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旅途中的梦—张掖大佛寺,马蹄寺,七彩丹霞一日游 张掖8大特色美食

作者:情在旅途

张掖,在甘肃省的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接壤,又称甘州,古诗句赞美有”不见祁连山雪,错疑甘州是江南“的佳句。海内外朋友到张掖旅游,别错过领略中国唯一的彩色丘陵七彩丹霞的神奇,马蹄寺石窟的鬼斧神工,亚洲第一大卧佛的宏伟,还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军马场的广阔和自然风光的美妙绝伦,品尝张掖搓鱼面,炮仗面,苗氏卷子鸡等特色小吃。

为了观看日落方便,也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选择了包车,包车张师傅(13239489898) 是从淘宝网上联系的,我们先去了张掖大佛寺,大佛寺位于张掖市区西南边,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大佛寺,因寺内供奉三十五米长的释迦牟尼涅磐像,故又称“卧佛寺”。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卧佛。古刹大佛寺与西夏、元朝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夏太后经常来寺内朝拜、居住,张掖大佛寺据传曾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元世祖忽必烈的母后别吉太后也曾在这里久居,别吉太后的灵柩曾寄放于寺内,现又称“西夏国寺”门票:41/人

寻找旅途中的梦—张掖大佛寺,马蹄寺,七彩丹霞一日游

而后驱车前往马蹄寺,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南距张掖市区65公里,马蹄寺因传说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这里有数不清的石塔和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三十三天、藏佛殿、马蹄殿、药王殿、格萨尔王殿等,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此外,开阔宽敞的兰花坪,如五朵莲花盛开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临松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试骑姿的草原,更是叫人流连忘返门票:73/人

寻找旅途中的梦—张掖大佛寺,马蹄寺,七彩丹霞一日游

中午时分返回市区,午饭后,在宾馆稍作休息,下午驱车张掖丹霞地质公园,观看七彩丹霞日落,七彩丹霞离张掖市区西45公里处,位于临泽县倪家营南台子村,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以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七彩丹霞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艳丽,多彩,难怪有人称它为“上帝的调色盘”七彩丹霞门票:40/人。观光车费:20/人

寻找旅途中的梦—张掖大佛寺,马蹄寺,七彩丹霞一日游

张掖交通,张掖旅游主要以包车为主,观看日出或日落包车比较方便,也节约时间,市区出租车起步价,威志4元,桑塔纳5元。

张掖特色美食,张掖主要以西北人喜欢的面食为主,有牛肉面,臊子面,牛肉小饭,炮仗面(也叫炮仗子),搓鱼面(搓鱼子),拉面,灰浆面等,特色小吃有:凉粉,鱼儿粉,荞麦粉,擀面皮,灰豆汤,豆腐脑儿等。比较有名的特色美食店有:苗氏卷子鸡,孙记炒炮,乐口斋,东街拉面等.(包车张师傅13239489898QQ2283047853)

1、臊子面

是张掖最为普遍,也是最受欢迎的早餐。臊子面讲究"薄、亮、精",就是面要薄、色要亮,吃起来要精。汤以鸡汤为佳,牛、猪排骨汤亦可,加入胡椒粉和和姜粉等调好味后,再加入适量水淀粉,使汤达到一定的色度和浓度,最后加入豆腐片。勾好后的汤外观晶亮透明,色香诱人。面煮好后装碗加入臊子汤即可食用。

早年张掖最有名是赵子昌的臊子面,其特点是用双擀杖擀面,面条形同韭叶,薄似纸片,长如丝带,嚼起来有筋有骨,吃后满口余香,浇以葱花,芜荽,豆腐丁,肉丁混合的臊子汤,香气四溢,令人倍增食欲,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近年来,张掖臊子面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这一传统小吃重放异彩。

张掖8大特色美食

2、牛肉小饭

因其面块小、肉片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而故名。小饭所用辅料为当地产红豆(即云豆),粉皮和牛肉(羊肉、猪肉亦可)。红豆煮熟后下入面块,待面块熟透后将煮熟的肉块和粉皮一起绘入锅内,调好味后即可食用。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张掖李文忠的小饭以选料考究,加工精细,烹制独特,用料搭配适宜,料色分明,色香味美而远近闻名。改革开放后,张掖小饭再度成为小吃经营中的主要品种,并被经营者进一步发扬光大,受到人们倍加赞誉。

张掖8大特色美食

3、卤肉炒炮

“炒炮”是张掖市一种地方特色面食,也叫“炒炮仗子”。“炒炮”只是取其形——把面搓成筷子粗的圆面条,然后揪寸段于开水中煮熟捞出,与蔬菜相拌炒熟外加卤肉即可食。因寸段面条形似鞭炮,故名“炮杖子”,和蔬菜、卤肉炒后食用,就是“炒炮”了 

张掖8大特色美食

4、香饭

是用猪的心、肝、肺剁成碎末,加入适量面粉和盐、葱、蒜等调料,反复杵臼,均匀上劲,搓成直径为4厘米左右的圆柱状,用油炸熟,名曰"卷干子",斜刀切段。另将膘肥大肉切为长约10厘米,宽约6厘米的极薄片,梯状码入碗内,以盖满碗内壁为度,名曰"紫盖子"。再将卷干段装于碗内肉片之上,加入适量高汤置笼内蒸透,扣于另一大盘内,鸡蛋调汁浇于其上,即可食用。此菜色泽鲜美,清爽可口,"紫盖子"肥而不腻,"卷干子"香味独特,营养丰富,美容养颜,是张掖宴席上必上之菜。

5、油糕

张掖油糕表皮酥脆,色泽金黄,松软适口,入口粘甜。色、香、味俱佳,从选料,配料,火侯,制作等各个方面均独具特点。其做法是,将面粉撒入开水锅中,水边开边搅,制成烫面。然后双手蘸油,取适量烫面,以白砂糖加少量红绿丝为馅,团制成直径约7厘米,略扁平的圆糕,入油锅炸熟即可食用。

6、鱼儿粉

夏天在张掖街巷中,别具风味的小吃比比皆是,遐而闻名的鱼儿粉便是其中之一。鱼儿粉是用精细的蚕豆淀粉制作的小吃,形似小鱼,颜色有白有红,配上调料,小菜,活象一条条小鱼在碗里游动,吃起来清凉、润滑,既充饥又解渴,是一种地道的风味小吃。

7、粉皮、面筋

粉皮面筋在张掖极为普遍,也独具特色,每年秋收后,农村家家户户要晾粉皮面筋,经和面揉团,清水淘洗,发酵蒸烤,切片晾干等工序制成。久贮不坏,食用方便,既可炒菜,也可烩汤,还适应于吃火锅。既是张掖名吃的主要原料,又是居家生活的常用餐料,可谓用途广泛,风味独特。

8、搓鱼子

手工搓制、形似小鱼故名。因其为手工搓制,所以入口精滑,不坨不粘,可以汤食,也可以干吃。原料以荞麦面,青稞面,小麦面皆可,由食者自定。搓鱼子在张掖较为普遍,是历来人们所喜爱的地方小吃,而且县区之间的做法不一。民乐和山丹部分地区有一种青稞面搓鱼又别具特色,这种青稞面搓鱼的特点是长,有四十厘米左右。当地搓制手法娴熟的妇女可两手同时搓,一次可搓出4根,出锅后佐以油泼蒜泥、油泼辣椒面、醋等,食之无菜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