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西,榆林的老传统特色美食 马上春运了,这些陕北特产你不给父母带一件吗(满满的实用干货)

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是著名的大漠古城,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元、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居住在北面草地的人们,爱吃炒米奶茶、酪饼子、酥油、黄米饭、猪肉熬酸菜等:西面的三边人,爱吃荞剁面、燕面炒面、搅团、凉粉、羊羔肉等:东南面的群众,爱吃豌豆钱钱饭、揪面片等。榆林地区民间还有许多出名的风味小吃,如米脂县的驴板肠、子洲县的馃陷、绥德县的黑粉油旋、佳县的马蹄酥、神木县的粉皮、榆林的豆腐、定边县的羊羔肉、清涧县的黄米馍馍等都有其独特风味,在别处是难以吃到的。榆林人待客的美食一般是:榆林豆腐、拼三鲜(也叫拼杂烩或海三鲜)、红烧肉、清炖羊肉、菠菜焖肉丝、红焖子、皮冻、茄夹子、米酒、面茶等。可以说,榆林的居民,人人都是美食家,“食在榆林”名不虚传。

米脂驴板肠

将煮半熟的驴大肠放入卤汤锅中,再加入酱油、辣椒、花椒、葱花、姜片,煮至绵软即可。吃时,切成小段,加原汤汁,口味麻辣鲜香,可谓米脂小吃一绝。

走进陕西,榆林的老传统特色美食

佳县马蹄酥

原是佳县民间走亲访友时的名贵糕点,因其形状似马蹄而得名。酥软适口,久吃不腻。

走进陕西,榆林的老传统特色美食

粉浆饭

是榆林地区的名小吃之一。将绿豆粉浆放在热处,焐得略带酸味,入锅加水烧开,再放入大米、黄米,熬烂熟为止。吃时,可加入煮熟的羊肉丁、豆腐,再用腌韭菜、老咸菜作调味品,酸香味美,久吃不厌。

走进陕西,榆林的老传统特色美食

子洲馃馅

古时,人们常用馃馅祭祀祖先或供奉神灵,又名“供献”、“果献”。最早出名的是子洲县周家硷镇的馃馅,又叫大花馃馅,皮薄层多、外表酥黄,枣馅或糖馅甜美可口、油香扑鼻。在子洲县民间,当地男婚女嫁时,“馃馅”已成了定亲时必备的礼品。定亲时,男方一定要送馃馅,过去一般是送8个或24个,现在最少是24个或48个,甚至更多。

沙米羊肉霍了饭

沙米是生长在榆林市最北端沙漠中的一种植物。沙米粒比芝麻粒还要小,用它煮饭,越煮越稠,黏性很强。当地人便利用沙米的这一特性,加入风干羊肉煮成粥,取名沙米羊肉霍了饭。粥香味美,极富营养。

四十里铺羊肉面

在陕北,有首无人不晓的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绥德四十里铺的羊肉面”。可见,羊肉面在当地人的饮食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榆林豆腐

是当地的一道招牌美食。起源于明代,当时的榆林古城为明代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由于兵民日益增多,而塞外又缺少副食品,当地百姓便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豆腐食用。白嫩细腻,味香可口,与其他地方做的豆腐就是不一样。明正德年间,武宗朱厚照到榆林巡视边防,品尝过这里的豆腐后赞不绝口,每日必吃,从此,榆林豆腐名震京都。榆林豆腐的吃法也比较多样,各有特色,有烩豆腐、炸豆腐、炒豆腐、清蒸豆腐等。其中,炸豆腐为款待客人的上等名菜。

定边手抓羊肉

定边县紧邻内蒙古自治区,受蒙古族饮食习俗的影响,这里也有吃手抓羊肉的习惯。这里的羊肉,即使是白水煮食,也清香可口,味美不膻。另外,定边的清蒸羊羔肉、清炖羊羔肉,更是定边人待客的上等菜,肉嫩味香,自古有名。

菊花锅

是榆林市的传统名菜。在火锅中放入鲜汤、鱼丸、鲜肉、鸡脯,再把菊花掰撕成瓣,放入锅内焖煮汤鲜肉嫩,兼有菊花特殊的香味,因而得名菊花锅。

黄米馍馍

是清涧县民间过年时必吃的一种面食,以黄米面为主料,加入非常关键的“老酵头”蒸制而成。“黄米馍馍老酵头”,这是清涧河流域的婆姨们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黄米馍馍蒸的好与坏,那发面时的一份酵子起着关键作用。

榆林香哪

其实是榆林地区的一种传统食品。其制法是用白酒和面,再加入熟猪油,反复揉面加工成饼坯,放入油中浸泡,最后用旺火爆炒,出锅后,撒上白糖即可食用。酒香浓郁,醉人心肺,口味非常独特。据史料记载,唐代时期的“消灾饼”,就是用白酒和面,入油锅炸制而成。到了清朝,榆林古城已有饭庄制作“酒香饼”,但只有达官贵人享用。相传,清康熙年间,榆林县令宴请当地富绅,在吃了“酒香饼”后,大家都称赞“香哪”。从此,“酒香饼”更名为“香哪”,成为这一美食的代称。

榆林“羊道”

榆林地区盛产山羊,其品质有“吃着中草药(俗称天草),喝着矿泉水(俗称天水),唱着信天

游,扭着大秧歌”的说法,说明当地的山羊肉特别鲜嫩,且营养丰富。凭借这些丰富的食材,榆林的先民用1只整羊和6副羊杂碎,即可烹制出有108道菜肴的全羊席,取名“羊道”。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巡视榆林时,榆林总兵用“羊道”招待,武宗品尝后称赞不已,并把“羊道”这一美食的制作技艺带到了京城,成为当时国内的第一大盛宴。后来,满族人入主京城,建立起清政权,宫内御厨受“羊道”的启发,制作出了更为经典的“满汉全席”,才取代了榆林“羊道”的霸主地位。但“羊道”在榆林一直流传于世,许多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曾专程来榆林品尝“羊道”,以求一饱口福。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榆林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独步一方,在榆林城之外的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的。

沙盖菜

是横山区的一道名菜。这种菜系纯天然生长,不长虫子,不生蚰汗,蚊蝇不沾,牛、羊、驴、马不啃吃,它有一股很刺鼻的特殊味道,是最纯正的绿色食品。沙盖菜拌疙瘩,口味独特,很受食客欢迎。

其他名吃

洋芋擦擦、醋泼羊头、羊肉剁荞面、炸奶豆腐、神木绿豆粉皮、吴堡发面油饼、定边羊羔肉、米脂荞麦饸饹、油糕、八宝饭、水炒羊肉、府谷酸饭、猪黑肉烩菜、荞面碗托、红碱淖水煮鱼、府谷小米凉粉、绥德油旋等

来源:东叔聊旅途路上的美食

我是云姑娘,喜欢我关注我哦

马上过年了,陕北特产,你确定你不买吗

2018年开年可是很热闹啊,娱乐圈,电竞圈可是事情层出不穷啊,但那些都跟咱们没啥关系,就好好的做一个吃瓜群众,想一想回家给爸妈带点东西最实际。

米脂黄小米

在陕北,有一句流传千年的民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赞颂的就是“米脂婆姨”,因米脂婆姨能勤劳持家,再加上常年吃小米皮肤好,养的白白嫩嫩,米脂的女人是出了名的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就是米脂人。

马上春运了,这些陕北特产你不给父母带一件吗(满满的实用干货)

米脂县,因盛产的小米米汁如脂而得名。小米熬出来的水又称为“桃花水”,清香甘甜,熬出的小米粥漂着油脂,散发清香,滋润出了米脂姑娘们红润粉嫩的小脸蛋。

长辈们常说,五谷养人,五谷中最好的就是小米,战争年代就用它来疗伤,小孩喝了不容易感冒。小米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1等,有“健脑主食”、“月子米”之称。

妇女产后坐月子可以用米粥来调理身体;熬出的浓脂细汁给宝宝喝,不稀不稠,不是奶水,胜似奶水;想要肠胃好的小伙伴也可以多喝些小米粥。

一般规格500g/包*5,价格在40-50元之间

佳县红枣

佳县红枣,毛主席吃了都说好。

中国大枣起源于我国黄河中上游流域,这是学者们多年研究的共识。佳县就是红枣的原产中心之一。佳县泥河沟村现存的千年枣树群落,说明枣树在佳县千年前已有大面积栽培。

马上春运了,这些陕北特产你不给父母带一件吗(满满的实用干货)

中国的草药书籍「本经」中记载到,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 、多种微量钙以及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份。北京同仁堂志有"佳州油枣入药可医百病"的记载

米脂驴板肠

“陕北第一味”,米脂驴板肠

驴板肠,是米脂县的一种风味独特的著名美食,以肉质细腻香醇、麻辣可口,并有滋阴补肾的疗效而享誉三秦大地。当地人有句俗语:“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说的便是人间最好吃的肉食莫过于驴肉。

马上春运了,这些陕北特产你不给父母带一件吗(满满的实用干货)

据《本草纲目》记载,驴身上全是宝。驴皮能熬制中药阿胶,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之功效。驴肉肉质细味美,是宴席上的珍肴。

吴堡张家山空心挂面

这个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知道,《舌尖上的中国》曾经出现过的空心挂面

史料记载,张家山空心手工挂面"茎直中通、料珍味馐、每献上以补",所谓"茎直中通"是每条挂面的横切面都有针尖般小孔,空心挂面亦由此得名。

因张家山手工挂面用优质面粉加工,其光洁度好、耐煮沸、煮后不浑汤,再配陕北羔羊肉、鸡汤、肉汤等,味道极佳、营养丰富,故有"料珍味馐,每献上以补"之评价。

就像有人说的,陕北人厚道,土特产更厚道,这些东西都是物美价廉,对人的身体有好处的特产。

不管你们买不买,反正我都已经买了米脂小米了。哈哈哈

最后,请关注我哦,我会继续努力加油的,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