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龙潭寺的秘密,潭水永远抽不干,地道中还有大批黑色大蛇 北湖:龙潭寺的突破口
辽宁龙潭寺附近的龙潭,水深只有不到2米,但水泵抽了20个小时,水位仍然不见下降。难道龙潭下方有什么秘密?这和龙潭寺有什么关系?传说龙潭寺下方有暗道,那么暗道中会有什么东西?暗道究竟如何找到呢?欢迎点赞收藏评论。

辽宁龙潭寺
龙潭寺神秘水潭
1958年,辽宁省开原龙潭村的几个村民,到龙潭中挖泥积肥,但是挖着挖着他们就发现,这座水潭有些不太对劲。后来他们甚至在这个龙潭的下面,发现了3个洞穴。在水潭的下面怎么会有洞穴呢?当地的村民都觉得很奇怪,但是他们没有多想,就把这件事封存了起来。
直到开原的调查小组决定探索龙潭寺中的暗道之谜,走访当地的村民,当时还是年轻人,现在已经成为老人的这些村民,就向调查小组详细地讲述了这件事。据当地村民所说,1958年他们挖泥积肥的时候就没有抽干这个水潭,而多年以来他们更是没有见过这个水潭干枯,县志上也记载,历代从未见过这个水潭枯竭。

龙潭
调查小组决定对这座水潭进行抽水,看看这座水潭中的洞穴,到底是不是龙潭寺暗道。调查小组在抽水之前,先对整个水潭进行了一个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整个水潭的深度大概有1米7或者1米8,反正是不太到两米。而且两个龙潭的面积并不大,调查小组觉得抽干水潭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
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用一台大功率抽水机和一台小功率抽水机同时抽水,抽了20多个小时之后,水位竟然只下降了40厘米,而且在下降40厘米之后。水面没有了明显的下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调查小组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龙潭寺主持果如法师给出了一个理由:两个水潭地下相通。

龙潭
当时为了抽干龙潭中的水,调查小组所采取的方法是,把两口龙潭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堵塞,保证水不会从中通过。然后再进行抽水,把水排到另一个水潭中。但是另外一个水潭的水面,也只上升了30厘米,两个面积差不多大的水潭,怎么会有10厘米那么多的差别呢?
这就证明这两个水潭下应该有暗道,也就是村民们曾经发现的洞穴。而且果如法师还说了一件这个水潭特别奇怪的事。龙潭是分为两个水潭的,其中有一个水潭长满了荷花,另外一个长满了菱角。两个水潭是相通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水生植物却只长在自己的水潭中。荷花池中从来不见菱角,而菱角池之中也从来不见荷花。这是怎么回事呢?
漂满荷花的潭水
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说,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都差不多,而且这两种水潭的水是相通的,为什么两种植物有如此明显的界限呢?这都表明龙潭的底部应该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辽宁龙潭寺的奇怪水潭,水深才2米,调查小组却怎么也抽不干,这不禁让调查小组联想到他们苦苦寻找的龙潭寺暗道。难道这龙潭下面,就是龙潭的暗道吗?那这暗道,究竟是通往哪里呢?
潭水相通
龙潭寺是否有暗道?
就在调查小组苦苦思索的时候,突然得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原来曾经龙潭寺正殿进行过一次修缮,果如法师介绍说当年在修缮正殿的时候,基本上每一处都动了,甚至整个大殿都是重新挖的地基。当时挖地基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龙潭寺下面可能有暗道,要不要继续往下挖查看一下这个暗道的地方。
当时的施工人员挖得很深,挖到大概有1米8、9左右,都已经开始冒水了。1米8、9和水潭的深度非常相似,难道这间接证明水潭和龙潭寺正殿之间有联系吗?不过1米8、9开始渗的水也可能是地下水,不一定是水潭中的水。
龙潭寺正殿
调查小组虽然得知了这个线索,但是因为两个水潭中的水是没有办法完全抽干的,所以调查小组放弃了暗道出口在龙潭中的猜想,因为古代的暗道大多都是为了方便人物转移或者是转移一些财宝而设置的通道,而龙潭和龙潭寺之间的距离过于近了。
另外,这个通道是为了转移财物或者人力的话,那么所有人想要进出的时候,还要从龙潭中出来,而龙潭水是抽不干的。那些人必须经过水中才能出来,这样财物或者人力可能遭受一定的损失,这不符合打暗道的初衷。而且当地传说龙潭寺的暗道通往山外。
暗道
这时,当地的一个村民刘玉良说,在1992年的时候,他在龙潭寺的地面上曾经发现过一个巨大的洞,那个洞大约有一米高,直径大约一米左右。虽然僧人们都认为,这应该是修缮龙潭寺的时候所留下的排水管道,但是刘玉良坚持自己的说法,认为龙潭的面积并不大,水深也不多,排水完全没有必要弄这么大的一个洞。
于是调查小组派挖掘机在这里进行挖掘,挖着挖着,竟然真的挖出了一个洞。不过令调查小组失望的是,这个洞,应该是在1992年修缮龙潭寺的时候所留下的排水管道。因为这个洞非常的狭窄,应该不是人能够通过的,而且有一些泥沙淤积。难道龙潭寺的暗道就真的杳无音讯了吗?
暗道
龙潭寺的暗道是否存在,扑朔迷离,就在调查小组以为挖错的时候,工人们中间爆发了一阵激动的声音,凭借多年施工的经验,他们认为,这里肯定不止有排水道,很有可能还有更加幽深、更加宽大的通道。于是调查小组换了个地方继续挖,这一次,就真的搞出了点好东西。那么在暗道中,究竟有什么呢?
龙潭寺下的暗道
这次调查小组,真的挖到了这个传说中的更老、更幽深的洞口,开原市旅游局的局长刘兴晔和一名工人进入了老洞并进行调查。在整个过程中,刘兴晔发现这个老洞,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深得多,他走了20多米直道才转弯,转弯之后又走了10多米,发现整个洞的高度大约就在1米2、3,大约有一米宽,不管是走人还是运输东西都是绰绰有余的。
地道
但是随着刘兴晔和工人越走越深,地面上的人突然收不到了刘兴晔的信号,就在众人提心吊胆的时候,刘兴晔和工人一起从洞中爬了出来。周围的人注意到,刘兴晔的手上竟然拿着一块风干的龟壳。
从外表上看这个龟壳,就像是刻着甲骨文的那种龟壳,只不过上面没有刻任何文字。刘兴晔说,这应该是一个死在里面的水龟,多年以来被风干了。更令他害怕的是,在穿过一个拐弯的时候,竟然发现一个碗口那么粗的黑蛇正在里面盘踞着,他们怕惊动这个黑蛇,发生血案,就决定了从那里返回。而发现黑蛇的地点,离这个洞口也已经有了几十米远。
暗道
事情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刘兴晔他们发现的这个暗道,应该就是龙潭寺下方所存在的暗道,因为这个暗道里面空气非常通畅而且干净,没有水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痕迹,应该不是排水道,而应该是普通暗道。
刘兴晔还指出,这个地道的修建的时间应该比龙潭寺的时间还要久远。龙潭寺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这个地道应该是修建于明朝或者清朝初期,用途应该是军事用途。
明朝的万里长城,最北的一个关口是镇北关,重要的军事重镇威远堡,都在龙潭寺附近。当时为了转移兵员更方便,很可能通过龙潭寺来运输。而佛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都是比较崇高的,即便是军队,也很少在佛寺大开杀戒,所以这可能是当时保护伤病员的一个重要办法。
龙潭寺观音阁
不过龙潭寺的暗道,仍然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比如,后来有两个大胆的人进入这个暗道重新探查,发现在大概五六十米的时候分了两条岔路,一条是通向大殿中,一条是通向水潭,这就推翻了原来刘兴晔的想法,它可能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设施。
假如它是一个排水通道,那么通往大殿岂不是会淹了大殿?如果它是一个军事设施,用来转移人员的,那么通往水潭,岂不是会把这些人害死?另外,刘兴晔所见到的黑蛇只是一条,后来的两个人说,其中至少有几十条。为什么暗道中,会豢养这么多攻击性生物?这些黑蛇是无意中进入暗道的,还是在里面生长,它们吃什么存活呢?欢迎点赞,评论收藏。
最有可能改变龙潭寺的,是北湖。
4月11日,北湖揽樾举行线上发布会,宣布中国铁建&华侨城北湖136亩项目正式亮相。同期,首开北湖123亩项目也对外公布了“鹭鸣北湖”的案名。
此前,3月31日,兴城人居底价拿下北湖两块相邻地块,合计约126亩。
2022年,北湖将有3大项目面市,成为龙潭寺的供应大户,也成为成都楼市的最大看点之一。
对至今看来仍显割裂的龙潭寺来说,北湖无疑是一个最佳突破口。
产品变革:龙潭寺改善集中北湖
北湖揽樾的发布会上公布了项目的基本信息:主要产品为洋房及叠拼,户型面积105-253平米。该项目本身是双限地,清水房限价21036元/平米,装修标准约2000元/平米。
从2018年中国铁建西派泊玥取证开始,北湖的产品就开始发生明显的转折:改善特征日益明显。今年北湖面市的三个项目,其容积率均为1.5,无疑都会是洋房或叠拼一类的改善型产品。

中国铁建西派泊玥
北湖产品的沿革,既与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有关,也与北湖的开发进程密切相连。
中国铁建是北湖的第一批开发商。2013年7月10日,中国铁建拿下北湖临近三环路150.28亩地块,楼面地价高达6000元/平米,远高于同时期保利(项目:保利林语溪)地块的楼面地价。随后,中国铁建分三期开发了北湖国际城。
实际上,在中国铁建进入北湖之前的2010年,北湖就已进入长达将近十年闭园改造。其间,2012年,北湖划入“六湖八区”生态湖泊湿地的重点生态项目之一,北湖面积从541亩扩大至3700亩,成为成都环城生态区六大湖泊中面积排名第三的湖泊;2014年,成华区政府提出建设成都北湖熊猫湿地;2018年,北湖公园被列入“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直到2019年1月,北湖公园(一期)正式开园之前,北湖公园荒芜的景象屡屡曝光,影响着人们对于在北湖买房的看法。
在这期间,华宇、绿地、恒大、万科、中粮、城投置地、金融街等开发商纷纷入驻龙潭寺,但由于交通路网等各种因素制约,这些开发商并未过多打北湖这个IP。
中国铁建独自耕耘着北湖。2015年,中国铁建再次拿下北湖国际城相邻136亩地块。2017年,北湖国际城成为首个摇号的楼盘,400多套房源吸引了3000多人报名,中签率仅11%,引发高度关注。
借助逐渐上扬的行情,中国铁建在2015年新拿下的地块上引入了高端产品“西派系”。2018年,西派泊玥取证,产品为2梯2户、4梯3户大平层,户型区间151-172平米。尽管同时期龙潭寺的各小板块的项目都有明显的改善属性,但西派泊玥仍然将北湖的产品面积段拉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并验证了在北湖做高改产品的可能性。
北湖转折:十年规划终于兑现
北湖的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
这年1月,北湖公园(一期)正式开园,说了将近10年的北湖规划终于兑现,中国铁建对于北湖的信心得以坐实。
2020年3月,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优化提升(公示版)》,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五百米范围以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构成环城生态区。
北湖板块,成为七大楔子区域中最大的一块。
是年11月,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再次公布了北湖的规划信息,除了环湖增加了商业规划外,片区内大量待出让土地的容积率也控制在1.5-2.0之间,这也给整个片区新项目户型面积增大、定位改善提供了规划基础。

今年2月15日,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正式启动,全市首批启动建设未来公园社区25个,北湖未来公园社区便是其中之一,北湖揽樾以及首开鹭鸣北湖便是北湖未来公园社区的全新项目。
除了各种规划,片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呈现。近日,成都地产界在北湖看到,成都锦城北湖小学已于2021年9月投入招生,办学规模36个班,可提供学位1620个,一街之隔的成都市第二十四幼儿园也已经开园。街对角,由中国电建地产和德商承建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也已在紧张施工中。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成都锦城北湖小学
北湖规划和市政配套的呈现,也增强了开发商的信心。
2021年9月15日,在成都市第二轮集中土拍中,首开以12800元/平米底价摘得北湖123亩纯住宅用地,其相邻136亩地块则在同一天被中国铁建摘得。
这两块地均为“双限地”:限定清水房销售均价21036元/平米,精装限价2000元/平米,成品住宅比例也均为80%。
北湖揽樾、首开鹭鸣北湖以及人居地块现状
有意思的是,中国铁建和首开均计划引入合作股东共同开发。
去年10月28日,中国铁建136亩地块项目公司成都樾然置业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变更,新增股东成都天府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后的成都樾然置业有限公司由成都天府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1%,中铁房地产集团西南有限公司持股49%。
今年2月,首开123亩地块项目公司成都首开宜泰置业有限公司拟募集资金金额不低于680万元 ,增资完成后,原股东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降为60%,新进投资方持股比例为40%。
不过,首开在增资条件中特别说明:增资完成后,融资方的管理延用原股东的项目管理体系,按照原股东的开发审批流程和操作标准进行项目开发,项目前期物业服务由原股东已确定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
融资方总经理由原股东提名,并由增资后的董事会聘任产生;由原股东委派人员担任董事长,且董事长担任融资方的法定代表人。
大量土地:北湖才是龙潭寺的突破口
随着金融街融府、城投置地梧桐玖宸、首钢蓉城里等项目陆续清盘,2022整个龙潭寺的供应,将主要集中到北湖区域内。
作为成都中心城区管辖面积最大的街道,龙潭寺片区内因各种因素又分成了诸多小版块:
锦绣花城板块目前只有锦绣花城、恒大锦城和绿地悦融公馆三个项目,板块的成熟还依赖龙潭寺TOD的呈现;
上古天地板块是龙潭寺最成熟的板块,有两大商场(上古天地、华宇旭辉锦绣广场)一大医院(成都第二人民医院龙潭寺院区),最新的项目则有金融街融府、城投置地梧桐玖宸等;
保利林语溪板块,包括了中粮珑悦锦云、万科锦园、保利珑堂里院等项目,是一个新兴的板块,但是与最成熟的上古天地板块中间隔着一个龙港建材城。
北湖板块因与上述板块之间被铁路隔开,反而自成体系。这个夹在铁路与三环路之间的板块,只能被迫向北面的北湖发展。北面的区域面积广大,土地平整,没有任何地理限制,而且还有放眼整个成都都让人羡慕的生态资源,这使得北湖反而依托三环稀缺的湖区资源,获得了宽阔的发展空间。
北湖片区内还有大量平整的土地待出让
目前,整个龙潭寺板块的商机仍然集中在上古天地、华宇旭辉锦绣广场,目前北湖国际城、首钢蓉城里等小区的居民想要周末消费,仍然要走到湖秀一路尽头,再沿成华大道折回来。不过,这块最后的短板也将很快被补齐了。
从目前的规划来看,北湖片区内还有大量的平整土地可供应,还能吸引更多一线品牌开发商,商业也将能很好地得到弥补。
从产品来看,由于容积率控制,片区内接下来改善型高端产品将会是主流,吸引成都改善客群入住,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品质高端的片区。
从生态资源来看,北湖已经是三环内极为少见的湖区资源了,随着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等规划的落地,北湖内的竞争还会加剧,购房群里的分流也会更加明显。
北湖,是龙潭寺接下来的最佳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