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经常有朋友在帖子里留言或者私信问一些关于北京城的问题,在此旮旯君感谢朋友们的信任。一般问题旮旯君都会很快用手机就回复了,但前两天有朋友问了一个关于故宫午门的问题,午门里有没有千斤闸?由于上周一直在出差,周末终于有时间来聊聊这个话题了。有图有真相,游览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请关注旮旯君的头条号【犄角旮旯逛北京】。八百多篇原创照片文字,欢迎阅读转发。
说实话这么多年旮旯君去故宫的次数少说也有上百次了,紫禁城里的犄角旮旯可以说能拍的都拍遍了,但关于千斤闸这个问题一时还真没法回答上来,因为的确没有注意过,而像这样的问题上网搜是查不到的。
这几天事情太多,再去故宫还得等两天,那就先翻翻之前拍过的老照片吧。午门就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如今游客参观故宫的入口。
明清北京的防御体系讲究是里九外七皇城四,北京城外围有城墙和护城河保护,所以真要是被敌人打到了皇城的脚下,那么有没有千斤闸也不管什么大用了。
与其它三座城门不同,在午门的东西北三面均有城台相连,午门城楼和东西雁翅楼合围成了一个方形的广场,在城台上设有垛口,实际上这样设计除了防卫考虑更多还是为了营造出一种威严的气氛。
午门的大门设计不同于其它三座城门,实际上是明三暗五,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如今游客参观走的也是这座大门。
大门上安有门钉,其规格是最高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安全考虑,到后来则慢慢成了一种装饰。
如今在午门的门洞内靠墙根儿还摆放有一根长长的门闩,大门关上后用来闩门用。
这张照片就是大门关上后再闩上的样子,闩字再形象不过了。
不知道提问题的朋友多大年龄,反正旮旯君第一次知道千斤闸这个词儿还是小时候听评书里讲的,兴唐第四条好汉熊阔海就死在扬州会的千斤闸下。
有图有真相,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候了,旮旯君还真拍过一张午门内部的照片,这样看的话大门后其实什么也没有,也就是说午门内没有千斤闸。
在旮旯君所拍过的所有照片中,只出现过一处有所谓的千斤闸痕迹,那就是位于昌平建于明代的的巩华城。有图有真相,游览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请关注旮旯君的头条号【犄角旮旯逛北京】。八百多篇原创照片文字,欢迎阅读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