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1635号!藏着苏州最大的地下古玩市场 28日苏州将举行祭孔典礼 3条古城国学微旅游线路抢先看

落伍也是一种风格
只要你坚持够久
时代的审美还会转回来

有人喜欢充满未来感的事物,有人喜欢现代简约的元素,而有的人,就特别喜欢“考古”!不知从何时起,念旧也成了一种时尚,以至于越来越多人争相打卡,比如,古玩市场。

而在苏州说起古玩市场,老苏州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肯定是苏州文庙古玩市场。
殊不知,在人民路1635号还有一个“宝藏”古玩市场——苏州艺都古玩花鸟市场,悄然揽获了一大波收藏爱好者的心,还在网络上爆火,看见君也去感受了一下淘旧货的日常~
这里流淌着皮市街花鸟市场的基因
其实,很多苏州人不知道「艺都古玩花鸟市场」也正常,因为从开业到现在,也才两年多。
2018年,皮市街花鸟市场升级改造,百余家商铺的搬离牵动了很多老苏州的心。而这些搬迁商户正是搬到了原苏州艺都古玩市场,打造了集赏玩、雅玩的艺都古玩花鸟市场。
市场位于人民路1635号,接驾桥公交站的旁边,距离皮市街花鸟市场仅约200米左右。
这里分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总面积约2000㎡,一楼是很规整的古玩、书籍店铺,二楼是花鸟市场,三楼是一些玉石字画之类,负一层则是旧物交易市场,有很多摆摊位。
旧物天堂,好逛、好淘、好出片!
旧物件是一种时光穿越,是一段时光记忆,很多旧物承载着那个时代那个人的纪念和追寻。所以,看见君这次去可不是奔着花鸟市场的,而是奔着负一层的旧物市场而来的。
进入市场,直接顺着左手边的电梯进入负一层,仿佛坐上时光穿机闯进了上个世纪。
负一层真的很大,一排排的摊位可以逛很久。一家小店就是一个世界,满满当当地堆砌着各色货品,任何地方都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只要你舍得花时间,总会淘到宝贝。
其实,平时来这里淘文玩的人并不多,只有寥寥几个商铺开门,可到了周末就是另一番景象。
只要你周末的一大早来,便能看到市场内大大小小的地摊摆满了每个角落。大致分为文玩区、旧物区、旧书区等,地摊上尽是古玩珍品,如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文革遗物、海报书信、黑胶唱片等,还有许多无法分类的东西。
文玩区
文玩区的市场纷繁复杂,有高手,也有像我一样爱看热闹的傻白甜,面对众多的玉器、瓷器和古董,很多可能连老板自己都弄不清是什么货色。且不说真假,有些确实精美。
各路“名家”的画作和书法作品,随意摆在地上,有的摊开,有的用报纸包起来。
在这里铜板铜钱不是稀有之物,一个个不起眼的便利袋里装的就是一堆,亦真亦假。
旧书区
要说这里最热门的还要数旧书摊,几乎每一个摊前都能吸引老中青三代驻足。多到堆不下的旧书,一不小心就能找到一本绝版的。挑到一本心仪的书,就站在旧书中慢慢翻阅。
书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从医学到文学,从素描到菜谱,从知音到连环画……尽管在电子书刊的冲击下,旧纸书已经渐渐被人们“冷落”,但依旧有人在这里找到一片净土。
在这里,时光爬过纸张,做旧了模样,你能找到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回忆。2块钱就能买到的插图绘本,买10本还送一本,价格虽然便宜,但或许就能填补了你那段记忆中空白。
旧物区
假如你是个念旧的人,旧物区,你一定挪不开腿。各种旧物,各种像章、水壶、皮带、旧钞、语录……都能寻觅到,可以说这里的旧物,都能让你看到过去生活的样子。
伴随我们整个青春的磁带、唱片和碟片。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当你看到,脑海里还是出现那熟悉的画面。
还有那些老式相机、手表、电视,不知沉睡了多久,或许它们早已习惯了被别人玩弄。
时光的印迹
而逛旧物,最不能错过的就是一家叫「淘宝阁」的店铺,店门口停着一辆复古的摩托车,还有最早期的照相机和陈年钢琴,很惹眼。外面看上去破破旧旧,店里却别有洞天。
战争时期发电报用的机器、老式胶片机、复古的铁艺烛台、民国时期的旧行李箱、雕琢精致的首饰盒、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打字机,还有造型印花各异的灯具……惊喜接踵而来。
每一处都搭出一处小景,没有比这更适合拍照的地方了!老板非常热情,进店随便拍,店内有一台闲置的钢琴,有一位大叔即兴来了一段,老板还忙前忙后帮忙倒水,很暖~
众生百态,与世隔绝的旧时光
在这里时间放慢了脚步,恍若与世隔绝又充满烟火气。
来这里的老人居多,也有一些年轻人,淘到自己喜欢的书会或站着或就地蹲下细细翻阅许久。
也有这里的常客,娴熟的跟老板打招呼,看上去就是很有惊艳的样子,搜寻到自己想要的宝物,就不挪窝了,各种比对端详,厉害的直接凭借肉眼就能看出宝物的品相和品质。
也有来这里是凑热闹和看热闹的,问问价、逗逗乐,转上两圈,拍拍屁股就走人!
市场的立柱上“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温馨提示,总之,这里肯定有很多价不可估的宝贝,也有很多物美价廉的小玩意。看中一个宝贝,一定要记得还价,显得专业。
时间都去哪儿了?其实时间的每分每秒都刻在了这些老物件上,找个时间来这儿逛逛吧~
*本文由看见苏州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直接点击,阅读更多】
苏州美术馆丨葑门横街丨盘门广场舞
酱油弄丨干将路丨梵门桥弄丨五爱巷
被改掉地名丨苏州灯彩丨苏州过年
博物馆系列丨金砖丨状元丨丝绸丨民俗
酒酿饼丨糕团丨苏州人吃面丨塞肉
扬子晚报网9月25日讯(通讯员 陆晨 记者 周晓青)今年是孔子诞辰2568周年,记者从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将于9月28日举行。当天上午,作为“孔子文化节”的重头戏,祭孔典礼(释奠礼)将在苏州文庙大成殿前开展。此外,“双塔citywalk国学旅游项目”、百场评弹演出进社区主题活动、陆绩廉政手绘漫画也将在当天首发启动。
今年“孔子文化节”文化节由“礼仪篇”、“儒学篇”、“传承篇”、“展演篇”4个部分组成。5月,“儒学篇”中包含的中小学生书法大赛、文庙国学夏令营等活动已经开始,在书法大赛中,此次共收到300多幅以儒学经典、古诗词等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参赛作品,是历年投稿数量最多的一次,决赛将于开幕式当天举行。9月27日至9月29日,配合“孔子文化节”,一场“盛世崇儒道 翰墨歌大成”书画展将在苏州图书馆举办,来自市、区著名书法家的100多副作品邀请爱好者一同品鉴。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提升,目前苏州的祭孔典礼在礼制方面日趋完善,典礼包括敬献三牢、进馔、奠帛、献三爵、上香、三鞠躬礼、恭读祝文、敬献佾舞、诵读论语等环节,整个祭孔典礼大约时长为30分钟。届时,5位在苏孔子及孔门弟子后裔将首次参与“孔子文化节”,其中,祭孔典礼的上香及恭读祝文环节将由孔子77代孙孔德胜先生完成。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葑门历史文化片区抓住苏州推广全域旅游契机,围绕辖区内国学和古城文化,规划了3条以传递古城文化底蕴、探访辖区内大街小巷为目的的主题国学微旅游线路,这3条主题线路分别是:“小巷悠悠”苏式生活体验游、“民国风情”苏式生活体验游、“高义风流”苏式生活体验游。这些“微旅游”线路一共串联了辖区内40多个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古桥小巷等,力求让参与的游客能够感受到最本地化深度旅游体验。同时,旅游线路的导游通过“citywalk旅游管家”进行招募、培训,大多数都来自热心志愿者。
除了文庙主会场呈现的“文化大餐”,“孔子文化节”期间,一系列文化原创节目也值得期待。开幕式当天晚上,工人文化宫校园文化展演如期开展,同时,“百场评弹演出进社区”活动还能让老百姓品味苏韵文化,配合“孔子文化节”活动,街道的原创节目——古典舞蹈《府学春秋》与小品《水落石出》也将亮相。围绕“传承、弘扬、践行”三大主题词,市民还可以在活动期间体验国学阅读推广与画信活动。 编辑:王育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