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海湾,曾称广州湾,为湛江市最大的港湾。位于粤西雷州半岛的东北侧,南北走向,从大黄江口直至石门港纵深长度60多公里,水域面积1419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67.1公里,其中深水岸线97.4公里,浅水岸线369.7公里。港湾东西两岸连接大陆,南有南三岛、特呈岛、东头山岛、东海岛、硇洲岛等岛屿为天然屏障,港内水深浪静,航道宽阔,回淤较少,四季不冻,为天然深水良港。湛江附近海域滩涂面积广阔:湛江海域潮差较大,高、低潮之间存在较大面积的滩涂,滩涂面积广阔,东海岛沿岸区域,湛江霞山区域,麻斜区域,南三岛区域均存在大面积滩涂,雷州湾内也存在大面积滩涂。
南三海湾,在市区东部海面,是湛江市至梅录、水东的必经航道,东起利剑门和鉴江口,西接麻斜海,全长31.45公里。
雷州湾,是湛江第二海湾,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硇洲岛与雷州市、徐闻县之间,因临雷州半岛而得名。海湾伸入内陆,海水终年温暖不冻。海域总面积900平方公里,水深8-28米。滩涂广阔,湾内水产丰富。
北部湾,是中国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及越南之间的海湾,全部在大陆架上。大陆架宽约260里,水深由岸边向中央部分逐渐加深,最深处达80公尺;面积接近13万平方公里,比渤海面积略大。
龙王湾,因海边有龙王庙,故名龙王湾,位于坡头大岭村与五里村之间的海域,西与五里山港相接。港湾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高潮水深5米,是天然的避风港湾。
流沙湾,位于雷州半岛西南部,濒临北部湾,东面有流沙港。在徐闻县西部、雷州市西南部交界处海域,整个海湾面积约69平方公里,水深5-20米,可泊巨轮,是雷州半岛西南部避风良港。现为徐闻县和雷州市共管的一个海湾,沿岸海区分属徐闻县迈陈镇、西连镇及雷州市英利镇、覃斗镇等四个乡镇所管辖。
红坎湾,位于徐闻县东南部,因岸边坎土多红赤色而得名。红坎湾又称钩湾,因其形状略呈现半月形,港湾东西4800米,宽550米,底多为泥滩,涨潮水深17米,退潮水深9米,为天然的优良锚港。红坎湾附近海域盛产黄花鱼、黄鱼、鲍鱼和海参等海产。现红坎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现已形成了完整的运输网络,道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红坎村中有湛江市大型的石油储备基地和石油转运基地,有渔港和大型油轮锚泊位。
角尾湾,又名滘尾湾。在徐闻县西南,琼州海峡西北部。因海湾西侧角尾村得名。东有三墩岛,西有灯楼角,长20公里,宽5.3公里,面积约96平方公里。水深2-7米。湾内海水盐分高,是徐闻县原盐生产重要基地。
安铺湾在潮间带和潮下带(5m等深线以浅)有大片海涂,土壤质地为松沙土至轻粘土,有机质为0.4~2.0%,除潮滩沙土为轻度盐渍外,余为中度至强度盐渍化,pH 3.5~7.8,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主要开发模式为海水养殖和围垦。
英罗湾是广东省著名的湿地生态环境之一,沿岸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和大陆连片面积最大的国家级高桥红树林保护区。海区水深5—15米,海底表层沉积物为粘土质砂和砂—粉砂—粘土,沿岸有九洲江及其支流入海,距龙头沙国家一级渔港4海里。
东场湾,位于徐闻县西部,琼州海峡西口北侧。面积约48.5平方公里。因中部岸边有东场村得名。南起灯楼角,北接水尾角,长21公里,宽5.3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
北栋湾,位于徐闻县西部的西连镇境,水尾角西面,是县境的最西点。长5公里,宽1.5公里,面积7平方公里。水深1-6米,是停泊船只的天然港湾。底为泥沙质,湾内和外海密布珊瑚礁,被列为徐闻珊瑚礁保护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