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助餐起源于西方,相传为厌恶用餐礼节的北欧海盗最先采用。不过那只是百度的解释,英文搜索几乎找不到任何海盗与自助的联系。
自助餐最初只是为客人准备的餐前酒水,其英文buffet一词来源于法语,意指上菜的餐柜。随着历史的发展,自助最终演变为客人从餐厅陈列有酒水、点心、冷热菜肴的长条桌上随意取食、自我服务的就餐方式。日式回转寿司和港式早茶其实也是自助的一种变体,但大行其道的大概还是AYCE(all-you-can-eat任你吃到饱)自助。
在那些年一起拼过的AYCE自助中,海鲜、烤肉、西式甜点可谓是三大标配,端着满盘的三文鱼大快朵颐该是自助餐厅的标致性画面,那其实也是最初吸引我走进自助餐厅的始作俑者。置身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食物围城”,“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而我被奉为圭臬的则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当然前提是不浪费粮食。
洲际酒店季候风餐厅
春暖花开的周末,离开喧嚣的都市踏青、爬山、赏花。攀过凤凰岭的两个山头,再长途跋涉回市区,到达餐厅时已是扶着墙的饥肠辘辘。选个靠着窗的座位,品着咖啡,吃着海鲜烧烤,看窗外的二环路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虾和扇贝很好,带着肉质本身的新鲜甜味;印度飞饼的香美味道令唇齿留香。蟹腿很长,似乎没有什么味道,牛排好像也不怎么咬得动。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样红,扶着墙出去时竟有一丝心满意足的喜悦。
贵宾楼红墙咖啡厅
万里长城万里长,龙蟠虎踞龙人魂;旧时青山依旧在,烽火台上狼烟尽。长城归来,再入红墙,此墙彼墙,别样的感受。
选个靠窗的座位,喝点红酒、咖啡,品着龙虾、鹅肝,看窗外紫禁城的红墙黄瓦,绿树牌楼,洗尽长城上沾染的峥嵘惆怅。人有时候的确需要些许的放纵享受。
晚风徐徐,走在历史的红墙根下,华灯已上夜未央,繁花似锦人不同。
长富宫饭店兰花台咖啡厅
烟花三月,百花初放,植物园里笑春风。拍落衣上亲密接触的黄草,挽留卧佛寺中氤氲的梅香。玉兰如雪,海棠依旧,兰花台上虾挤蟹。
剥食了一只寡淡的冰冻海蟹,才发现其实还有美味的大闸蟹。大虾小虾、三文金枪鱼软嫩滑爽,烤鱼烤鸭、水果冰淇淋芳香四溢。餐厅整体偏日式,有各式日式小菜、寿司、鳗鱼饭可选。经过那么多家西点的洗礼,似乎还是兰花台的最赞。
现持工行黑金及白金信用卡可享自助晚餐“买一赠一”优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约上三五好友一道享受盛宴,度过一个身心愉悦的黄昏。
松本楼
择日不如撞日,既然聊起,既然即日便有优惠,那便说走就走,走到了松本楼。放弃单点,选择高端自助,来他个海鲜盛宴。
海鲜当然是自助永恒的主旋律,除了三文鱼、金枪鱼、北极贝这老三样,海胆、甜虾、鳕鱼、蜗牛、生蚝也是要吃的。不过既然是家日式烤肉店,又怎能少得了清酒和烤肉,霜降牛肉、牛舌、牛尾自然是贵有贵的道理。于是在一个非周末的夜晚,满“载”而归,走了很远的路消食。
文府大厨
馋虫发作,于是呼朋唤友,相约来到优惠日的文府大厨。不过这次颠倒了顺序,没有游玩直入大餐,少吃了二三盘的肉,多花了一个下午的时光行走景山。
文府大厨主打法式铁板烧,在食材上与其它单点+自助的餐厅并没有很大不同,其特点在于开放式的厨房和现场厨艺展示。朋友们聚在一起,一边慵懒地喝着果汁吃着烧烤,一边海陆空地瞎聊胡侃,一边饶有滋味地欣赏大厨们的花式刀艺,生活之美亦在于此。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AYCE自助餐太拼过满,其实并不太符合含蓄留白的东方哲学,当量力而行,偶尔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