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新闻,年青人去优衣库里抢一款艺术家联名的衣服。那个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围观群众完全摸不着头脑。这事情是怎么突然发生的?甚至很多主媒连上海市团委都出来批判年轻人的这种疯狂的消费行为。我不得不说这些上纲上线的人老了,脑子僵化了。




前几年在深圳海岸城的永旺商场里面也有一个优衣库。(日本人做生意也是抱团取暖的)。去年永旺撤离了海岸城。我们这附近就没有优衣库了,永旺里还有日资的的莎利亚比萨店。我下班从福田CBD回南山CBD片区,每天都经过海岸城。时不时就钻进优衣库里瞄上几眼。碰上合适的也会买几件。UT联名款系列已经很多年了。跟各种热门IP联名的。有迪士尼的,有名侦探柯南的,有漫威的,有snoopy的。都是90后,00后二次元喜欢的元素。今年这款衣服的火爆。可以像海底捞服务进入哈佛商学院营销案例一样。实际上优衣库在各种的时尚论坛已经早前的预告。跟这个艺术家的合作6年到期。虽然是一件衣服。相当于这个系列就是一个绝版。形成了一场饥饿营销的案例。造成了年轻人去哄抢的场面。

很多人把年轻人去哄抢商品理解为无知与脑残。这种想法就相当的武断。你年轻的时候没有万人空巷追看小燕子《还珠格格》吗?你年轻的时候没有追过超级女声吗?你没有为这种流行文化疯狂过吗?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曾经也彻夜的跟同学去排队抢过一款BP机的,199一款,登记拿到手以后就350块倒给那些没有城市户口却急着用的农民工。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观念就能变得越来越狭隘与世故。中国人一向强调勤俭节约,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这样的消费观念,对于刺激经济的正向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我们的消费观念中。还一再的强调性价比。极致的压缩产品的成本。变的很多产品的质量无法有保证。很多奸商在产品中偷工减料。现代的商品,它的成本不单是基本材料,还有设计费用营销成本。这几天爆火的董明珠又在撕奥克斯空调了,虽然我之前挺反感董小明把自己的照片送到格力手机里面,但撕奥克斯空调质量问题还是挺站铁娘子的。一般消费者哪里能够检测电器的能耗指标,他们行业内的打假也是为了提升质量品质的,我宣!

人的需求层次,社会的需求发展。都是从基本的吃饱穿暖以后,追求精神层面的消费。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宁愿吃得吃得简单一些,也会去买一些艺术家的画作挂在自己家墙上。作为一个精神上的愉悦满足。那优衣库这样的服装品牌,原来是走基本平价款的。现在和很多时尚街头潮品与艺术家合作推出的新款。特别是近几年推出一些和艺术家合作的作品。把艺术家的作品穿在身上。形成了营销上的一次爆款。这难道不是一个很成功的营销案例吗?

KAWS这个艺术家毕业于纽约视觉设计学院在潮流圈的走红,也吸引了不少品牌的合作,比如奢侈品牌Dior、运动品牌NIKE等等。和UNIQLO合作,毕竟跟前面那些天价联名系列比起来,优衣库是人人都买得起的品牌. 我在深圳的一些外贸店里看到Kaws 自有品牌的T-shirt ,价格己是优衣库的三倍了。

优衣库这一款联名款。在个人的审美上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艺术家设计的这一个形象已经是很深入人心。这个无眼的娃娃。有一种冲动,呆萌,迷惘,疏离,孤独感。正契合了当下宅家年轻人社恐的情绪。好像前些年在有人在T恤上说:“别理我,烦着呢!”。

去年也爆款了一款“全员恶人”的T恤。我们的国产品牌也在追求时尚和潮流。比如李宁最近几年就推出了有设计感汉字款的衣服。但某些和人民日报联名的款就没赶上就差强人意了。反正我本人。对于人民日报这个IP. 是没有什么好感的。李宁的那一款人民日报联名款。不知道真正买单的人多不多。有没有形成疯抢效应?感觉穿上以后像一个送报工。没有那种潮的感觉。

前些年看到拿报纸出来包花,有一种怀旧感。自己亲身也经历过,大学的同学偷偷摸摸的送花。外面还用一层报纸藏着。让人回忆起了青春时的那些悸动与感伤。那种用旧报纸包花的感觉。就让人Get 到了心动与心痛的青春感觉。

央视曾经反市场反经济学的批判过一阵子美国的星巴克咖啡,成本只有几块钱,却卖几十块钱一杯。星巴克也有一个猫爪杯火到很多人去排队抢。为什么我们不去学习人家?星巴克。优衣库。这些国际品牌的市场营销能力。难道人家的店铺,在中国房价这么高,房租金这么高的情况下。店铺,人工,营销是不要成本的吗?

在这个消费主义的年代。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大自然的环境中风花雪月。在这个城市森林里。只做几样小清新。小呆萌的物件儿。这也是一个正常的消费体验吧。虽然哄抢的场面有点恐怖。但也能够,但对这样的消费动机多一些理解吧。年轻人就是这样。我喜欢的东西。我就愿意多花一点钱来买单。感谢这个时代的开放性。以前大家要花很多上千元才能买一双美国阿迪耐克鞋子。现在三四百块钱就可以搞定。也成了很多城市青年的标配。现在的年轻人愿意为知识创意类的产品买单。

在中国人的创造力发挥的产品,现在叫做知识付费的产品,是最难得到市场的认可的。被封的咪蒙也骂过。因为她会写作。就有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叫她来写文章写文案。她的创作也是有市场营销能力的。很多艺术家的作品,表达了一种情绪,一种思想,俘获的年青人的占有欲,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大家愿意为这个艺术家的作品买单。现在的00后们愿意为了喜欢的音乐家。歌手的产品付费。知识付费,文化付费,智慧付费,为人类的智慧财产权付费。年轻人的这种思想的转变,是社会在发展的进步,为什么我们要去扼杀的这种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