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门派深度解析:恒山派如何应对江湖百年未有之变局? 趣谈:恒山十八景

在五岳剑派的“全面内讧”中,北岳恒山派损失相对来说是最低的。

虽然老一代的代表人物“恒山三定”全部阵亡了,但好在二代弟子们伤亡很低,又从新掌门人令狐冲那里学到了恒山失传的精妙剑法。

年轻人在,武功也在。

比起几乎全派上下伤亡殆尽的其他四派来说,恒山派至少还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但恒山派之所以能够在五岳剑派那场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存活下来,掌门人定闲师太及时看清形势变化,大胆革新观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笑傲江湖》门派深度解析:恒山派如何应对江湖百年未有之变局?

毫不夸张的说,定闲师太的眼界和水准不唯在五岳剑派水的掌门人中堪称第一,甚至比之少林方证大师和武当冲虚长也毫不逊色!

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不过是用既得利益者强势,分化打压可能威胁到本门地位的江湖势力。

而定闲师太则是在带着弱势群体的恒山派,在江湖大派斗争的夹缝中挣扎求存,努力寻求突围。

双方的处境差距有多大一看便知。

恒山派在五岳剑派那场混乱内讧中的处境到底有多糟糕?

我们先从恒山派和“五岳联盟”这个组织的关系说起。

五岳剑派和恒山派

《笑傲江湖》门派深度解析:恒山派如何应对江湖百年未有之变局?

作为五岳剑派之一,恒山派其实是最吃亏的一个门派。

因为五岳剑派之中华山派的儒生,嵩山派的法家酷吏,衡山派的艺术家,甚至泰山派的道士当“五岳盟主”都不稀奇。

但恒山派的女尼们却几乎不可能。

虽然“天下三毒”“一见尼姑,逢赌必输”等说法是令狐冲在胡说八道,但从他能把田伯光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就能看出的出来,当时的江湖上对女尼还是有相当大的成见的。

因此五岳剑派其他四派就是再怎么不成器,他们也不会同意由恒山派的女尼出任“五岳盟主”的。

令狐冲出任恒山派掌门时,尚且顾虑有人笑他“尼姑头儿”,堂堂五岳剑派要是让一个尼姑出任盟主,真不知道江湖上会传出多少怪话来。

所以恒山派在五岳剑派中,几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们只能是从属者的地位,不可能有“当家做主”的那一天的。

《笑傲江湖》门派深度解析:恒山派如何应对江湖百年未有之变局?

恒山派之所以会加入这种一看就知道必定吃亏的联盟,主要就是因为自身实力和根基本来是五岳剑派之中最弱的。

她们能混到大家所看到的实力中等的地步,主要是华山派和衡山派因为内部斗争,滑稽的实现实力的“逆袭”了。

况且五岳剑派建立之初,真是为了“同气连枝”的对抗魔教,“盟主”只是一个荣誉性质的虚职,哪一派来当问题确实不大。

当时恒山派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对抗魔教,加入五岳联盟虽然当不了盟主,但能够得到其他四派的援助,这笔买卖也不算太吃亏。

但是到了左冷禅做盟主的时候,刘正风的全家被杀,标志着五岳同盟从“同气连枝”时代,直接转入了“全面内讧”时代,可以说是江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前同气连枝,守望相助的五岳同盟。在左冷禅的刻意的打击和挑唆之下,整个同盟内部围绕着大小“掌门”之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讧。

南岳衡山派在刘正风全家被杀以后,鲁连荣跪下当狗,掌门莫大先生无人可用,孤掌难鸣,其实已经被左冷禅干废了。

西岳华山派三个剑宗“不”字辈门人依附左冷禅,气宗掌门岳不群其实也已经从“道义”上被左冷禅一步“将”死了。

东岳泰山派天门道人有勇无谋,且年老德薄本就不足为虑,有玉玑子等人在手,左冷禅随时可以致他于死地。

只有一个恒山派,左冷禅竟然一直没有找从内部分化她们的突破口。

“恒山三定”,真的太有定力了!

恒山三定与左冷禅

以左冷禅野心勃勃的思维,大约一辈子也没办法理解“恒山三定”是怎么想的。

在五岳剑派的“全面内讧”时代,至少三派都是因为争夺本派的掌门之位,引发严重的内部斗争。

但“恒山三定”之中,定静师太是大师姐,定闲师太是二师姐,定逸师太是排行最小的。

恒山派的掌门本该由定静师太接任,但定静师太自认能力和境界都不如师妹定闲,于是向上一代掌门举荐定闲接任掌门之位,自己还曾主动劝说定闲不要推辞。

定静师太的这一高尚行为,左冷禅和岳不群等被权力欲望扭曲了的人是注定无法理解的。

从后来的情况发展来看,也证明了定静师太的判断是正确的,她的高尚行为确实很大程度上拯救了恒山派。

因为她太实诚了,根本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定静师太带领群弟子去福建时,在二十八铺遇伏,门下弟子全部被俘而去,在六名高手夹击之下,定静师太被逼的险些自刎。

这个时候,嵩山派“九曲剑”钟镇突然带人出现,以恒山派众弟子的下落要挟定静师太,让她答应五岳并派,她的反应是这样:

定静师太连连摇手,喝道:“你再说下去,没的污了我耳朵。”

结果钟镇等人看谈判无法进行,直接下毒手杀了定静师太。

而同样被嵩山派伏击围攻,死里逃生的定闲师太则不但大方的释放了被俘的嵩山派高手,还先这样告诉他们:

贵派意欲将五岳剑派合而为一,并成一个五岳派。贫尼以恒山派传世数百年,不敢由贫尼手中而绝,拒却了贵派的倡议。此事本来尽可从长计议,何以各位竟冒充魔教,痛下毒手,要将我恒山派尽数诛灭。如此行事,那不是太霸道了些吗?

一句“尽可从长计议”,先留下了余地,然后又说: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义,必遭恶报。你们去罢!相反三位奉告左掌门,恒山派从此不再奉左掌门号令。敝派虽然都是孱弱女子,却也决计不屈于强暴。左掌门并派之议,恒山派恕不奉命。”

大家认为定闲师太到底是要“从长计议”?还是要“恕不奉命”?

至少在谈判的时候,语言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听起来诚诚恳恳,言无不尽,希望处处留的都有,只不过伴随的条件却始终不会轻易说出口。

定静师太的实诚,让钟镇等人一下子就探寻到了她的底线所在,确信招降无望以后立刻对她痛下杀手。

但定闲师太却在刚逃出生天的时候,就已经看清了恒山派当时的处境。

她之所以要放走嵩山派的三位高手,并让他们带话给左冷禅,虽然说是“宽大为怀”,但更多的是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当定百年盟友嵩山派,悍然承认袭杀定静师太之后,恒山派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百年未有之变局

定闲师太不是神,她对师姐定静死于嵩山派之手一样的愤恨。

只是定静师太的死,使恒山派与嵩山派的矛盾冲突避无可避的摆到了明面上,加上西岳华山派掌门岳不群明确拒绝支援恒山派,这些都标志着五岳同盟已经彻底指望不上了。

背叛虽然是两个字,但智者不会让人说两次。

此时恒山派面临的,诚为五岳剑派结盟以来,江湖百年未有之变局。

这种情况下的恒山派,不但孤立无援,还要面临嵩山派和魔教这两个都惹不起的强敌。

旧盟友无情背弃,又增强暴新敌,恒山派的危急存亡之秋惟此时而已。

定闲师太放走嵩山派的高手,并释放“从长计议”的信号,其实只是为了稳住左冷禅,希望能为恒山派寻找五岳同盟以外的新出路拖延时间。

定闲师太在发现变革已经无法避免,旧的秩序已经完全被打乱之后,她的反应速度之快在整部《笑傲江湖》中也无人能出其右。

在从“长江双飞鱼”口中得知任盈盈被困少林以后,她立刻带着定逸同上少林,以还令狐冲的“相助之情”为由,去劝方证大师释放任盈盈。

定闲师太这一步走下去,风险和收益都极高。

首先说收益:少林派擒住任盈盈那么久没杀掉,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少林派是绝对不想杀她的。

可是她手下那些鸡鸣狗盗的江湖人士天天到少林派去滋扰,少林应该早就不胜其烦了。

更何况这些旁门左道已经表明了只要任盈盈救不出来,他们往后只会越闹越凶,而且颇有聚集人手一拥而上的架势。

但越是这样,少林派越不能无缘无故的放掉任盈盈;不然武林第一大派的面子往哪儿放?

少林派其实只是被“面子”困住了,缺一个台阶下而已。

不要说定闲和定逸两位师太一起去少林求情,就算她们俩只去一个少林派也肯定会很乐意“就坡下驴”的。

定闲师太这一步走下来,还了令狐冲人情,替少林派解了围,同时又赚了魔教圣姑任盈盈一个新人情。

但此举的风险也正在这里;以“恒山二定”的身份去替魔教圣姑任盈盈求情,这无疑在向江湖宣布恒山派公然“结交”魔教。

在五岳剑派与魔教互相仇视为敌百多年的背景下,定闲师太快速做出这种颠覆传统观念的决定,必然会引发江湖非议。

但这也的确是恒山派唯一可行的出路:魔教的“妖刀”砍人疼,但左盟主的“正义之剑”这会儿却更要命。

外和魔教,内交少林。

这是恒山派在左冷禅的强行并派的危机近在眼前,百年盟友背信弃义的情况下,唯一可以逃出生天的希望。

定闲师太看清了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但她万万没想到也正是这一点,让她和定逸师太送了性命。

恒山二定之死

很多人可能都不明白:岳不群为什么要杀定闲和定逸两个老尼姑?他跟她们又没仇。

其实这个问题无关仇恨,纯粹是出于野心。

如果岳不群不杀定闲和定逸,那么左冷禅“五岳并派”的计划就只能胎死腹中,就此作罢了。

因为恒山派已经跟少林和魔教圣姑都攀上了交情,左冷禅如果再轻举妄动少林派不会坐视不理,甚至任盈盈都可能会从中作梗。

定静师太死于嵩山派之手江湖上已经尽人皆知,恒山派再出任何意外左冷禅都是理所当然的第一“犯罪嫌疑人”。

而岳不群在得到修炼“辟邪剑法”之后,一直在左冷禅面前示弱,谋划着让左冷禅种树,自己将计就计的“君子偷桃”

左冷禅解决不了定闲、定逸,那么岳不群的计划也无法顺利进行。

岳不群暗杀定闲、定逸不但能近一步替左冷禅吸引仇恨,同时也利于自己的计划顺利进行。

只不过岳不群没料到,定闲师太虽然被他的偷袭至重伤,但还有一口气。

在定闲师太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想的不是为自己报仇,而是她那些还难当大任的徒弟们。

她之所以让令狐冲接任恒山派的掌门人,其实是已经看透了左冷禅斗不过岳不群,五岳剑派的大权早晚会落到岳不群的手上。

令狐冲虽然是岳不群的弃徒,但毕竟是岳不群抚养长大的。

定闲师太把自己门下的弟子交到令狐冲的手上,不但获得了魔教“圣姑爷”的庇护。同时也想让杀了自己的岳不群真的大权独揽以后,明白她的良苦用心:同是为人师表之人,教养弟子不易,请勿赶尽杀绝。

后来岳不群夺取新五岳派的掌门之后,在华山思过崖的山洞里设计杀死了其他三派几乎全部精英。

而恒山派的女尼们虽然也全都落入他手,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

但岳不群只是将她们关押了起来,并未痛下杀手,也许就是因为想起了被自己所杀的定闲师太,内心深处难免会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忍心吧……


趣谈:恒山十八景

人们在理解上一直有个误区,一说到北岳恒山就想到是浑源的天峰岭、翠屏山,或者曲阳的大茂山,其实非也,此两地只是北岳恒山之代表或者说佼佼者,因为历代帝王都来此封禅祭祀,人们这样理解也是意料之内,情理之中了。在五百里大恒山之中(恒山始于阴山,止于太行山)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诸如的曲阳之北岳庙、草垛山化悲庙,代县之雁门关、应县之佛宫寺、朔州之崇福寺、宁武之天池、灵丘之觉山寺、曲回寺等等皆属此列。

现今人们理解的北岳恒山主峰是在古城浑源南二十里左右,方圆百里,古为太行之首。其主峰在翠屏山之东,名日天峰岭,海拔二千零一十六米,北岳恒山在五岳之中不仅以山势险要而著称,而且有“十八景”,且“十八景”传说也颇为神奇。


趣谈:恒山十八景

恒山有“十八景”,每一景地名都有一段趣闻:紫芝峪,因产灵芝草而得名,灵芝草又名元芝、紫芝。明嘉靖皇帝荒淫无度,到处求长生不老之药。嘉靖三十五年,诏令在北岳恒山恒山采灵芝草,结果在紫芝峪共采集了十二株,状如云锦,上贡皇帝。从此以后,年年采集进贡,紫芝峪就成了一景了。据说株株灵芝草有双头蛇护卫,甚是难采。

琴棋台在会仙府西北山上,平台凿成棋盘,旧时还有石棋,供游人对弈。传说过去有两位仙人,在此下棋,有一位樵夫路过此地,被两位神仙高超的棋艺吸引,忘了砍柴,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观战。神仙还赐予樵夫一个仙桃,使他忘了饥饿。这一场对弈不知进行了多长时间,连樵夫的斧把子也因年代长久而腐烂了,以后就有“一局烂柯”的成语了,说的就是这件事。


趣谈:恒山十八景

在攀登恒山的孔道上,有一处叫果老岭,以八仙之一张果老的传说而得名。据传张果老乘一纸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将纸驴折叠,放在衣箱中;乘坐时,含口水喷画纸驴身上,就变成活驴,力大无穷,能背负五岳。恒山陡峭,山路艰险,张果老乘白驴登山也困难重重。在果老岭,留下了张果老所乘白驴吃力爬行时留下的蹄印痕迹,白驴摔倒后碰伤,地下有血迹(其实是矿石氧化后色状)。

有一次张果老从驴背上掉下,用手扶地时留下的手印,还有张果老怕白驴掉下山崖,用绳把驴拴在树上,结果把松树拔起,根部外露,成了恒山一景一一悬根松。以后,张果老就在恒山修行,今恒山有通元谷,在琴棋台西,传为张果老炼丹处,因张果老在唐代开元年间曾被唐明皇李隆基赐号通元先生,故名通元谷。


之外,还有大字湾,又称大字岭,因有“恒宗”两个大字而起名。这两个大字为明代镌刻,高达十三米,雕于绝壁上,字法刚劲浑秀,非常醒目。石脂图,由五色卵石天然组成,远望就象剥落的古碑,中间酷似蝌蚪文,形成一幅彩图。栈云冈,又名云停冈,白云萦绕,恋冈而停,形成特有的绝景。栈云冈东有白云穴,白云穿穴而过,缥缈似带,如在仙境。说也奇怪,每每出云后,大雨即到。

玉羊游云更是北岳恒山一大奇观,从恒宗殿向东远望,对面之峭崖绝顶上有白石累累,如群羊在低头吃草,在云雾轻拂动下,不禁令人驻足观之,大叫神奇。恒宗殿西还有一奇石,用石敲击,声传幽谷,宛如鸡鸣,故名“鸡鸣石”。


说起恒山的奇石,首屈一指当属“安王石”了。说是4000多年前,舜帝北巡至恒山,一石头从飞石峰破崖而出飞至舜帝面前,五年后,舜帝又北巡恒山,至河北曲阳大茂山因风雪阻路便就地祭祀,不料此石竟 千里迢迢从天峰岭飞至帝前,舜帝大喜,封此石为“安王石”。

当然了,恒山之传说与美景不止于此,悬空寺、龙山大云、云峰寺等等,要细说起来,恐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若你对五百里大恒山感兴趣的话,那么笔者真心邀请你来恒山走一走、看一看。行文到此为止,最后说一句:五百里大北岳恒山欢迎你。


张梦章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