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暨广州市第41届“鸟节”、“爱鸟周”开始了,流花湖公园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爱鸟护鸟 绿美广东”为主题的宣传手册,快来收藏吧!
当你漫步于流花湖公园时
不难发现有许多迁徙而来的各种各样的鸟类
那么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小可爱
栖息在公园内,你知道吗?
出现地点:鹭岛、农趣园、观鹭台
白鹭
体羽皆是全白,体型较大而纤瘦,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
夜鹭
顶冠黑色,颈及胸白,颈背具两条白色丝状羽,背黑,两翼及尾灰色。
草鹭
顶冠黑色并具两道饰羽,背及覆羽灰色,飞羽黑,其余体羽红褐色。
白胸苦恶鸟
头顶及上体灰色,脸、额、胸及上腹部白色,下腹及尾下棕色。
池鹭
体型略小(47 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繁殖羽:头及颈深栗色,胸紫酱色。
黑水鸡
黑白色,额甲亮红,嘴短。仅两胁有白色细纹而成的线条以及尾下有两块白斑。
黄斑苇鳽
顶冠黑色,上体淡黄褐色,下体皮黄,黑色的飞羽与皮黄色的覆羽成强烈对比。
小䴙䴘
喉及前颈偏红,头顶及颈背深灰褐,上体褐色,下体偏灰,具明显黄色嘴斑。
黑天鹅
具有天鹅种类中最长的脖子。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腹部为灰白色,飞羽为白色。
褐翅鸦鹃
嘴粗厚、黑色,尾长而宽,凸尾,通体除两翅、肩和肩内侧为栗色外全为黑色。
出现地点:落雨松林、蒲翠洲
小白腰雨燕
喉及腰白色,尾为凹型非叉型。与体型较大的白腰雨燕区别在于色彩较深,喉及腰更白,尾部几乎为平切。
红耳鹎
黑色的羽冠长窄而前倾,黑白色的头部图纹上具红色耳斑。上体余部偏褐色,下体皮黄,臀红,尾端具白色缘。
红尾歌鸲
上体橄榄褐,尾棕色,下体近白,胸部具橄榄色扇贝形纹。与其他雌歌鸲及鹟类的区别在尾棕色。
红嘴蓝鹊
头黑而顶冠白。与黄嘴蓝鹊的区别在嘴猩红,脚红色。腹部及臀白色,尾楔形,外侧尾羽黑色而端白。
乌鸫
雄鸟全黑色,嘴橘黄,眼圈略浅,脚黑。雌鸟上体黑褐,下体深褐,嘴暗绿黄色至黑色。
猫头鹰
喜欢白天躲在树叶间睡觉,等到夜幕降临时觅食,是森林里的捕鼠专家。
出现地点:榕岛
暗绿绣眼鸟
上体鲜亮绿橄榄色,具明显的白色眼圈和黄色的喉及臀部。胸及两胁灰,腹白。
画眉
特征为白色的眼圈在眼后延伸成狭窄的眉纹。顶冠及颈背有偏黑色纵纹。
亚历山大鹦鹉
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脸颊和颈部为灰蓝色,雄鸟颈部会长出一条灰蓝色的细窄条状羽毛,沿着蜡膜到眼睛有一条黑色羽毛。
白头鹎
眼后一白色宽纹伸至颈背,黑色的头顶略具羽冠,髭纹黑色,臀白。幼鸟头橄榄色,胸具灰色横纹。
八哥
冠羽突出。与林八哥的区别在冠羽较长,嘴基部红或粉红色,尾端有狭窄的白色,尾下覆羽具黑及白色横纹。
叉尾太阳鸟
顶冠及颈背金属绿色,上体橄榄色或近黑,腰黄。尾上覆羽及中央尾羽闪辉金属绿色,中央两尾羽有尖细的延长,外侧尾羽黑色而端白。
出现地点:红桥葵堤、北门
红喉歌鸲
具醒目的白色眉纹和颊纹,尾褐色,两胁皮黄,腹部皮黄白。
灰椋鸟
头黑,头侧具白色纵纹,臀、外侧尾羽羽端及次级飞羽狭窄横纹白色。雌鸟色浅而暗。
长尾缝叶莺
尾长而常上扬;额及前顶冠棕色,眼先及头侧近白;背、两翼及尾橄榄绿色,下体白而两胁灰。
白胸翡翠
颏、喉及胸部白色;头、颈及下体余部褐色;上背、翼及尾蓝色鲜亮如闪光。
出现地点:浮丘、雅趣园
大山雀
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
红头长尾山雀
头顶及颈背棕色,过眼纹宽而黑,颏及喉白且具黑色圆形胸兜,下体白而具不同程度的栗色。
出现地点:法兰克福花园、烟雨亭
鹭岛是流花湖公园于1957年-1959年挖湖建园时期形成的一个湖心小岛,面积现约为6500平方米。因岛上树木葱郁,招引了不少的鸟类,尤其鹭鸟在此聚居,故得名为“鹭岛”,是流花湖公园内的一个著名景点。有广州闹市中“小鸟天堂”的美称。
随着流花湖公园水体生态修复工作启动,近年来,流花湖湖水清澈见底,水下植物生长良好,形成水下森林发挥生态作用,水质达到了Ⅳ类水标准,公园湖水水质面貌焕然一新,湖水生态的巨大提升得到了广大市民游客的普遍好评,同时,也吸引了各类野生鸟类到此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