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不起眼的小山里,竟然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想要开山凿石的村民们,在挖到一半的时候,竟然挖出了一个大洞,当时就有胆大的村民钻进去了,但是 没想到在不远处竟然有一个小石屋,并且结构非常完整,四四方方的形状,但是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是,它后面还连接了一条甬道,而且延伸到了山体腹中,只不过里面太黑了,那个胆大的村民,也不敢进去了,所以他们就打道回府了。但是这件事还是引起了轰动,百姓之间也开始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个洞是干什么的,防空洞还是军火库。这件事发酵的时间长了之后,也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会在这件事上,研究出什么结果来呢。
汉墓
这个人是个考古专家,本身他也只是好奇,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所以就叫了一个同事,陪自己去了。当进了这个石屋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事情不简单。因为到处都散落着石灰和尸骨,并且很明显这个尸骨,并不属于人类,应该是马的,山里怎么会有马的尸骨呢,这也太奇怪了。他想着,说不定这下面是个墓葬呢,而且还是个顶级的汉代墓葬。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这些马的尸骨也就能解释了,应该都是墓主人的陪葬品,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陪葬品不应该在墓主人身边吗,怎么会在这个小房子里呢。
意义非凡的位置
仅凭一堆马的尸骨就推测出来,他肯定是有他的想法,这里就要说一说芒砀山了,它位于河南,虽然山体并不大,但是它绵延十四万平方公里,而且周围都是,土地肥沃的大平原,这座山在当地人眼中,也是非常有气势有意义的地方。在历史中,这个地方对汉朝的意义非凡,刘邦斩蛇起义,最后建立了大汉王朝,他斩蛇的地方就是芒砀山,后来他的儿子刘恒继位之后,还在这里修建的高祖庙,他的儿子们分封的时候,也是优先选择这个地方,所以这里对刘家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史料记载,汉文帝将芒砀山附近的八座郡县,全部都规划在一起,给了自己的儿子刘揖,并且还赐国号梁,将刘揖封为梁王。在《汉书》中,用了十个字来描述刘揖,爱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意思就是这个刘揖喜欢诗书,汉文帝在所有的孩子中,最喜欢他。但是他太短命了,当了十年梁王,有一次骑马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摔死了。汉文帝在悲伤之余,又封了一位新的梁王,他和窦漪房的嫡次子刘武,这个刘武在后面也是有一番大作为的。
叛乱
不管是刘揖还是刘武,都是汉文帝心里分量很重的儿子,所以也足以体现出,在那个时候,汉朝对芒砀山的偏爱,这可是他们祖先的发源地。专家怀疑这是一座汉代墓,当时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关于汉朝的历史背景。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刘启继位,父子俩还开创了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就在这样风平浪静的长安城里,竟然还酝酿着一场叛乱,这一次的叛乱,差一点就推翻了西汉王朝的政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因为刘启想要集权,所以周围的诸侯国被他不断削藩,最后终于引起了七个诸侯王的叛乱。
确定是汉陵
当时刘启的处境非常危险,叛军向长安步步紧逼,但是汉军却敌不过叛军,而且当时叛军的所有火力,几乎都在梁国,梁王刘武拼死抵抗。而在中央的刘启,听从了大将周亚夫的提议,牺牲刘武,用梁国的火力拖住叛军,周亚夫从叛军后方包抄,断了他们的粮食供应,最后汉军大获全胜。而梁国也成为了刘启眼中的香饽饽,从此赏赐不断,根据史料记载,梁国一共有九位君主,并且几乎都选择葬在芒砀山。所以到现在为止,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一座汉代的王陵,但是墓主人是哪位还不能确定。有很多人肯定很疑惑,就凭借一段历史往事,就能确定这是汉代的王陵吗。汉代的陵墓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凿山为陵。像霸陵,双乳山的济北王陵,还有中山的靖王王陵,都是直接在山里面凿个洞。但是也不是,看见这个山洞就说是王陵,主要还是他们看见的东西。
高规格陪葬品
比如说,一开始村民们看见的那个石屋,深邃的甬道,还有地上的石灰,这都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起的,石灰是当时汉代大墓的标配,因为在那个资源贫乏的年代,石灰是最有效的防腐和防潮的手段。里面马的尸骨,专家们怀疑,这应该是一间车马室,这也是大型墓的一部分,就是为了放殉葬的马匹的。为了证实猜测,两人还是选择继续往前走,在走了没多久之后,又看见了一个屋子,如果用汉朝葬礼来推测的话,这应该就是,连接主墓室和墓道的前庭。但是因为这里全部都被大石块挡住了,所以他们也没再往前走了,反倒在旁边又发现了一间小屋子,也是这间小屋子,让他们确定了这就是一座王陵。这又是一间车马室,不过这个里面就不只是马的尸骨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兵器,还有冥器,所以这个小房子里的陪葬品应该是,兵器和马匹。虽然已经 确定是王陵了,但是这两人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这里的陪葬品,早就已经被盗墓贼全拿走了,甚至他们从开始的那个洞口进去的时候,那都不是墓室的真正入口,是盗洞。
敦煌前之敦煌
除了这些这些陪葬品,他们还发现了这座墓,是真的有点大的惊人。甬道的长度,已经达到20多米了,从这条甬道下去之后,还有一个巨大空间,只是从前庭走到这个空间,这个长度就有四十米,也不知道,那时候的古人,是怎么在山里挖出这么大的一个空间的,后面这个空间还被称为东宫。其实在芒砀山已经发现了很多座王陵了,根据推测。这座墓的墓主人应该也是梁国的君主,并且里面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有玉器和宝石,并且还有一千多片玉片,最后还用这些东西,拼出了一个完整的金缕衣。没过了几年,又发现了一座墓,墓主人是梁孝王的长子梁共王刘买。他的墓里面有很大的发现,不仅出土了两百多枚铜钱,还有大型壁画。这是目前最早的壁画,学者们还将这个壁画命名为,敦煌前之敦煌,这座墓地距离现在发现的墓,距离只有不到一千米。最后一座就是刘武的了,这座就离得更近了,只有一百多米。不过这座墓很可惜的一点是,它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座空墓了,墓室的入口都大敞开着,至于什么时候被盗了,专家们也没有给出一个答案,但是根据史料,在宋朝年间的时候,这里就被称为梁王避暑洞,说不定它在被盗,甚至还在宋朝以前。
确定墓主人身份
两位专家在走了一圈下来之后发现,这座的面积,甚至比梁王避暑洞的那座还要大,但是结构上,大差不差,这座就是在主室的外面,多了一圈回廊。梁王墓作为西汉王陵的典范,和它结构差不多的这座墓,应该也是一座梁国的王陵,所以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墓主人是谁。这个问题先放一放,因为他们在东宫的尽头又有了一个新发现,这个新发现,让他们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在尽头有一堵墙,墙上有一个仅供一人钻过去的盗洞。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本来以为已经到头的墓道之外,竟然还有一条甬道,并且还被石头全部都填满,后面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空间呢。
西宫
当两人都进去之后发现,这里的甬道要比前面的短,但是结构是一样的,都是两边各有两个耳室。并且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点是,从这里的甬道进去的墓室里面,全部都涂满的朱砂,甚至墙壁上也都是涂得满满的,用灯照了一下,感觉整个墓室都变成红的了。在走完整个空间之后,这两人觉得,这个地方,比之前发现的东宫的面积,还要大上四倍左右,前面说了,这外面还有一圈回廊,回廊上一共有四个出口,在背后的两个出口后面,竟然还有两条通道,为了区别两个空间,他们将这里命名为西宫。两人还丈量了这里的面积,长度平均是27米,宽的面积大概是在24米。这个整个的面积,就超过了梁王墓面积的总和。这个面积的墓,它说第二,都没人敢说第一,所以它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呢,才能担得起这么大规模的墓。两人在这个墓里,整整考察了一整天,直到手电筒没电了,才不得不出去。出去之后两人也没休息,立刻就上报给了上级,他们也迅速组成了一支小队,准备出发。但是对于墓主人的身份,那是越考察越迷惑,最后的结果属实是让人没想到。
墓主人成谜
不过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故事,七国之乱过去之后,梁国备受恩宠,所以经常去长安,刘启和刘武本身就是一个妈生的亲兄弟,因为平定叛乱这件事,关系就更好了。刘武有一次来长安,两人在一起喝酒,刘启可能是喝上头了,然后就说,等我死了之后,我就把皇位传给你,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并且君无戏言,所以刘武就把这话听进去了。但是刘启废了太子之后,并没有将刘武立为太子,反倒是立了刘彻,这给刘武气够呛,所以他就开始了他的作死行为,就是刺杀大臣,他一直觉得是大臣们,在刘启耳边吹风,所以刘启才会改变主意。这样的行为最后终于惹怒了刘启,并且对他进行了制裁,而刘武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暴病而亡。而刘启为了永久后患,对梁国也进一步削藩,将刘武的五个儿子,分别在梁国册封为王,表面上看起来,可能是刘启器重他们,将自己的侄子都封为王,但其实,这种行为就是将梁国一分为五。刘武还活着的时候,应该是梁国兵力最强健的时候,但是墓早就已经发现了,这自然不是他的,这之后,梁国的兵力自然不如以前,所以修建陵墓,也不会大规模的修了,所以这座墓,究竟是谁的,或者是说,谁有这么大能力,在国力衰弱的时候,继续修建呢,这也是在场的专家们,怎么都理解不了的事情。
梁王墓是假的
所以为了搞清楚这件事,专家们决定,将芒砀山上,所有的西汉梁国墓葬,重新清理一遍。因为避暑洞和新发现的墓离得很近,所以分别命名为一号墓和二号墓,梁王墓是一号,新墓室是二号的。所以在重新清理的时候,也是在一起清理的。当地的很多人都很疑惑,不是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确定这是梁王墓了,为什么这次重新发掘,还要将它也纳入其中,这是因为专家们,有一个的猜想,就是可能这一千年,大家都祭拜错了,梁王墓根本不是梁王墓,而新发现的这座,才是真正的梁王墓,因为只有这个猜想才能说通,为什么这么大的墓,却不是刘武的。
大的是梁王墓
很快,这些墓的清理工作就开始了,大家都在期待,希望这次能够解开,这座大墓的墓主人身份之谜。首先就是在不到2号墓一百米的地方,专家猜测这里就是墓室的寝园,说不定在这里能够找到,关于墓主人身份的线索,在挖掘过后,还真是有了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在这下面,发现了一座将近6000平方米的空间,这里面有前朝,有院落,有回廊,有房屋 ,甚至还有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所以这些建筑,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西汉时期最成熟的工艺,而且在一些砖瓦上,还刻着有关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果然,这一个建筑物上面,就发现了孝园这两个字,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梁孝王肯定就在这里,但是就是不知道是那座墓,因为这两座墓实在是离的有点近了。除了这些,还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两座墓不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而是互相独立了,所以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汉代的墓葬习俗,同茔异穴,茔就是陵园的意思,穴就是坟墓的意思,所以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在同一个陵园里,但是不在同一个坟里,汉文帝和他的皇后窦漪房就是这样的。孝园就是同茔,这两座不同的墓,就是异穴,所以专家们猜测,应该一号墓的墓主人,应该是刘武的王后,二号墓的墓主人才是梁王,这个猜测在当时,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同。
2号墓是王后墓
但是,两个月之后,在二号墓又发现的一个物件,彻底推翻了这种猜测。他们发现的是,一个很小的铜印,上面刻着三个字,两后印。但是有一个很小的点是,这个后是简体字的后,古时候的后字,应该是双人旁过来一个后字,专家们查遍了书籍才明白了,原来很早以后就有这个后了,最开始特指君主,但是到了秦汉时期的时候,也指君主的妻子,就像皇后啊王后什么的。这个发现说明了,二号墓这个规模庞大的墓,才是王后的墓,而那个梁王避暑洞,就是刘武的陵寝。但是为什么一个王后的墓,会比诸侯王的墓规模还大呢,这也是当时,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死都想不通的疑点。
马桶
年底的时候,一号墓的主墓室也开始清理了,但是很遗憾的是,虽然经过了两年的清理,但是并没有清理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因为这里面的文物,早就被各路,各个朝代的盗墓贼偷走了,就剩下了一些他们看不上的小东西,像一些比较小的玉器,青铜兵器,还有箭头,也就这些东西了。但是还有一些东西,他们是偷不走了,这也是专家们,稍微感到欣慰的东西。耳室中有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两个石板立起来放着,石板中间还有一个洞,这在专家们的考古中,从来没有见到过,所以一时间也下不了定论,有的人说是水井,但是这个形状和功能还不太像,上面还刻着一些画像和常青树,谁家水井上会刻这些东西。直到有人看到了后面的水阀,在经过研究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一个抽水马桶,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厕所的完整设施,而且这个也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确实是挺让人震惊的。
二号墓比较大的原因
但是还是没有找到,为什么王后的墓会被梁王的墓大的原因,不找到原因,专家们都要睡不着了,所以就起来连夜在一号墓中,重新看有没有什么落下的,可能是晚上的灵感比较强,他们发现了很多的设备,都像是匆匆完成的,有的一些地方很精致,但是有的地方又很粗糙,摸上去还喇手。这时候他们想到了,他的暴毙,虽然说诸侯王的陵寝,在他还没有死的时候,就要修建了,但是有很多诸侯王陵墓修建,需要花费好几十年的时间,他死的时候才大概四十岁多点,陵墓没有修建好也是正常的。但是死人又不能等,陵墓按照计划修完,那尸体都臭了,所以在他死后,匆匆将陵园完工,将他葬了进去。但是王后就不一样了,刘武死的时候,她还活得好好的,在刘武死了之后,她还活了二十一年,所以她有大把的时间,等待陵墓修好,所以她的规格,才会比自己的丈夫还是宏伟。
盗墓的竟然是曹操
这君王王后的墓,应该是一起动身修建的,只不过中途刘武先死了。不过虽然时间很匆忙,但是在结构上,还是能够看出来,古时候的工匠,对空间利用的娴熟度,这也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了。专家们还在史料中,找到了,是谁将他的墓盗掘一空的人,导致它在宋朝的时候,一个好好的诸侯墓,成了个避暑的东西。在《水经注疏》里有这么一句话说明了盗墓的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曹操带兵进入砀山,找到了刘武的墓葬,然后打开了他的棺材,并且从墓中,拿出来的金银财宝有几万斤。盗梁王的墓的人是曹操,如果是他那就不奇怪了,当然,墓里所有的东西,不一定全是他拿出去的,后来肯定也有很多人都来过,但是是他开了这个头,并且还让大家找到了刘武的墓,所以严格来说,曹操也算是罪魁祸首了。
总结
在二号墓的南侧还有一条大约长五十米的隧道,但是也没有修完,顺着这条隧道两百米就是刘武的墓了,据说,这条通道本来应该打通的,也是两人在阴间沟通的通道,但是因为没有打通,两个人只能远远相望,所以这条隧道还被称为是相思道,但是为什么没有打通,现在还不知道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这两座墓的发掘工作就停止了,虽然盗墓贼会偷走里面的文物,但是永远偷不走的是,工匠们的技艺。
视频链接:把山挖穿的王后陵,被称为敦煌前的敦煌,地下藏宝库被曹操盗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