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国名之争为何持续近28年,如今快要解决了,希腊老百姓却不买账 大冷!意大利0-1不敌北马其顿,连续两届无缘世界杯

希腊民众手持印有马其顿帝国创始人亚历山大大帝的徽章,抗议希腊与马其顿签署的国名协议。视觉中国
1月20日,希腊民众在首都雅典举行示威,抗议齐普拉斯政府与马其顿达成的将马其顿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的协议。许多民众认为,该协议暗含马其顿对希腊土地和文化遗产的所有权。此前,由于对马其顿更改国名协议持不同意见,希腊国防部长坎梅诺斯辞职,他领导的右翼政党独立希腊人党同时退出执政联盟。希腊总理齐普拉斯随即要求议会对他领导的政府举行信任投票。16日,齐普拉斯领导的现任政府以151票支持、148票反对的结果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2018年,马其顿和希腊两国政府就解决马其顿国名争端再次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当年6月,两国政府签署《普雷斯帕协议》,根据协议,马其顿将就更改国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侨民利益及尊重邻国主权、领土完整等进行修宪。日前,马其顿议会批准宪改修正案,随后希腊议会也将就协议投票表决,这标志着持续27年多的马其顿国名争端将画上句号。但是,希腊民众对此并不满意,并发起了抗议。为何马其顿的国名会引发如此争议,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希腊强调对“马其顿”称谓的排他性专有
在民族混居的巴尔干地区,马其顿与希腊的关系渊源久远。关于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关系的争论已持续2500余年。学术界主流看法认为,古希腊时期,马其顿人最早来自一个离希腊本土很近的地方,虽然他们和希腊人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古典时期马其顿人的社会结构有一些非希腊的特征,即和主导这一时期的希腊城邦不同,马其顿人的文化与社会结构落后于希腊城邦。但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通过外交和军事,一度建立起在希腊世界的霸权。
在短期的霸权衰落后,马其顿并入东罗马帝国治下。14世纪末起,它开始被奥斯曼帝国统治长达5个世纪。英国史学家马佐尔在《巴尔干五百年》书中说,马其顿是奥斯曼帝国欧洲部分的心脏,它是一个没有明显边界的区域。20世纪初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后,马其顿地区被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所瓜分。二战后,南斯拉夫联邦中的马其顿地区成立马其顿共和国。
1991年11月,马其顿独立,确定宪法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宪法国名一出现就遭到希腊的强烈反对,理由是马其顿的宪法国名有对希腊北部爱琴马其顿地区的领土要求,并有可能造成生活在该地区的斯拉夫语少数民族与马其顿的民族统一要求,进而要求马其顿更改国名。对此马其顿坚决反对,并认为其有权采用宪法规定的国名。1993年,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临时国名加入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但很多国家也承认马其顿的宪法国名。自此,两国间关系恶化,出现了围绕马其顿宪法国名的持久僵局,为近现代国际关系中前所未有。1994-1995年间,希腊不顾一些欧盟国家的反对,发起了对马其顿的经济封锁。

希腊民众手举“马其顿是希腊”的标语,抗议希腊与马其顿签署的国名协议。视觉中国
在国名问题上,各方曾提出多种选择,如新马其顿、斯拉夫马其顿、北马其顿、上马其顿等。从地域和历史延续的一致性角度出发,希腊强调对马其顿称谓的排他性专有,并否认马其顿民族的存在。而马其顿则从民族认同的角度提出,与历史上的马其顿相比,现在的马其顿在地域上是古马其顿的一部分。在文化传播和继承上,虽然古马其顿的希腊化程度很高,但近现代以来的马其顿从希腊化的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为在语言、文化上已完全斯拉夫化的民族地区和国家。
最终,两国倾向于在上马其顿和北马其顿之间选择。前者由希腊在1999年提出。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角度看,这一国名被认为包含的国家主体的政治性欠缺,它有较强的地域特征,而不是民族国家的认同特征。从历史上看,在摆脱法属殖民统治后,今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于1960-1984年间曾用“上沃尔特”国名。“北马其顿”则由德国在1994年提出。这一国名包含的国家主体政治性更强,也可以找到其他的国家或地区参照名,如中非、南非、北爱尔兰,但这一国名也容易使人们想起冷战时期一些分裂国家。去年,两国就后一国名达成共识。
国名争端中希腊占据有利位置
马其顿更改国名的背后包含很多历史和现实因素。首先,历史上帝国的发展和扩张带来了不同文明和族群的融合,其文化和遗产则成为后帝国时期众多民族国家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马其顿的多元意涵决定了可以从地域、民族、文化等多维视角去考察。
在国名争端中,两国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关系特征。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的希腊占据了相对有利的位置,并曾坚守如果马其顿不更改国名就对其加入北约和欧盟投否决票的底线,而申请进约入盟的马其顿则处在相对被动的地位。
不过,国名问题在马希两国国内也都有不同的声音,马其顿国内有反对党和社会组织坚持保留现有国名的不妥协立场,希腊国内既有要求拥有马其顿称谓专属权的声音,也有左翼知识分子团体在2006年发起过支持马其顿宪法国名的签名活动。在日前马其顿议会批准宪法修正案后,希腊方面面临的压力显而易见,如果其议会否决协议,对希腊国际形象的不利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马其顿更改国名涉及帝国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延续与共享、民族认同与地域认同的区分与交织。马其顿是巴尔干民族构成与关系复杂、敏感的国家,其中阿族人占到国内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与邻国阿尔巴尼亚有着传统和密切的联系,阿族政党在马其顿国内政治生活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1年曾发生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极端力量与马其顿边防军的冲突。
提高良政治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是北马其顿面临的严峻挑战。2017年马其顿人均GDP为5483美元,失业率高达22%,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属于欧洲经济发展最落后国家之一。同时,进一步强化民族认同的构建,积极治理内部民族关系,协调与周边国家关系等也是其面临的优先目标。民族关系是影响包括巴尔干在内的中东欧政治地图变化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该地区从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帝国向地域有限的民族国家演变。目前这一地区的民族主义仍比其他地方更活跃,马其顿的民族认同构建仍较脆弱。同时,自独立以来,马其顿也成为美、欧、俄角逐巴尔干的重点。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外的多种因素决定了,巴尔干心脏国家北马其顿仍将是保障巴尔干以及欧洲地区安全的重要基石。
作者:高晓川(华东师范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王卓一
来源:澎湃新闻

当全世界都在期待意大利队和葡萄牙队在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附加赛相遇时,冷门出现了。
25日凌晨,新科欧洲杯冠军意大利队在主场遭遇北马其顿队91分钟绝杀,0-1输球出局,继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不敌瑞典后,连续两届无缘世界杯。

对于曼奇尼和意大利队来说,出局最大的因素还是伤病。
后防没有了基耶利尼+博努奇的“定海神针”,小基耶萨也重伤赛季报销,欧洲杯表现惊艳的佩西纳和洛卡塔里也没有得到上场机会。
而近期表现低迷的多纳鲁马,更是漏过了对手绝杀的禁区外远射……

这是意大利队史上第四次无缘世界杯,此前他们在1930年、1958年和2018年均无缘晋级。
本场输球更是意大利队史世预赛主场首败——此役之前,意大利在世预赛主场59场比赛取得了48胜11平的不败战绩。
意大利队也是第四支无缘世界杯的欧洲杯冠军,另外两支是1994年的丹麦和197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
上一支无缘世界杯的欧洲杯冠军是希腊——希腊在2004年欧洲杯奇迹夺冠后,缺席了2006年世界杯。
赛后,意大利队主帅曼奇尼非常失望:“我们在这场比赛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两种通常不会发生的情况付出了代价(若日尼奥此前世预赛两次罚丢点球)。”
“在第90分钟被攻破球门实在是太荒谬了,但这偏偏就是现实。我为球员们感到非常遗憾,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我现在比去年7月欧洲杯夺冠时更爱他们。”
基耶利尼则说:“我们从去年9月到今天一直在犯错误,我们为此付出了代价。我们感到失望、心碎。教练对这支国家队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重新开始,努力赢得比赛,在四年后回来参加世界杯。”“我没有什么可指责球队的,整支球队都付出了一切。”
而在赛后,提到自己此前连续两次罚球点球,意大利队中场若日尼奥直接哽咽,称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了那两个点球。
在其他几场比赛中,葡萄牙队3-1击败土耳其,下一轮面对北马其顿;瑞典1-0加时击败捷克;威尔士队依靠贝尔的梅开二度,2-1淘汰奥地利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