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你是一个村
我说你是一道景
03:39
悠扬的歌声在张堰镇百家村的阡陌交通间传出,这首名为《百家幸福来》的村歌,从乡村来,带着百家村的泥土芬芳,唱出了百家人的幸福,唱出了乡村振兴“好声音”。
百家村位于张堰镇东北部,得天独厚的“田、水、林、湖”等自然禀赋以及拥有金山区最为完善的生态片林而被众人周知。目前,百家村已成功创建为第三批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村在景中驻,景在村中行,路湖网络齐畅通
进入百家村高桥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有“湾区绿芯 森活百家”的两块牌楼,呈“八”字形摆放,意为迎接八方来客。进入后,道路两侧参天的水杉矗立,一条林荫大道笔直通往百家村深处。阳光倾洒,光影斑驳,绣球花、格桑花点缀,给炎热的夏日带来了丝丝凉意。
林荫道两旁被“百家绿肺”生态林所环抱。生态林占地3800多亩,种有水杉、玉兰、桂花、杨树、香樟等多个树种,是一个天然氧吧。林间设有木栈道,供行人散步。
村民王阿姨经常在高桥路上散步,“我们这个村最大的好处就是生态环境好,特别是生态林这边,你呼吸下这空气,多清新,你再看前面的玉兰湖,生态也很好,经常能看到白鹭呢。”
村内水系丰富,玉兰湖、蝴蝶湾、小镜湖、水杉池等大大小小河道溪流遍布其间,林水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76%。这几年通过整治,湖水水质变好了,打通了断头浜,建造了小喷泉,河道两岸整整齐齐,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石水路、白玉兰路道路拓宽,路面从原来的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会车更方便了。目前,村内高桥路、石水路、白玉兰路三条主干道两侧均铺设黄色和红色的健康步道。
同在家里住,共进一道门,上下齐心奔小康
“路拓宽了,埭上也统一美化,吃完晚饭广场上跳跳舞,散散步,农村生活不比城里头差,我们再也不羡慕别人了。”“不仅房屋被整饬一新,污水纳管,门前的河道整治,而且宅前屋后就是花园、果园、菜园,我们能够自给自足。”这些百家村民的喜悦溢于言表。
原来的百家村林地内非法种植、宅前屋后私搭乱建、河边房屋垃圾乱堆等现象普遍,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环境。现在,村民们主动拆除违章搭建,积极参与自家“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家庭院美化建设,人人出份力,乡村更美丽。秀雅而居,为了更好地让百家村村民享受宜居生活,百家村统一为村民房屋“穿衣戴帽”,进行墙体白化,翻新屋顶。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百家村积极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安置“平移”农户32户,打造百家竹舍。周边还配套百家综合服务中心,方便村民生活。
百家村不仅考虑到让村民生活上奔小康,而且还要让村民精神文化上奔小康。建设“百家客厅”使之成为承载村民文化记忆的核心场所,延续乡愁。改造“百家礼堂”,整合医疗、文化、睦邻等功能,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特色产业发展好,乡村振兴来领跑
百家村正打造一个适合游学的乡村“博物馆”,沿松卫南路、高桥路、石水路、玉兰大道,有玉来宫坤道院、酱菜文化园、百家科普馆包括水厂、气象站和消防站,另外还有位于百家2组的地质站和3组的天主堂。
“今天直播间给大家带来的是张堰特产阿婆瓜,青皮绿肉味道甜,喜欢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村民们路过百家森活园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互联网+”农业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百家村成立了村集体全资控股的上海森活百家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注册“湾区绿芯 森活百家”商标。开通线上“森活百家”APP、开展青年大学生直播带货、投资线下百家森活园,着力打响“森活百家”品牌,带动全镇特色农产品销售。2020年9月启动以来,APP平台已成交订单2800多单。
一口酸酸甜甜的酱菜,谁不爱?依托“闻万泰”酱菜厂的文化园是百家村乡村振兴的主打“特色牌”。该酱菜厂是一家百年老字号,也是上海最后一家纯手工酱菜厂,酱菜制作技艺已经成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酱菜厂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产、供、销无缝对接,每月就近收购原料近20吨,每月平均为当地农户及蔬菜基地创收约20万元,在解决农户蔬菜销售渠道问题的同时,更提供了就业岗位。而酱菜文化园,被打造成“种植—观光—采摘—体验—加工”一体化的沉浸式农文旅融合项目,可以近距离体验酱菜非物质文化。
最近,酱菜园就迎来了第一批小客人来参加暑期“非遗文化闻万泰酱菜工艺体验活动”。小朋友们边参观边试吃,不断发出赞叹“姜片好吃!”“糖蒜好吃!”“黄瓜好吃!”还和家长们一起体验泡菜制作。
乡音唱乡情,村歌聚人心
百家村致力于打造风景中的产业社区,一首《百家幸福来》唱出了百家人民的幸福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正是百家村向往的“森活”生动写照。
通讯员 | 沈婷
编辑 | 俞萝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