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湾村新貌 「决胜2020」骆驼湾:旅游扶贫让小山村成网红打卡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骆驼湾村在郁郁葱葱的群山包围之中。 赵 威摄(人民视觉) 图②:骆驼湾村的夜色。 赵海江摄(人民视觉) 图③:骆驼湾村新民居。 李玉亮摄(人民视觉) 图④:骆驼湾村的高山林果示范园内,游客在采摘苹果。 资料图片 图⑤:骆驼湾村陈家大院里的石子路。 黄 龙摄(人民视觉) 图表为骆驼湾村脱贫致富相关数据
从河北省阜平县城出发,沿着太行山脉向西而行,约40公里车程,便到了龙泉关镇骆驼湾村。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残雪,来到地处深山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鼓励大家“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近年来,骆驼湾村打造民宿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2017年底,骆驼湾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一条溪流从村西穿过,座座民居矗立山坡。走在进村的上坡路上,远望青山重重,细听溪水潺潺。
骆驼湾村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卫河码头、商道成村。村口处,村标对面山脚下的岩石上,凿着一个用来拴缰绳的石锁子。岁月悠长,石锁中间的石横杠已经磨成光滑的圆形。相传,古时骆驼湾是出冀入晋的一个交通要道,村里常年有驼队路过。驼队在此歇脚、住宿时,一只只骆驼便被缰绳拴在石锁子上。驼铃阵阵,响彻河湾旁寂静的小村落,骆驼湾之名便由此而来。
太行风
青水瓦、木挑梁、小皮檐、花格窗、石板院……漫步村庄,一座座崭新的民居依坡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群山脚下。2015年,骆驼湾村启动住房改造提升计划。秉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村庄民居延续了太行山居晋冀之交的建筑风格。
村子南边,青瓦黄墙的新民居间,一座古朴的农家院落若隐若现。这是骆驼湾村保留较好的一座农家院落——陈家大院,里面收藏了300多件农耕器具和生活用品用具。石头砌成墙、外墙糊黄泥、里墙刷白土,在骆驼湾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种用土坯和石头垒起来的房子里。
陈家大院始建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来自山西卓岭寺的陈万全带着家人来到骆驼湾村谋生活。“陈家大院共有房屋6间,分属东西两个院落。”村民韩来福介绍。东院坡屋顶,西院硬山布瓦屋顶,同属一个大院,可东西院落侧房建筑风格却不尽相同。更为独特的是,东院地面上还有用石子做成的花朵纹样的铺地。
陈家大院不远处,还保留着一座旧民居。那是骆驼湾村一号院,也是村民唐荣斌的家。如今唐荣斌一家搬进了新居,这里已成为骆驼湾脱贫攻坚的最好见证。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残雪进村,走访的第一户便是这里。一号院坐西朝东,大门开在南院墙。正房为硬山瓦坡顶建筑,明间开板门,次间开格楞窗。一张土炕、一个火盆……正房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布置摆设被原样保留了下来。
“俺没事就会来老屋这溜达溜达,俺还会跟游客们唠唠总书记来俺家的事儿哩!”唐荣斌妻子顾宝青笑着说,“那会儿大伙儿都住破土房,窗户都是用纸糊,寒冬腊月真难熬。”说到这儿,老人还拿出两张照片给大伙儿瞧:一张是破旧低矮的老土屋,另一张是顾宝青和孩子们站在新房前笑得格外灿烂。
“咱家新屋是两层小楼,屋里还装了地暖,通了自来水。冬不冷,夏不热,甭提多舒坦!”顾宝青说。出了老屋不远便到了顾宝青的新房。破土屋变成新民居,几年时间,骆驼湾村发生巨变。2016年国庆节后,骆驼湾村所有村民或搬迁或改建,都陆陆续续住上了新房。
近年来,依托好山好水,骆驼湾村发展起食用菌和林果种植产业,还通过村企合作盘活闲置农房,打造民宿旅游新业态。好日子还带来了高人气。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了家乡创业就业。2019年,顾宝青的女儿唐俊娟也回到了村里,在旅游公司从事保洁员的工作。“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我们也越干越有劲。”新屋里,唐俊娟正忙着帮母亲收拾。
塞外韵
午后,一出曲调优美、旋律婉转的《打金枝》让整个村子热闹了起来。在骆驼湾村,说起山西梆子,那是人人会唱、人人会演。
冀西小村为何盛行晋中民俗?答案藏在骆驼湾村的历史之中。在古时,骆驼湾村东接燕赵、西连三晋。独特的地理区位让这个藏在太行深处的小山村既不乏燕赵之风骨,又兼得塞外之遗韵。“古时来自山西的商人途经骆驼湾休息时,常常通过唱山西梆子缓解旅途的劳累。在来往商队的影响下,久而久之,骆驼湾村便形成了传唱山西梆子的独特民俗。”对当地民俗颇有研究的村民陈彦介绍,山西梆子曲调高亢激越,又不失清新委婉,深得村民喜爱。在骆驼湾村,山西梆子的传承靠的是家族成员间的教、学、演。“上到七八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都会来上几句。”陈彦说,如今村里还成立了骆驼湾山西梆子剧团,成员共有40多人。每逢重大节日,剧团便会登上舞台,为大家带来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戏剧表演。
鼓乐响起,手持花棍,击打舞动,铃铛作响。这是骆驼湾村又一传统民俗——打霸王鞭。霸王鞭是群体表演节目,聚舞蹈、技艺、演唱等为一体。表演时,舞者在鼓乐的伴奏下,手持花棍,忽上忽下、时左时右地舞动,敲击四肢等部位,不断打击出有节奏的响声,并在演出时变换各种队形。变化多端的队形,铿锵有力的击打,优美自如的表演,给人振奋向上、欢乐舒适之感。每年丰收时节,全村男女老少都会汇聚一堂,通过打霸王鞭来庆祝丰收。
山水情
推门见山,开窗即景,藏在山水之中的骆驼湾村更是人们寻幽探胜的好去处。
山重峰叠、奇险峻峭,享有“五台东门户,京津西花园。华北古基石,绿水济平川”美誉的天生桥风景区紧邻村子东部。景区内有一处瀑布群,位于天生桥沟中。一沟九瀑,呈阶梯状连接,落差从几十米到上百米不等。一到冬季,飞瀑凝固,生成无数个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冰柱,晶莹剔透,犹如玉雕,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出村往南,则可直达辽道背,这里海拔近1900米,有成片的原始次生林。森林的树木层次分明、郁郁葱葱,山谷的小溪清澈见底、水流湍急。传说,《宝莲灯》的故事就发生在白草坨西山腰上的辽道背村。
村子往西北不远处,还有千峰山风景区。风景区内奇峰林立,怪石嵯峨,似天斧削劈,又似神匠雕琢。“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千峰”之名出自《清凉山志》,意为从五台山东台顶向东遥望古北岳神仙山,可以看见无数秀丽山峰。
环顾骆驼湾,既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风景,更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在阜平县的城南庄村,坐落着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纪念馆总占地17万平方米,由休闲广场、主题展览馆、雕像广场、旧址区、后山旅游区五部分组成,浓缩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的荣誉与辉煌。纪念馆一旁为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这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河北唯一完整保留的机关旧址。
山明水秀,文化悠长。依托周围丰富的旅游资源,骆驼湾村盘活了村内闲置的村居民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游人如织,来来往往,让这个古老寂静的山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游览贴士
骆驼湾村呈带状分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降低。到达村庄后,可顺势而游,一览特色民居。村西的河滩上建有骆驼游乐广场,喊泉、骑骆驼都是颇为有趣的体验。
若时间充裕,不妨在村里太行民宿住下,来一场周边深度游:
如果你是自然爱好者,那便可以前往村子附近的辽道背、天生桥、千峰山、云花溪谷一探究竟;要是想了解当地红色文化,驱车前往城南庄村即可,那里有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和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若是还想有些别样体验,驱车向西,出冀入晋,一小时便可直达五台山。
版式设计:汪哲平《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3日 07 版)

骆驼湾民宿。记者魏雨摄
河北新闻网11月20日讯(记者魏雨)青水瓦、木挑梁、石板院、黄泥墙……一排排太行山特色民居正在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游客。小吃美食街、茶室、土特产售卖、农家乐、特色民宿,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放松身心给自己放个假。今天,“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河北站媒体采访团来到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这几年我们这里兴起了民宿旅游,我和老伴在阜裕公司上班,他负责管护花草,我负责打扫卫生,每人每月工资都是2100元,公司还提供一日三餐,现在家里都不用开火做饭。每天劳动劳动,现在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村民唐宗秀热情地向记者说道。
骆驼湾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是太行山区的深度贫困村,平均海拔1500米,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以前,唐宗秀一家靠“土里刨食”,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家里住的是旧土房,到处透风。

骆驼湾民宿内景。记者魏雨摄
2012年,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从这里发出,小山村也找到了致富路。骆驼湾村天蓝水绿,空气质量非常好,夏天最高气温也低于30℃,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于是,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成了重要的脱贫思路。
去年,阜平县阜裕投资公司开发的民宿旅游项目在骆驼湾正式营业,唐宗秀和老伴陈德印主动报名。如今,依靠土地流转金、股金分红,再加上老两口每月的固定收入,唐宗秀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记者在唐宗秀家看到,从前的旧土房翻盖了新房,屋内干净敞亮,家电一应俱全。
旅游业的兴起同样为年轻人提供了施展的机会。村街道旁有一家“广阔超市”,超市老板叫任二红,是返乡创业的青年。过去村里穷,20岁他就到北京打工,因为放不下对家乡的热爱,几年前,任二红回到骆驼湾村,依靠政府补贴、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新房,开起了农家乐。
去年,任二红把农家乐出租出去,租金一年4万元。他自己腾出手来,开了这家超市,年纯收入8万多元。今年,他又喊回在外地打工的妹妹,一起张罗山货大集,把阜平的土特产集中到骆驼湾,依托骆驼湾的旅游资源,线下办山货大集,线上开电商平台,忙得不亦乐乎。

骆驼湾特色农家院。记者魏雨摄
如今在骆驼湾,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达90余人,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民宿项目以每年每平方米100元的价格租赁村民的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和经营,村民不仅可以获得打工机会,还可以参与企业分红,现在发展到包括餐饮、住宿、小吃作坊、会议室、娱乐休闲在内的20多种业态。自2019年“五一”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非常受游客欢迎。
骆驼湾村是阜平县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阜平县将发展旅游与脱贫攻坚相融合,重点发展了骆驼湾、顾家台等1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截至目前,全县2020年接待游客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覆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11户4886人,人均年增收1万元左右。骆驼湾村也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推介的“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