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汕头开幕。本届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业界学界嘉宾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前沿领域展开讨论,为汕头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先行区、推动广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上,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与19家头部企业进行了数字产业项目合作签约,总投资达315亿元。全国首个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引性文件《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正式发布。
学界观点:
通信基础是广东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
“新冠疫情更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高峰论坛上,著名新经济学家、“数字经济之父”唐·塔普斯科特指出,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推动社会资源的创新,并催生新的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关系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他认为,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发展完善、技术领先的国家更加能够抓住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中国的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数字货币等技术成果斐然,我相信,中国在数字贸易等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如今,数字经济正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量。
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现场。
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副院长王志勤介绍,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如下特点:加速向结构更加优化的方向演进、进一步向生产领域拓展、产出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平稳推进。
“我国数据价值化正沿着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三个阶段推动。数据资源化阶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而数据的资产化和资本化还处在探索中。”王志勤表示。
在探索的过程中,如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了关键一招。王志勤建议,要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数据要素市场,解决流通难题;在制度方面,则要以产权交易、分配、安全的制度设计来破解障碍。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广东发力“数字赛道”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分析认为,以汕头为例,其拥有国际海缆登陆站、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国际通信基础设施,构建形成了通达全球的信息网络,这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放眼广东全省来看,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速升级。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雄厚的通信基础,是广东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赵厚麟说。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5G基站已超17万座,数量全国第一。
企业探索:
“5G+工业互联网”助力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催生了更多新业态新模式,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新机遇。
“年底前,广东行政村将实现5G全覆盖。”会上,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说。
要想富、先修路,广东正在加快铺就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董昕表示,年内中国移动将在广东基本实现乡镇以上5G连续覆盖,以及重要园区、热点区域、发达农村的有效覆盖。
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介绍,中国联通在广东打造了格力电器、宝钢湛江钢铁、达意隆3个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项目。“我们为宝钢湛江钢铁定制了与工业生产系统深度融合的5G工业专网,提升生产效率约50%,每年节省成本约2亿元。”
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为数字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现场。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子学表示,过去“西电东送”存在一定电力损耗,而现在5G时延已经越来越短。“东数西算”工程可以将数据送到能源成本更低的地方运算,可以实现东部地区海量数据的均衡分布,以及西部地区丰富能源的就近利用,“这对于延展东部地区发展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如何激活企业的数据价值成为新的课题。
广州无线电集团总经理、广电运通董事长黄跃珍以数字金融为例进行分析,他认为数字技术加速了业务流、信息流、物流以及金融行业资金流的重整,金融行业更加重视打造多元生态场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越来越高。“未来,希望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给金融业本身及实体经济带来的‘乘数效应’,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林晓东则认为,企业往往存在大量信息化系统和应用,造成数据分散在各个孤立的系统中。借助中兴通讯数字星云平台,可以围绕数字资产构建一套开放的交易架构,快速完成数字资产的形成和变现。
在数字化浪潮中,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如何才能“不掉队”?平台企业的力量不容忽视。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中国区总裁黄海清举例说,阿里云通过与广州、佛山、汕头等地合作,正在打造日化、小家电等广东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我们已经与500多家企业合作,通过产业数字化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汕头样本:
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重要窗口
发力数字赛道,汕头正当其时。
“汕头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集聚了辐射东南亚面向世界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会上,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介绍,汕头是目前国内3个拥有国际海缆登陆站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同时具有国际海缆登陆站和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经济特区。
温湛滨表示,汕头现有三条国际海缆可直通欧洲、东南亚、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年ADC(亚洲直达国际海缆)投产之后,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将成为中国大陆传输容量最大的海缆登陆站,具备面向东盟、亚太地区数据传输时延最短、业务费用较低的国际数据业务能力。“未来,汕头将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和数字经济对外开放服务华侨的国家级平台”。
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现场。
开幕式上,总投资315亿元的数字产业项目完成签约。随着这批项目落地,支撑汕头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将更加完备。
汕头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是广东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强省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广东深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地方政策,陆续出台了《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加快数字化发展意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等法规政策。
数据显示,广东数字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增长值规模达到了5.9万亿元,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5G基站、光纤用户数、4K电视产量等均居全国前列;带动65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开幕式上,《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正式发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介绍,这是全国首个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引性文件,旨在为全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和参考,鼓励探索实用性强、特色化高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 “全省各地可参考指引的总体框架以及经验措施,因地制宜选择重点的发展方向,推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涂高坤说。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则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支持汕头数字政府建设,在汕头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粤东地区适配中心,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更多应用试点在汕头落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余丹 郜小平 许宁宁 杨立轩
【摄影】石磊
【统筹】彭琳
【作者】 余丹;石磊;彭琳;郜小平;许宁宁;杨立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