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东方、花间堂、千里走单骑等一批国内民宿界的“文旅大咖”,相聚“蜜桃小镇”无锡阳山,坐而论剑。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新田园主义”生活方式,更为阳山这座千年古镇的未来,潜心酝酿着10亿元规模的“甜蜜事业”。

12月5日,“蜜桃小镇·相约阳山”2016乡村活化微论坛暨生活性服务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当日签约19个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以桃为媒,将周边已有的田园文化项目深入整合,在精品民宿周边形成更丰富的业态,一个集合多种休闲旅游的民宿集群已初步形成,阳山将完成又一次灵动转身。

十年蝶变,古镇新颜光彩照人

8间客房,8种风格,或雅致,或古典,都是对主人禅静生活品质的诠释;隔壁的“匠人营”,则是非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载体……为了打造“中国民宿第一村”,阳山镇政府在麒麟湾修筑了68栋极富江南特色的民居,其中,鸣珂里是入驻麒麟湾“中国民宿第一村”的第一家民宿。

鸣珂里创始人陈翠,来自上海,记者随她穿梭于粉墙黛瓦的屋舍桥廊之上。第一眼看到的鸣珂里,“长”得颇为典雅,处处都见妙瓷、云陶、紫砂壶、青花瓷、剪纸、木刻、马来西亚藤编……拾级而上,酒店二楼的禅修房及三楼的小型文物展厅,呈现着一些并不多见的非遗传统手工艺的复苏样本。谈及当初选择扎根阳山,陈翠说:“这得益于阳山镇政府的支持,我们从立项到公司注册只用了10天,从奠基到开业只用了两个月,这进度在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实现。”

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阳山,正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如何用全域旅游的思路打造特色小镇,为阳山定制自己的旅游IP?如何让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实现普惠?一直是阳山镇党委、政府潜心思考和深入探寻的课题。

作为海内外闻名的“蜜桃小镇”,阳山还有百年书院、千年禅寺,有“山环水绕桃花源”的自然气息和甜蜜生活。“但光有情怀是不行的,还要有商业模式。”无锡市阳山镇党委书记吴立刚说,“乡村活化”最好载体无疑是民宿。十年来,阳山坚持生态立镇,发挥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资源优势和水蜜桃品牌优势,逐步实现桃文化、泉文化、佛文化、地质文化、书院文化等多种元素的相融互渗,潜心酝酿“中国民宿第一村”。

花间堂、田园东方、上海兴影、以墅为家……一批民宿界翘楚陆续进驻阳山。目前,阳山已开办各类民宿酒店30多家,拥有床位近500张,今年民宿入住率达60%,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0%,乡村休闲旅游接待各地游客近120万人次。

禀赋出众,亿元项目扎堆进驻

源自丽江古城的中国顶尖民宿文化酒店花间堂,来阳山开业近两年。这间选址于阳山拾房老村、地处狮子山以北的民宿,仿佛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花间堂稼圃集的两栋形制独特的古宅,始建于民国,保留了其原初风格,两层的对称式布局与排窗,记载着一个世纪前的流行浪潮。精致的稼圃集房间名,是将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阳山当地在时代变迁中消失的本土地名相结合。“阳山吸引我来,因为阳山本身也是一块金字招牌”,花间堂创始人、总裁张蓓说。

国内知名田园地产集团——东方园林3年前投资50亿元,在蜜桃小镇打造了“国内首个田园综和项目体”田园东方;上海兴影今年投资2.5亿元;以墅为家总投资1.5亿元;浙江众安乡村1.5亿元……上亿元文旅项目扎堆进驻,在经营这些民宿的文化大咖们看来,阳山有水蜜桃,有温泉,也有美丽的田园气息,具备民宿极好的禀赋。“如此绝美的景,理应遇到更好的人。那些小而美的酒店不久将亮相阳山。”四川千里走单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楠表示,此次落户阳山,将投资约1.5亿元,打造绿色乡村+生态旅游的度假产品新模式。

“传统民宿侧重住宿,吃喝玩乐要再费脑筋;而现代民宿讲究极尽周边相关旅游资源,让游客能静下心来体会山水美好,这是我的初心。” 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总裁张诚说。每周末生意爆满的小筑沐野是阳山民宿融合诸多业态的绝佳范本。“阳山已从富民安居的乐土,灵动转身为大众创业的沃土。作为土生土长的阳山人,回家乡创业搞民宿旅游这一步算是走对了。”小筑沐野的创始人费频开心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阳山民宿还提供田园东方亲子游、日本母亲牧场体验、中医养生、儿童美术馆、朝阳禅寺参拜、自行车环山骑行等休闲游,篝火晚会、观看私人电影等服务,真正让游客体会“慢生活”的乐趣。

点面交织,打造“特色小镇”样本

民宿,是近年来乡村旅游的一个引爆点,其实就是“城里人很想去田野享受一天农耕生活”的情怀。做一间精致的民宿,选一个好地方,做一个好设计,讲一个好故事,可能就够了,但对一个镇而言,如何将民宿做成产业、做成特色小镇样本?吴立刚告诉记者:“今天的阳山在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就地取材,集聚了一批国内知名文旅品牌项目,目标是打造成华东地区乡村活化的特色小镇样本。”

要想变身为华东特色小镇样本,需要民宿蜕变,更需要乡村蜕变。为了这个“乡村蜕变”,在乡村内涵美的改变上和村民意识引导上,阳山镇政府花了近10年的功夫。早期拉着村民中的种桃大户去全国各地考察民宿文化客栈,走遍浙江、云南、台湾很多风情小镇,磨破嘴皮讲述多家特色民宿的蓝图;后来镇政府一家一户谈心,鼓励因地制宜搞农家乐、鼓励试点的先头农民,撬动水蜜桃产业链,实现桃花酒、桃胶养颜食品、桃木工艺品等特色产品远销……“以桃为媒”将周边已有的田园文化项目进行深入整合,形成精品民宿更丰富的业态。

镇长出身的无锡市惠山区委宣传部部长袁漪韬对此感悟,打造“中国民宿第一村”,需要政府、投资方、村民相互支持,经过近十年“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探索与实践,“阳山镇住宿、饮食、娱乐等项目与项目之间,已实现从点对点、从点到面的交织,实现‘产业和文旅’的深度融合。”在袁漪韬看来,“蜜桃小镇的蜜,不仅仅是水蜜桃的蜜,还是产业的蜜、事业的蜜、富民强村的甜蜜、人民归属感的甜蜜。”(张艾情 朱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