征军。半岛战争开始了。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
1808年8月初,韦尔斯利被派往里斯本以北160千米处,目的是防止法军入侵葡萄牙。
然而,韦尔斯利得知他的指挥权将由直布罗陀总督接替后,迅速向南进军,希望在他被取代之前击败法军。
8月17日,他第一次在罗利萨与法军相遇,并取得了一场小胜利。8月28日,他在维梅罗赢得了他的第一次重大半岛战役。
因为不情愿地签署了一项允许法军从葡萄牙撤军的协议,韦尔斯利被召回英国。在他缺席的情况下,英军进入西班牙失败了,从科伦纳撤退。葡萄牙再次受到威胁。
弗朗西斯科·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半岛战役以其惨烈而闻名,各方都犯下了滔天罪行
韦尔斯利于1809年4月返回,重组了英葡联军,驱逐了法军,并将目光再次投向西班牙。
他于6月进入西班牙,但由于盟友的无能,进展受阻,战事陷入混乱。
法军有4.6万人,英西联军有5.5万人,但其中只有2.15万人是英国人。韦尔斯利觉得他不能依赖西班牙人。
因此,他借助地形,将他的士兵部署在各种防御位置,包括溪流、峡谷、高地,甚至橄榄林和灌溉渠。
激烈的战斗于7月27日至28日打响。法军撤退,但英军已经筋疲力尽,无法乘胜追击。
这种卡宾枪和手枪是英国骑兵对付法军的典型武器
随着法军援军逼近,韦尔斯利被迫丢下伤员,撤退到葡萄牙的边境。后来,他愤怒地写信给英国政府,称无意再与西班牙人合作。
但是,塔拉韦拉战役给了英军希望,使他们觉得是可以打败法军的。而韦尔斯利也获得了一个新头衔:威灵顿子爵。
围城攻坚战
在塔拉韦拉战役之后,威灵顿下令在里斯本以北20至40千米处修建两条战壕和防御工事,以确保英国能在伊比利亚半岛持久驻守。
这条防线后来被称为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塔古斯河。
这一大规模工程是在最严格的保密措施下进行的,以免让法国人知道它的存在。
当法军挺进葡萄牙时,意外地遇到了防线。马塞纳元帅在防线上试探了一个月,最终被迫撤退。葡萄牙安全了。威灵顿信心大增,想在西班牙继续征战。
进入西班牙的关键是攻占葡萄牙和西班牙边境上的两座堡垒——罗德里戈城和巴达霍斯。
这两个城堡相距130英里,但威灵顿不得不迅速拿下它们,因为法军很快就会集中更多的兵力来对付他。
威灵顿让军队做好充分准备,在隆冬时节对罗德里戈城发动了进攻。虽然伤亡惨重,城堡还是在1812年1月被攻占。
威灵顿公爵在苏瓦涅巡视前哨
这一成功鼓舞了威灵顿,他继续向南推进,去夺取巴达霍斯。但事实证明,这要困难得多。
巴达霍斯已经被围攻两次,但都没有成功,法军早已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防御和补给。
4月6日至7日晚,攻城再次开始,并打开了一个不大的缺口。主要的冲锋队员伤亡惨重,但他的战术目的已经达成。随后,他从葡萄牙追击马尔蒙,并在萨拉曼卡追上了他。
两军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周旋了数周。7月22日,马尔蒙的前锋部队和主力部队之间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威灵顿趁机发起攻击。
这一天属于威灵顿。据说,他“在40分钟内打败了一支4万人的军队”。
法军损失了约7000人,还有约7万人被俘,而英军损失了约5000人。作为奖赏,威灵顿被封为侯爵,并于8月12日进入马德里。
进入马德里和布尔戈斯
解放西班牙首都是出于政治动机。英国政府需要制造一个大事件,向整个欧洲传递一个信息,同时威灵顿也需要休息和补给军队。
但是,解放行动很快就变了味儿,因为战场上仍有大批法军滞留。
在萨拉曼卡战役之后,威灵顿没有乘胜追击马尔蒙的军队,使得法军重新在埃布罗的后方集结,再次集中力量对付威灵顿。
英军在马德里奋战了3个星期。威灵顿围攻布尔戈斯,但因炮兵力量不足,尽管发动了5次进攻,却未能拿下这座堡垒。
围攻布尔戈斯是威灵顿为数不多的几次遭受彻底失败的战斗之一
随着法军逼近,他在10月21日取消了围攻,一路撤回至罗德里戈城,中途放弃了马德里。
在当时,这似乎是一次令人沮丧的失败,但是,1812年的这场战役意味着法国永久地放弃了西班牙南部。从长远来看,此战扭转了半岛战争的局势。
1813年,威灵顿采取了一项新战略,计划将法军从西班牙北部逐出。
他计划沿法国的交通线向前推进。这条交通线从西班牙中北部的杜罗河向东北延伸,一直到法国南部的巴约纳。
一路上,他将比斯卡扬港口单独隔开,把它作为自己的通信和补给基地,这样就不会给法军重新集结的机会。这一战略非常奏效。
威灵顿公爵身穿相对深色的军服,命令英军前进
1813年5月至6月,他将10万人及100门大炮和其他装备转移到了250英里外的比斯卡扬海岸的桑坦德基地。
此时,他离法国边境很近,并于6月21日在维多利亚与撤退的儒尔当元帅和西班牙前国王约瑟夫·波拿巴进行了激战。
经过艰苦的战斗,法军的左翼和中部被击溃。约瑟夫的军队抛弃了大量辎重逃到法国,其中包括150支枪、昂贵的珍宝和100万英镑。
这些战利品分散了英军注意力,使他们失去了抓捕更多法军俘虏的机会。
尽管如此,英军通过这场胜利的战役最终把法军从西班牙驱逐出去,威灵顿也成为了陆军元帅。
威灵顿把他的靴筒裁低,以便在穿裤子时更舒适。他的名字成为了这种风格的代名词
威灵顿继续北上,并于10月7日渡过比达索阿河,进入法国。1814年,法国和他们的军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百日王朝与滑铁卢
1814年5月11日,威灵顿成为了明星般的人物,被称为“威灵顿公爵”,并在维也纳会议上担起主要的外交角色,以决定后拿破仑时代欧洲的未来。
然而,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了出来,并于1815年3月1日回到法国。在法国军队的欢呼声中,他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拿破仑离开厄尔巴岛,开始他最后一次伟大的冒险
仍在维也纳开会的盟军立刻向其宣战,并派威灵顿去比利时指挥一支由英国、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组成的联合军队,与陆军元帅格布哈德·布吕歇尔领导的普鲁士军队并肩作战。
威灵顿在临行前,受到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重托:“依靠你来再次拯救世界。”
拿破仑迅速组建了一支军队,并于6月入侵比利时,目的是瓦解与他为敌的联盟。
他最初也设法做到了这一点。威灵顿和布吕歇尔的部队被拉开了一段距离,法军在利尼和四臂村分别和他们进行两场战斗。
6月16日,法国步兵在利尼向前线挺进,以阻止试图支援威灵顿的普鲁士人
6月18日,威灵顿和拿破仑在圣让山陡坡第一次交锋,这里虽然离滑铁卢镇只有两千米,但这场战斗将成为人们所熟知的滑铁卢战役。
这是一场极其血腥的战斗。在当天的大部分时间里,两军基本势均力敌。拿破仑的7.3万人略多于威灵顿的6.8万人。
11点30分至20点,双方的大炮几乎没有停止过射击。
威灵顿打的是一场防御战。他打算尽可能长时间守住阵地,直到普鲁士援军到来,再联合把拿破仑击退。
滑铁卢战役的胜负在6月18日的大部分时间里悬而未决。威灵顿把它描述为“你所见过的最势均力敌的较量”
拿破仑那天的主要错误可能是低估了他的对手。
像他的下级将领一样,他命令无数的纵队向盟军的方阵发起进攻,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军占领了威灵顿中军的拉海圣庄园。
虽然正在进行的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但威灵顿仍然能保持冷静。
16点,他听到普鲁士的枪声从他的左边传来,然后他选择用自己的军队来增援他的中右翼。很快普鲁士军投入战场。拿破仑的精锐军团和帝国近卫军在英军的密集火力面前崩溃了。
战役取得了胜利。第二天他说,这场战役是“你一生中见过的最为势均力敌的较量”。他知道自己离失败有多近。
《永远的苏格兰》描绘了苏格兰灰骑兵在滑铁卢冲锋陷阵时的景象
战争造成大约2.6万名法军、7000名普鲁士军和1.7万名英军伤亡。除了一支自己的警卫部队,威灵顿属下的其他人基本阵亡。不久后,他说:“上帝啊,我希望这是我打的最后一场仗。”
威灵顿一语成谶,滑铁卢成为了他指挥的最后战场。
战争结束后,拿破仑撤回法国,第二次退位,并被永久地流放到遥远的圣赫勒拿岛。
1821年,在英国人的看守下,他在那里去世。
拿破仑在哀叹滑铁卢战役时,说:“按照战争规则,我本应该打赢这场仗。”
威灵顿与他最大的劲敌同岁,但他活得更长,于1852年去世。在他去世时英国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葬。
威灵顿凭借着十足的勇气和胆量,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将军之一,但他对自己的能力却出奇地谦虚。
当被问及谁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领袖时,他大度地回答说:
“无论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在过去,或是在任何时代,都是拿破仑!”
本文内容摘选自《滑铁卢战役》
“萤火虫全球史系列027”
《滑铁卢战役》
[英]艾米·贝斯特 编著
定价:6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