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旅游名山分别是什么? 五岳里,只有北岳恒山是4A景区,咋回事?

中国四大旅游名山分别是什么?

中国地域辽阔,名山大川众多。古代人讲靠山吃山,现代旅游业发展迅速,名山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养育着无数的人民。对于中国的名山,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排名,编者认为中国四大旅游名山为泰山,黄山,华山,庐山。

中国四大旅游名山分别是什么?

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泰山自古以来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帝王封禅,都在泰山举行。

中国四大旅游名山分别是什么?

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中国四大旅游名山分别是什么?

华山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是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古称西岳,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山。华山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华山的著名景点多达200多处,有沿悬崖绝壁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有三面临空让人心惊胆战的鹞子翻身,有在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百尺峡等。华山还是金庸先生最钟爱的山,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多次扮演重要角色,华山派是《碧血剑》《笑傲江湖》中的第一门派,《射雕英雄传》的华山论剑演化为当代学术界的重要盛会。

庐山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庐山与众山不同的地方是名闻名遐迩的“三叠泉”瀑布,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苏东坡对庐山美景最好的写照。

三叠泉瀑布既分三叠又一气呵成,飞流而下落差高达150多米,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绝美诗句。

中华大地上,秀美的山川不计其数。群山之中,尤以五岳的地位最超凡。虽然有些名山自我标榜很高,但山就是山,终究不是岳。

五岳里,只有北岳恒山是4A景区,咋回事?

五岳高大险峻,风景宜人。它们不仅自身海拔较高,而且通常周边缺少高山掩映,所以显得格外高大。当然,让它们区别于其它名山的根本原因,是其无法取代的人文因素。五座山是古代帝王封禅祭天的地方,也契合了五方、五行的哲学思想,早已化身为华夏先民心中地位超然的神明。

五岳里,只有北岳恒山是4A景区,咋回事?

今天,五岳都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风景名胜区。“五岳至尊”的泰山、“天地之中”的嵩山、“华夏之根”的华山、“没有很牛名号”的衡山,如今全部是国家AAAAA级风景区。

等等,好像五岳里混进去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北岳?没错,恒山是五岳里唯一一个4A级风景区。大多数中国人,连它在哪儿都说不出来。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通常所说的北岳恒山,也就是天峰岭,其海拔为2016.8米。这个高度在五岳里仅次于华山,在五岳里并不掉份儿。不过,它周围的高山不少,在整个恒山山脉里,至高点海拔达到了2426米,超过2000米的山峰有十来个,天峰岭在其中并不突出。

五岳里,只有北岳恒山是4A景区,咋回事?

离中原辽远,居群山之中,这就是恒山的劣势,它的知名度落后于其它四岳,进而被游客忽略,也就不奇怪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它跻身五岳,才是明末清初的事。如此不到400年的资历,自然是拿出不手的。文化积淀需要时间,恒山没有时间来形成匹配“北岳”名号的影响力。

为什么它到明末清初才成为北岳?那是因为它的“北岳”身份存在不小的争议。

周、秦以来的多个朝代,都有帝王封禅北岳。但各朝代祭祀的北岳,却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现在的恒山,一个是河北唐县的恒山(现名大茂山)。

先秦时的北岳指哪里,不好考证了。另外那时所认定的“岳”,随着时代变迁,也会有变化的。详细的历史资料,都被秦始皇一把火烧了。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述的五岳,名称和今天是一样的。

但在汉代到明代的漫长历史时期里,恒山都是指河北曲阳的大茂山(现已划归唐县)。大茂山海拔1898米,如此高度,那些养尊处优的帝王们攀登起来自然有难度,所以他们祭祀北岳,其实都是在曲阳县城的北岳庙里遥祭的。

但在北宋以后,事情慢慢有了变化。长期为中原汉人政权所据有的北岳,在北宋时成了宋辽边境,南宋、元代的数百年里,更是沦没于胡人之手。不再有人祭祀北岳,大茂山上的人文古迹,也就渐渐磨灭了。偏安南方、乃至当了亡国奴的汉人们,渐渐弄不清楚哪里是北岳了。

明朝中后期,山西浑源利用大茂山人文景观尽毁之机,出来争北岳名头,指境内的玄武山为恒山,附会历史传说。争论虽起,但官方认定的北岳,仍是河北曲阳恒山!

但在清代顺治年间,官方改祀北岳于浑源,恒山之争形势大逆转。这大概有清廷的私心在内。清廷的首都北京,在大茂山东北方。而浑源恒山,在北京西,略为偏南,说在北京西面没问题,但说在北京南面就勉强了。如果认定大茂山是北岳,那清廷就是建都在北岳之北,无疑不利于清廷强调自己的正统王朝地位。因为历来的观念,中原是天下的中央,以少数民族身份入据天下的满清,自然会被这北岳之争触动到某根敏感的神经。

浑源恒山就这样成了北岳。这事到现在有三百多年了,说长不算长,说短可也不算短了。

这有点像干儿子取代亲儿子,继承家产一样。不过,回头想想,这事也谈不上是非曲直。哪个是真恒山?大家叫习惯的就是真恒山;哪个是北岳? 其实也无所谓,汉武帝是帝王,顺治帝也是帝王,反正他们俩官大,他们说了算。要不然,难道是【点亮中国】说了算?

悲摧的大茂山,北岳的名头被抢了,名字也被抢了,泯然众山矣!没了“北岳”这个尊贵的名头,大茂山自然端不起身价,旅游业一直没怎么开发,也一直徘徊在收费与不收费之间。

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曲阳县北岳庙,如今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入选了4A级风景区名单。

如今,大清亡了,顺治从尊贵的先皇变成了人们饭后的谈资。这个时代,自然会有人为大茂山鸣不平。不过,时代不同了,不会再有帝王封禅北岳,大茂山永远也等不来“恢复名誉”的诏书了。

而对浑源恒山来说,身份存疑,文化积淀不足,交通不便,发展起旅游来自然无法和另外四岳相比,屈居4A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恒山的拜把子兄弟里面,也是有的。衡山本来就是南岳,但在西汉时,汉武帝曾经登安徽天柱山设台祭天,封之为南岳;而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沿续至今。从汉武帝至隋文帝之间的700年里,衡山失去了南岳的名头,由天柱山占据。

不过,话说回来,来回改封这一档子事,客观上也造成了南岳的存在感弱于泰、华、嵩三岳,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