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传来好消息,在2020年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中,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临床药学科被确认为“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均是广西首府外唯一获选的核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单位。
项目单位名单
被列入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可进一步提高专科临床服务能力和三级医疗机构医疗技术能力及服务水平,规范和加强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促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临床技术创新性研究和成果转化。
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是评价各医疗机构学科建设水平和专科服务能力的重要参考,也是衡量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荣获“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最具价值案例奖。
截至目前,桂医附院已有8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肾内科、儿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临床护理;还有8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消化内科、产科、内分泌科、妇科、血液内科、皮肤科、核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在桂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核医学科简介
桂医附院核医学科是桂林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医院重点发展学科,获2018年度复旦版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名提名。
这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与广西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在广西建立的首家“核医学推广协作项目”及“核素治疗工作推进示范医院”的单位,是目前广西唯一一家具备核医学药物与设备临床GCP资质的科室,是国家卫健委首批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核医学科优秀团队合影。
桂医附院核医学科,拥有正规、配套、监控、防护齐全的核素介入治疗病房及甲癌碘治疗病房,是目前桂北唯一一家具备正规甲癌大剂量碘治疗病房的科室,2013年初引进广西首台西门子高端带16排诊断级CT的SPECT/CT,单光子显像年检查量已达近九千例,融合显像率达到80%以上。
先进的西门子带16排诊断级CT的SPECT/CT。
在自主开展超声或CT引导下可疑甲状腺结节细针细胞学与基因检测筛查基础上,带动复发性甲状腺癌及转移淋巴结穿刺TG灌洗液与活检技术的开展,促进肺、肝、胰腺结节与肿瘤骨转移等功能影像与穿刺活检技术的成熟,又进而使碘-125粒子植入技术常态化开展。
在医院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顺利安装桂林首台64排128层高端飞利浦PET/CT和GE的16.5迈伏中高能回旋加速器,配备有自动机器人引导与送药系统,环境及人体残留剂量扫描监测报警系统,大容量全自动放射性废液监测处理系统等。
桂林首台肿瘤诊断利器PET/CT。
近1600平米符合GMP标准的核素制药研发中心,具备先进完备的、临床与科研分开的正电子制药、研发与转化条件,将进一步助推核医学临床与科研转化能力的提升。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PET分子影像中心的投入使用,将助力桂林医学院分子影像与临床转化中心的核医学单光子、正电子显像、核素靶向与介入治疗、体外分析、核素研发与制备、临床药物与设备试验等产学研医用的全面发展,为桂林医学院“更大”“建博”做贡献,将更好地满足医疗、教学、科研需求,促进桂北地区核医学人才培养,提升桂林国际旅游名城的服务品质。
药学部(临床药学科)简介
桂医附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是集药品的采购供应、处方调配、临床药学、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部门,是国家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紧缺人才培训项目(临床药师专业)”培训基地。
药学部(临床药学科)优秀团队合影。
药学部(临床药学科)下设有临床药学室(含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血药浓度监测室、科研实验室等)、门诊调剂室(含西药房、中药房、急诊药房、儿科药房)、住院部调剂室(中心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库等5个二级部门以及下属多个分支部门。
现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共75人,主任药师6人,副主任药师10人,博士1人,硕士17人,其中专职临床药师9名(含1名中药临床药师)。
今年7月在桂林市率先开通“一键药品快递配送到家”服务,药学部逐步打造成智慧型门诊药房,实现医院药房的自动化管理。
率先开通“一键药品快递配送到家”服务。
桂医附院是广西区内首家在门诊全面实施“前置审方系统”的三级甲等医院。
自2017年11月起,药学部与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开设广西首家抗凝药师联合门诊,截至2020年8月,接诊患者已达7200多人次,在广西区内大型三甲医院药学门诊服务患者人次居首位。
药学部全体员工秉持着“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合理用药为核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用药服务。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