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汇点讯 为全面展示体育工作成就,推动年度重点工作落实,由扬州市体育局牵头,相关领导及负责人于7月22日上午对扬州市体育产业孵化园、众基体育、扬州市棋类协会、体育医院、生态科技新城体育小镇、江都实验小学、江都门球基地以及南水北调源头公园等8个特色体育项目和基地进行实地走访考察。并于当日下午,在江都长青国际酒店召开扬州市2019上半年体育工作汇报交流会。
“体育因交流而多彩,体育因互建而丰富。”在新时代背景下,扬州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一隅,体育内容在紧随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同时,已经“旧貌”换“新颜”,扬州体育功能也已华丽变身。 打造地方体育品牌,树立特色赛事标杆。上半年,扬州一些县(市、区)、功能区已经有了品牌和特色,仪征棒垒球项目、江都舞龙舞狮大赛、电竞大赛、高邮环高邮湖自行车越野、广陵艺术体操项目等等,都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交汇点记者了解到,扬州棋类协会、江都门球协会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且于2016年都被江苏省民政厅评为“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江苏省魔方运动协会是2018年落户于扬州的一个省级协会,同时也是全国一个专业性、规范性强的魔方协会。“我们扬州的传统体育与新兴体育同驱并进,体育品牌赛事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扬州市体育局局长李桂山很是欣慰,我们要继续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创新赛事举办的特色亮点,创新打造新品牌新赛事。
“体育+”融合之势前所未有,为扬州古城注入了新时代基因。体育作为大健康、大休闲的组成部分,是最具融合性特征的行业,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健康、医疗、科技、农业等各行业的融合都具有巨大潜力和优势。当日上午,记者随行考察的扬州市体育康复医院,旨在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定位体育运动指导与赛事医疗保障中心、运动康复医疗中心两大功能,力争在2021年底完成全部建设工作。“扬州市体育医院的建立必将成为扬州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新亮点,也是扬州体育事业发展的创新亮点。”此外,扬州红山体育公园、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等正是“体育+旅游”的具体实践;体育也是“育”,通过“体育+文化”培养,让孩子们更健康、更具活力,更能促进教育的高质量,“教棋育人,以棋养德,我们不只注重培养小棋手的棋艺,更注重培养棋德、棋品,在弘扬传统的同时,倡导现代文明。”扬州棋类协会会长王晓庆告诉记者。
体育发展急需创新,体育使命需人才担当。“要让体育事业永立新时代潮头,就要敢于打破我们过去曾经引以为豪的‘大酱缸’。”李桂山在会上指出,今年以来,我们谋定了34项重点工作,但是在推进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之前沿用的“老习惯”“老思维”“老方法”不顶用了,这就对体育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就是“本领恐慌”。“要像培养全科医生一样,培养体育人才。”扬州市体育产业孵化园被定位为扬州体育产业孵化器、加速器,立足体育项目产品差异化和扬州独特体育、文化旅游、科技资源,率先创新发展,旨在未来形成特点鲜明的省内第一家、全国领先的知名体育产业众创空间。“借梯登楼,借船出行。体育产业要创新,就需要人才。”李桂山如是说。
体育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江苏省体育产业研究院理事、副院长刘力博士在会上表示,“体育拉动旅游消费,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李桂山也指出,“体育产业可以融合一产、二产、三产,可以带动别的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所以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转型升级将是一个强大的新的动力。”扬州生态科技新城1912小镇以时尚体育为抓手,坐落于此的“乐动运动工厂”是扬州首家以风靡全球的超级蹦床、拓展攀岩、高空滑索等为主题的新兴体育运动综合体项目,现已成为扬州一处亮眼的“网红打卡地”;扬州众基体育致力于为本地及周边企事业单位提供“体育团建”和户外拓展训练的专业性培训服务,目前已服务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培训人数达30000人次,名城名企运动会、“体育团建”等活动,同时也可以提高职工身心健康素质,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力。 通讯员 扬体轩 交汇点记者 李源 实习记者 李鑫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