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磁悬浮:全程13分钟,票价120元,但有2版方案,选哪个 即将穿海!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开始全速盾构掘进

磁悬浮,是一种比高铁还快的轨道交通。
在都市圈时代,一条磁悬浮,能够让多个城市融为一体。
在2020年,就曾经爆出广深磁悬浮的方案。
广深磁悬浮:3站位于3个市中心,3个豪宅区,房价最低4万起
2021年,广东的国土空间规划,甚至谋划了2条磁悬浮。
广东2035:人口1.3亿,2条磁悬浮,经过7个城市,房价呢
关于磁悬浮的具体方案,目前仍在探讨。
今天,让我们一同关注下广州、深圳的研究进展吧。

广州方案:广州东站出发,经过南沙,通过宝安前海连接香港
广州在近期公布了交通建设的成果,以及未来的规划。
在一个大湾区城市高铁方案中,可以看出广深磁悬浮的一点端倪。
广州连接大湾区的高铁网络主要有以下4个通道;
- 广深港高铁,连接珠江东岸;
- 广中珠高铁,连接珠江西岸;
- 广深第二高铁,拟连接广州黄埔、东莞松山湖、深圳光明;
- 广深磁悬浮,拟从广州东站,经过南沙,到达深圳宝安、前海,通往香港西九龙。
这里的磁悬浮方案,以南沙-宝安为节点,并未经过东莞、深圳的市中心。
这与我们一贯的认知有点区别,毕竟这里的轨道并不十分缺乏。

广州连接大湾区的高铁网络
深圳方案:连接3大市中心,并首次公布时长、票价方案
与此同时,甚至也在抓紧研究中。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公布了广深磁悬浮规划与票价方案。
从大湾区的角度看,磁悬浮是为广大商务人士提供的快速交通方案。
因此,规划的首要目标是确定从广州天河中心,到达深圳福田中心。
如果通过磁悬浮,20分钟内通达,那么就能实现1小时两市多区域通达。
广深中心区1小时通达范围圈
从长期来看,广深磁悬浮不仅服务于大湾区交通,还会接入全国。
在全国的5大经济中心,广深磁悬浮将成为大湾区与其他城市群联系的节点。
向周边的通达时间,将会缩短到2-3个小时。
大湾区至国内主要城市群时空距离图
在站点方案中,深圳版的方案将广州的站点选在了国际金融城。
这里是广州天河区向东发展的重点区域,也是未来的城市中心。
从广州出发,将经过东部进入东莞市中心,选择蛤地站。
最后通过深圳中轴进入福田,在香蜜湖设站。
与香港的连接方案,考虑在东大屿设站。
这一方案与广州版本有着明显的不同,串联3大市中心的意图十分明显。
深圳版路线站点方案
方案还研究了运行速度与噪音之间的变化关系。
磁悬浮作为时速600km/h的高速铁路,产生的噪音超过114分贝。
因此,建议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以免产生扰民。
噪声随运行速度变化曲线
票价,是大家都在关注的一件事。
深圳版的方案还针对广深磁悬浮的定价问题展开了研究。
首先,与广深港高铁和广深铁路进行对比。
- 高铁时速350公里每小时,商务座的运价率为1.87,一等座为0.94.
- 磁悬浮时速600公里每小时,应当适当上浮,但也应当有一定性价比。
因此,建议运价率为1.2元/人公里。
广深之间既有铁路票价情况表
除了高铁,未来磁悬浮还可能要与航空进行竞争。
从深圳至全国各大城市的航空票价看,运价率基本在1.14以上。
- 随着距离的增加,航空运价率逐步降低,时间性价比较高。
- 磁悬浮则是在1700公里范围内,具有时间优势。
因此,如果能够取1.2的运价率,那么磁悬浮在1700公里范围内就有高性价比。
国内航空票价及旅行时间对比表
综合来看,深圳版的方案最终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
- 线路:全长101.7km,预留向北延伸及向南延伸至香港条件
- 时间:广州中心至深圳中心一站直达耗时13min
- 建设:建议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 票价:建议运价率取1.2元/人公里,总票价120元
120元,13分钟,直达广深市中心,这的确很有吸引力。
2版方案,你更喜欢哪一个?
欢迎投票,表达你的观点。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故事。
南都讯 记者钟丽婷 实习生罗靖瑜 通讯员刘福昌 苗蕾 5月28日,由中铁十四局施工的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深江1号”盾构机由试掘进转入全速掘进模式,即将开启穿海之旅。
珠江口隧道全长13.69 公里,为单洞双线高速铁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106米,海水水压10.6巴,为目前中国最大埋深、最大水压的水下隧道,盾构段最大水压力为世界之最。中铁十四局施工的第一标段,由东莞虎门向广州南沙方向掘进,要穿越5种复合地质、13种地层、17条断裂带,全断面硬岩长2.75公里,是目前国内在建水下隧道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

大盾构内部。

大盾构内部。

“深江1号”盾构机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之重器”。
“深江1号”盾构机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之重器”。
深江铁路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 116 公里,设计时速 250 公里,途径深圳、广州、东莞、中山、江门等 5 个地市,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广东自贸区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通车后,深圳前海自贸区与广州南沙港自贸区将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
中铁十四局为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联合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量身定制的“深江1号”泥水平衡盾构机,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之重器”。盾构机总长130多米,总重3800吨,装机总功率9010千瓦,开挖直径13.42米。采用了开挖仓高精度气液压力平衡控制技术、可伸缩式刀盘和高压冲刷系统、自动化状态监测技术、主驱动密封自动压力平衡技术等多项领先技术。其中特制的“双盾壳”模式以应对海底洞内接收的特殊工况,整机最大耐压能力不小于12巴,这在国内盾构机行业属首次,大大提高了盾构机在海底超高水压下的适应能力。纯国产盾构机挑战海底复杂工况,值得期待。
正在建设的深江铁路和深中通道,同为深圳市与珠江西岸城市群之间的黄金发展两条大通道。建成通车后,将在深圳枢纽西丽站与赣深客专贯通,在深圳北站与杭深铁路、广深港高铁衔接,在深圳机场站与规划的广深第二高铁线连接,在中山站与广珠城际铁路连接,在江门站与江湛铁路贯通,进一步打通沿海高铁通道,可直接辐射带动粤东粤西与珠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